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重庆共有9人上榜。
他们向上向善,用行动诠释大爱。
6月28日起,上游新闻推出“中国好人”系列报道,讲述重庆身边好人平凡而感人的故事。用微光给人以温暖和力量,以他们为榜样追光前行。
中国好人:陈申福 重庆市城口县龙田乡仓房村小学教师
入选类别:敬业奉献
好人感言:“只要还有一点光,就要为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6月28日,重庆市城口县长茅小学的孩子们已经进入暑假。当天清晨6点,长茅小学63岁的陈申福老师就从家里出发,前往所任教的班里10个孩子家里去家访。
作为城口县龙田乡仓房村小学唯一的教师,从教39年,他教了300多名学生,培养出50多名大学生,成为“愚人村”的摘帽人。然而,原本已退休的他仍放心不下山里的孩子们,依旧坚守在讲台上。
“那我来当老师”
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腹地,群山莽莽,沟壑纵横,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而仓房村,更是这种地貌的典型。1965年,村里有了第一所“学校”,只有几名学生,唯一的老师还是从外村请来的,没过多久就因为无法忍受这里艰苦的条件而离开了。后来的老师,也很少能待上两年。
陈申福是村里第一位高中生,毕业后,便在外面打工,但每每想起在仓房上学的情景,他就忍不住为村里的孩子担心。1984年,又一位老师离开了,陈申福听说后,毅然返乡,成为仓房小学唯一的老师。
“老师留不住?那我来当老师!”陈申福满脸坚毅。当时,学校里只有12个学生,陈申福承担起了他们所有学科的教学。他起早贪黑认真备课,根据学生情况针对性制定教学计划,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成绩大幅上升。陈申福也因此“一炮走红”,村民们纷纷将孩子送来读书,班里的学生一下子达到60多人。
“不能让一个孩子失学”
当时,村民大多想的是外出打工挣钱,对读书不太重视。在陈申福教书的前几年,他经常发现学生没来上课,找人一问,多半是家长把孩子带上一同打工去了。
为此,他不断进行家访,不厌其烦地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在他的劝说下,大部分村民慢慢转变了观念,支持孩子们上学。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大学生走出仓房、改变命运,村民们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大家纷纷认识到只有读书才能断掉穷根。
现在的仓房村,家长们纷纷将孩子送到龙田乡心小中学、县城学校,甚至是重庆更好的学校读书,老旧的落后思想已经一去不复返。
陈申福坦言,任教几十年,自己也有机会去城里,但都被他婉拒了。“我怕我走了之后,学校又找代课老师,教学不稳定,家长不放心,我也放心不下。在山里习惯了,我在山村教书还有乐趣些。”
“要为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任教的这些年来,陈申福先后教过300多名学生。在这300多名学生里,有190名初中生、65名高中生、50多名大学生。
其实早在2019年,陈申福就已经退休了,家里的大孙子都已经4岁了,妻子也劝他一起去县城和孩子们生活。但想到村里的孩子,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接受了县里的退休教师返聘,回到了他熟悉的三尺讲台上。
2022年6月,陈申福送走了仓房小学的最后一届学生。度过暑假后,眼看着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陈申福的眉头也越皱越紧。妻子宽慰道:“村里没有适龄学生了,去城里带孙儿嘛。”结果只换来陈申福一句“我带不来娃娃”。在仓房村“带”了300多个“娃娃”的他,却没有好好带过自家的孙儿。
听说长茅小学的老师退休了,陈申福便主动向上级申请,将他调到长茅小学任教。看着长茅小学的7个孩子,他说:“只要还有一点光,就要为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他在长茅小学任教的班级,孩子也增加到了10个。6月28日,陈申福挨家挨户登门家访,给孩子们讲解暑假安全知识,同时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才离开两三天时间,孩子们就说想我了,山里的娃娃离不开我,我愿意一直为他们奉献。”说到学生们,陈申福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上游新闻记者 秦健
编辑:夏洪玲
责编:石亨
审核:廖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30 13: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