• 我的订阅
  • 社会

北斗彝族九年制学校的手工作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27 18:58:00 来源:阿宅社会

一间二十余方的手工活动室内,展架排排而列,摆放展出的手工作品琳琅满目:从摩托车、卡车到战斗机、辽宁舰,从关公、冰墩墩到别墅庭院、埃菲尔铁塔。这些由北斗彝族乡九年制学校的学子与家长们共同制作完成的手工作品,是孩子关于未来的畅想与期盼,更是学校填补当地家庭教育过早缺位的见证。

北斗彝族九年制学校的手工作品

手工活动室的一角

北斗彝族乡,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位于永平县东北部的群山之中,山地环抱,民族杂居,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将近八成的山区民族乡。北斗乡在2019年末顺利脱贫摘帽,然而为了谋求更好的赚钱养家的机会,当地青壮年大多选择离开山区外出务工,因此,家长和孩子们相处时间十分有限成为了普遍存在于当地家庭的现象。在家里大多时候陪伴孩子们的,变成了手机屏幕里的缤纷世界。

家校共建下的教育合作,就像为孩子搭建起了远航的“船”。北斗乡九年制学校校长字文松首先注意到了当地家庭教育的普遍缺失以及因长期分居导致的亲子互动的缺乏,在他的组织与推动下,2016年起,学校在寒暑假期间便会开展亲子手工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合作完成一件满意的手工作品。开学返校时,这些作品便由学生带回学校进行评比,优秀作品将会被收集表彰。字文松介绍,通过手工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假期里可以放下手机,并在此过程中促进亲子互动,引导家长实现家庭教育的回归,正是学校跟年不辍举办这项活动的初衷。

北斗彝族九年制学校的手工作品

北斗乡九年制学校校长字文松(左三)向队员们介绍手工作品

此外,选择开展手工实践,也因为字文松看到了这一形式的魅力。“五加二等于零,很多学生在学校上五天课,回家两天只会玩手机,再回到学校已经什么都不记得了”。而手工制作,在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正如字文松所言,“在手工制作里,纸张、泥块、五谷、线绳、塑料、石头、竹木等都可以变身成为创作材料。”

展架上,一艘“乘风破浪”的木制红船格外醒目。这是即将升入初三的傈僳族姑娘余顺利和父亲一起完成的“大作”。余顺利的父亲便是当地外出务工队伍中的一员,每年只在过年之际才能返乡与家人团聚。去年寒假时,顺利观看了电视剧《觉醒年代》,其中“红船的故事”令她印象深刻。“我想让更多人记住红船精神”,于是,她和父亲照着网络资料上嘉兴红船的模样,用“筷子+胶水”拼接起了自己的“红船”。顺利还记得,和父亲一起动手制作时,她惊喜地发现自己印象里不善言辞、手上功夫有些笨拙的父亲其实也有心灵手巧的一面。这艘“红船”,好像也在载着自己与父亲互相驶向了彼此。

通过一件亲子手工作品,将家长与孩子的距离拉近,也让团聚的时间愈发弥足珍贵。对于山区民族乡里的孩子们而言,这正是他们往往被忽视,却又值得被关注的需求。

北斗彝族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合乡,北斗乡九年制学校也处在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第一线。2012年,在脱贫攻坚的号角下,复旦大学与永平县正式进行结对帮扶,携手前行。2018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派遣首批队员来到永平县北斗彝族乡九年制学校进行支教,将“西望”接力相传。如今,在崭新的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教育合作共建也成为了人才振兴中的重要模式。

今年暑假,余顺利参加了由复旦大学研支团组织的“西部学子励志行”项目,去往上海研学。在参访中共一大会址时,余顺利终于目睹到了这一出现于教科书和电视剧中的历史坐标。她说,看到上海石库门的建筑,仿佛也能够窥见到在不远的浙江嘉兴,那艘飘在南湖上的红船,如果未来有机会,也想真的到嘉兴看一看。“我希望未来遇到困难和磨难时,自己能像船一样,劈波斩浪地朝自己的目的地进发。”

