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3个老师18个孩子,这个村里有所“不完全小学”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9-11 18:03: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人民网彭姝婷

“一只海鸥,一条帆船,一片欢笑……”几个小学生在班主任兼全科教师曾兆生的领读下,书声琅琅、活力四射。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伴随而来的,是曾兆生成为老师的第40个年头,还有半个学期,他就退休了。

这里是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靳家沟门村的不完全小学。全校只有一、二年级9个学生,加上同个院子里幼儿班的9个小朋友,18个孩子,共同在这所院子里接触人生最初的学习和成长。

两个“袖珍年级”和1个“综合幼儿班”

多媒体教学设施、图书角、体育角、营养餐……靳家沟门村小学的基础条件并不差,一般小学可以满足的教学要求,这里基本可以达到。“今年我们还换了最新的教材。”9月9日,曾兆生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展示孩子们桌上最新的人教版语文教材。

3个老师18个孩子,这个村里有所“不完全小学”

河北省滦平县付营子镇靳家沟门村小学二年级书声琅琅。人民网彭姝婷 摄

这所小小的学校,设立了一、二两个年级:一年级5个学生,二年级4个学生,而院子另一侧的幼儿班一共有9个小朋友,由于人数少,大班小班就在一起上课,最小的孩子只有三岁。在这里上完一、二年级,孩子们也将各奔东西,去往其他学校继续学习。

农村小学和幼儿园一体的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效率。“我们在尽力让孩子们接触到更丰富的教育。”新任校长、兼任幼儿园教师王鑫宝是一个“90”后,来到这里教书后,她给孩子们上音乐课、编排课间操,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3个老师18个孩子,这个村里有所“不完全小学”

学生们正在做课间操。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摄

“城里的孩子看见蝈蝈、螳螂就‘大眼瞪小眼’,他们和村里的孩子知识点不一样。”同样坚守在学校的还有曾宪娟,从幼儿保育到执教一年级,如今也任教32年了。提起班上的孩子,曾宪娟如数家珍。她说,这是她因材施教的基础。

3个老师18个孩子,这个村里有所“不完全小学”

一年级曾宪娟老师在给学生们上课。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摄

学校的院子里,有秋千、滑梯等娱乐设施;教室里的体育角,放着羽毛球、篮球、毽子、跳绳等运动器材;班里的墙壁上,贴着新学期的课程表,有数学课、语文课、科学课、艺术课……即使人少,孩子们也享受到了这个年龄阶段应有的教育。

3名老师和18名学生

作为庞大教育系统的“神经末梢”,和大多数村里学校一样,靳家沟门村小学也曾面临“生存困境”。1995年,靳家沟门村小学建成投入使用,而后几经撤并,终于在2012年,在当地村民的呼吁下,该校得以复校留存。同一年,曾在镇里学校教书二十多年的曾兆生来到这里担任校长并任教,一教又是十几年。

“学校最开始学生还是挺多的,幼儿班有三个班,小学有两个年级,有一年还设了三年级,最多时候有八九十个孩子在这里上学。”曾兆生介绍,今年新学期刚刚开学,二年级的学生又转走了一名,现在只有他们3个老师和18个孩子了。

3个老师18个孩子,这个村里有所“不完全小学”

新任校长、幼儿班老师王鑫宝和孩子们在一起。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摄

“其实现在学校的条件越来越好,但大多数年轻家长都在县城里工作、定居,孩子也都随父母搬走了。”对于学生越来越少的问题,王鑫宝表示理解,“县城的教育资源更丰富,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锻炼。将心比心,大家都想去师资力量更发达的地方。”

从一名青涩的小姑娘变成干脆利落的新校长,王鑫宝在这个小小学校工作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当初明明有着更好的选择,她却依然选择回到家乡的小村庄任教。“我想回馈家乡,而这里的孩子也需要老师。”她说。

3个老师18个孩子,这个村里有所“不完全小学”

即将退休的曾兆生在办公室望着孩子们的教室。健康时报记者石梦竹 摄

“教师节快乐!”9月10日一大早,3名老师就收到了孩子们真切热情的祝福。这些单纯可爱的孩子,既是老一辈教师放不下的羁绊,也是千千万万默默为家乡做贡献的乡村教师,薪火相传的动力。

干了40年的教师,还有半个学期,曾兆生就要退休了,“一直在这个县里的各级学校教书,村里的人我几乎都教过。”课间休息的时候,曾兆生在办公室望着孩子们的教室出了神,“我们都是从心里希望,这些孩子能够越来越好。”他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1 2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通,往哪儿去都方便。”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郭家屯镇干沟门村党支部书记王桂芳,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村里的大变化深有体会,对河北省政协机关多年来的帮扶念念不忘。与王桂芳一样,省政协机
2023-11-14 01:26:00
“村里的孩儿”音乐班:用音乐助力乡村儿童健康成长
...小学,音乐教师李平(左)和张雨用智能教学设备指导“村里的孩儿”音乐班的孩子们练习合唱。“村里的孩儿”音乐班由黑龙江省安达市任民镇中心小学教师李平、张雨在2019年创立,两位音
2024-05-31 17:30:00
幸福小学的3.0版本
...书卷飘香。这是一所已有61年历史的村小。幸福小学1.0:村里出了第一个大学生1963年,19岁的赵远阳回到青松村。作为村里为数不多受过教育、读过初中的人,赵远阳担任了青松村生
2024-12-10 23:45:00
中国好人|乡村教师陈申福:坚守山村39年 照亮孩子出山路
...田”的说法,而仓房村,更是这种地貌的典型。1965年,村里有了第一所“学校”,只有几名学生,唯一的老师还是从外村请来的,没过多久就因为无法忍受这里艰苦的条件而离开了。后来的老
2023-06-30 11:57:00
只有4名学生的开学典礼背后:唯一的老师坚守29年,“只要学生需要,我就留在这里”
...朴实,大家都相互关照,自己干不了的重活,常常会得到村里人的帮助,上学时要背米背菜去学校,也会有同学帮。1994年,唐高群高中毕业,当时恰好碰上村里的完全小学招收代课老师,“学
2023-09-07 18:03:00
全班仅3名同学,00后班主任王博的村小坚守
...萌生了回家乡的小学教书的想法。王博告诉记者,小时候村里没有小学,自己五岁的时候就去了离家几十公里的寄宿学校,从上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毕业,都在学校住宿。“学校要求两周回一次家
2023-12-13 17:38:00
...教了30多年课,教过的孩子们走了一茬又一茬,真舍不得村里的这些孩子们。”7月13日,面对记者的采访,凤城市刘家河镇杨家村小学校长黄殿清流露出对村里孩子们的不舍与眷恋。“用热情
2023-07-21 05:56:00
...衣物增减情况,鼓励学生在课堂分享自己的想法……看到村里学校办学质量在提高,不但往城里转的孩子少了,还有家长开始把孩子送回来。记者在高美小学门口遇到了几名家长,他们说,老师们敬
2024-04-01 15:39:00
缙云:小校大育 共赴未来
...目式学习活动——“芳华”。整个班的学生全部出动,到村里走访85岁以上老人,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爷爷奶奶们的生命故事。为唤起更多人了解并关爱老人,学校党支部直接把这次项目学习的成
2023-07-26 21:46: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