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劳动报
坐稳了露台圆桌C位的龙船花。
惜珍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家里除了端午节必备的美食粽子,那盆养了多年的龙船花也应景地绽放了。此时春已归,夏君临。茶梅已谢,蔷薇开罢,牡丹凋落,倒是让不争春的龙船花热热闹闹地坐稳了露台圆桌的C位。说它热闹,也不夸张,你看那橙红色的花朵如点点繁星点缀于绿叶之中,花冠玲珑娇艳地抱成一团,犹如一只烂漫的大花球,生生地夺人眼球,又似乎在阐释“抱团取暖”的美好寓意。
龙船花的名字源于龙舟,此花还当真与端午节有缘。
龙舟的历史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传说楚国文学家、爱国诗人屈原在汨罗江畔行吟求索,于当年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殉国,人们为了纪念他,纷纷划船赶往江中搜寻屈原遗体。为了防止鱼虾噬食屈原遗体,人们便在船上边划动船桨,边敲打竹杆,同时向江中投撒米饭,这便是龙舟最初的起源。《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为屈原投汨罗,人饬其死,并将舟楫拯之,因以为俗。”从汉代始,每年此日人们就将五彩丝线包裹的粽子投入江中祭祀屈原。因此,汨罗江被誉为端午源头,龙舟故里,诗歌原乡。端午节,挂艾草、佩香囊、吃五黄、赛龙舟也成了民间的习俗。以后,龙舟逐渐从纪念活动演变为一项竞技运动。
作家、园艺家周瘦鹃在他1955年写的《端午景》一文中写道:“龙船竞渡,三十余年前我住在上海时,曾到黄浦江边去躬与其盛。船共两艘,用彩绸扎满船身,龙头和龙尾都是特制的。划船的青年们头裹彩帕,身穿彩衣彩袴,雄赳赳气昂昂地把住了桨,锣鼓喧天中,两艘龙船彼此竞赛,倏前倏后,各不相下,直到夺得了锦标才罢。”
如今,苏州河上,每逢端午节也有了龙船竞渡,已成申城一景。
得名于龙船的龙船花叶子为长椭圆形,叶片狭长,花冠硕大,花朵聚集在顶部,呈聚伞花序,花冠橙红色,未开时,花瓣像一根根微型的细簪昂首向上,开放后,四片花瓣便平展成一个个十字。古时,十字图形为避邪魔、驱病瘟的咒符,故端午佳节时,划龙船的人们为求吉祥,便将龙船花与菖蒲、艾草一起插在比赛的龙舟上,又因其花蕊长而舒展,酷似比赛的龙舟,故名龙船花。早在清末,就有《端阳》一诗中写道:“几家桃李荐新鲜,艾叶榕枝处处悬。黄茧裹锦装小虎,青蒲粘粽掇鸣蝉。山翁趁午锄灵叶,野客题诗擘彩笺。记得水仙宫畔里,龙船花外放龙船。”
龙船花又名仙丹花,这个名字里也藏着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相传古时百姓遭遇天灾,人们处于水深火热之困境。一位仙女为了拯救苦难的人间百姓,就去偷取太上老君的仙丹,不料行踪暴露,太上老君便命别的仙女将被偷取的丹药追回。那位好心的仙女在即将被追上时将盗取的仙丹从天空撒下,仙丹洒到人间后立即变成了美丽的花朵,受到仙丹拯救的百姓获得了新生,所以便将这种花叫做仙丹花,寓意重获新生。
绽放的龙船花碧叶滴翠,花朵团团簇簇聚集在一起,代表团团圆圆,因其花期特长,可连续开放百日之久,故又有百日红之名。
因故乡在南方,龙船花是典型的南方花卉,喜欢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环境,光照越是充足,龙船花开出的花朵就越是鲜艳。它不怕高温酷暑,夏天的时候,只要适当避开中午的强光就无碍。它的花可以从3月一直开到12月,基本是全年都在开花。
出身南方的它是畏寒的。有一年冬天,我忘记把龙船花拿进室内,一夜寒风,花朵凋零,不久就“魂归离恨天”了。害得我伤心了好久,直到来春又去花店买了一盆补上。从此不敢怠慢,每年冬天来临前,就早早搬进室内,到来春再搬出去,看着它在春阳下重新绽露美颜。看来,这花也与人一样,是需要用心呵护的,即便好脾气的龙船花也不例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9 1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