北斗彝族九年制学校的手工作品

余顺利(左一)和队员们谈话

亲子手工作品在手工活动室内静静陈列,家校共建的理念正在北斗九年制学校落地生根。而沪滇携手下跨越千里的“山海情”,也让山区民族乡学校的家校共建,超越了单纯的亲子互动与家庭教育;让孩子们在书本与影视中萌发的畅想,变成了落地的现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7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幅幅精美的布艺作品映入眼帘。这些作品是由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镇海区妇女精心制作的。在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等7家机构组织举办的“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
2023-12-14 04:45:00
“巧手编织石榴花•巾帼同心促振兴” 四川省民族地区首届“国寿杯”妇女手工 创新创意大赛举行
...族服饰,进行路演颁奖仪式上还进行了6场路演。凉山州彝族妇女手工技艺带头人、凉山古夷彝秀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凉山州绣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米色莫子洛,甘孜州九龙县龙韵民族工
2023-07-05 10:25:00
贵州8件文创作品入选故宫百年展
...创作的《民族风镂空绣团扇》、六盘水市袁三江创作的《彝族三色漆器》以及黔东南州黎平县陆永江创作的《侗族发圈》《侗族手帕》《侗族长条围巾》,每件作品都讲述着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
2025-10-29 23:58:00
...是贵州省20个“少数民族保护与建设村寨”中唯一的一个彝族村。这个距七星关城区百余公里的村子,拥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彝族手工擀香工艺传承至今,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旅游商品
2024-06-06 06:06:00
...还设置了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展示区,展示苗族、布依族、彝族等民族服饰及创新的民族服饰作品,以及刺绣、蜡染、农民画等精美手工作品,集中展示了民族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2023-10-10 03:27:00
【乡愁印迹·村史村事】老山田村民族民间文化系列(下篇):节庆绘欢歌,技艺续薪火——解锁乌蒙山村落的文化密码
...里的鲜活热闹、凝结在技艺中的匠心传承。汉族与黎族、彝族、布依族、苗族在此共生共融,将日子过成了文化,把传统酿成了乡愁,让乌蒙山脉间的村落始终跳动着生生不息的文化脉搏。老山田村
2025-10-03 23:27:00
全国人大代表乔进双梅:让彝绣带动文旅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丨人大代表在这里
...为全国人大代表至今,乔进双梅异常忙碌。作为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土生土长的彝族姑娘,乔进双梅自小喜爱刺绣工艺。2018年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她带着“彝绣梦”来到北京,如今,五年
2023-03-05 14:06:00
...上获悉,四川省农村手工艺保护发展取得上述成绩。马边彝族自治县是四川盆地西南边缘的一个小县城。乔进双梅是这里土生土长的彝族姑娘,她大力发扬彝绣技艺、带领彝族妇女增收致富,是全川
2024-08-01 16:03:00
激活沉睡的乡土遗产
...产业发展的案例有很多。楚雄彝绣拥有1700多年历史,是彝族人引以为傲的“指尖艺术”,一代代彝族绣娘用一针、一剪、一丝、一线,形成图案秀丽、针法活泼、色彩浓郁的刺绣风格。202
2024-11-23 05: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高铁上孕妇突然临盆 多方联动救援母子平安
大皖新闻讯 “谢谢列车长,是个男孩,母子平安!”近日,一通报喜电话让G7263次列车长张露及全车工作人员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2025-11-14 12:38:00
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用科学治疗与人文关怀点亮患者生命之光
在济南南郊医院康复科的走廊里,一幅温馨的画面正在上演:一位身着棕色背心、蓝色内搭和灰色运动鞋的七旬老人,正手持拐杖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练习独立行走
2025-11-14 12:09:00
就诊患者医院停车被收费 院方回应:收费由三方公司负责,会积极协调
鲁网11月14日讯近日,淄博市张店区的张先生向鲁网·民生帮办(0533-3811076)反映,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看病停车时被收费
2025-11-14 12:05:00
广州“铜钱大厦”一拍流拍,起拍价13.6亿元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大皖新闻记者从阿里资产拍卖平台看到,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圆大厦以13.6亿元起拍,但因无人报名出价
2025-11-14 12:04:00
微光成炬!从“记错时间”到“紧急救援”:荣成白衣天使书写新时代医者答卷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李佳怿 李金翰 通讯员 李甜)在一个普通的周六午后,本计划奔赴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的三位医务人员
2025-11-14 10:1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杨飞“青春没有售价,轮椅直达拉萨”“家人们谁懂啊,坐电动轮椅通勤太香了”……近来,在短视频社交平台,年轻人坐着电动轮椅出行的视频刷爆网络
2025-11-14 10:32:00
2025网聚美好安徽|实探江城芜湖:科创赋能产业,算力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实践
大皖新闻讯 长江之畔,创新潮涌。11月13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
2025-11-14 10:52:00
大皖新闻讯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13日发布数据,2025年10月份,安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扩大0
2025-11-14 10:54:00
从“看破”到“戳破” 高校联合58同城推出反诈互动课
“坐进骗局的桌子里,看看你能不能识破身边的骗子。”11月12日,在广州南方学院的多功能教室,一场名为“对号入座”的沉浸式反诈课堂火热上演
2025-11-14 10:57:00
守望精神家园:农村老物件何以成为时代“新教材”
鲁网11月14日讯(记者 王玉龙)那些被岁月包浆的犁铧、砚台、煤油灯,正以沉默诉说民族的集体记忆。近日,潍坊知名文化学者张崇高先生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2025-11-14 10:58: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2日,“离婚证后面有囍字”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烈讨论。视频中,有网友手持离婚证,在灯光下轻轻晃动
2025-11-14 11:02:00
奇妙气压现真知 动手探索育新人——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开展“神奇压水机”科学实验课程
鲁网11月13日讯“老师,快看!水喷出来了!”“太神奇了,原来空气真的有力量!”近日,在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一年级的科学实验教室里
2025-11-14 10:22:00
玉米脱粒机致手指离断 博爱医护8小时精准修复
鲁网11月14日讯“多亏了周医生团队的妙手仁心,让我母亲的手指失而复得!”11月12日,62岁患者杜女士的家属专程将两面锦旗送到菏泽博爱医院显微骨科医护人员手中
2025-11-14 10:19:00
“婷宝”:菏泽鲁西新区程婷日常工作中的助人为乐点滴情
鲁网11月14日讯“婷宝,我这降压药吃完了,你能帮我买一下吗?”“婷宝,我家老伴儿行动不便,能帮我看看怎么申请轮椅吗?”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海社区和颐美康养院
2025-11-14 10:19:00
从“傻妮子”到“婷宝”: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程婷十余年助人为乐书写孝老篇章
鲁网11月14日讯在菏泽鲁西新区岳程街道,37岁的程婷有两个充满温情的称呼:乡亲们疼惜地叫她“傻妮子”,颐美康养院120多位老人则亲昵地唤她“婷宝”
2025-11-14 1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