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首座隧道贯通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5-12 08: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

5月11日,随着挖掘机挥舞长臂,由甘孜州交通和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蜀道集团四川路桥交建集团承建的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青岗坪隧道最后一层掌子面成功破壁,标志着该项目全线首座隧道顺利贯通。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项目部了解到,该项目共和2号隧道进口至支洞也实现贯通,这座全线最长隧道(全长1453米)掘进进度突破65.5%,为夏季安全度汛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今年10月完成全线基本建成通车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首座隧道贯通意义重大

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全线起于磨西镇海螺沟景区大门,经绝壁公路下磨西台地后,利用青岗坪大桥跨河,沿既有道路布线,由北向南至贡嘎神汤后,再由东向西沿景区专用通道老路布线,止于三号营地,全长约29.130千米。主要控制性工程包含4隧2桥,即青岗坪隧道、共和1号隧道、共和2号隧道、兰花寨隧道及嘠木沟大桥、向阳坡大桥。

此次贯通的青岗坪隧道全长563米,距项目起点并不远,入口正对青岗坪大桥。而在隧道对面,这段曾因垮塌严重被称为“绝壁”的公路如今已面貌一新,边坡处置基本完成,绿网之下种植的护坡草已经发芽。

“开挖这条隧道,主要是避绕旁边1处大型高位崩塌、滑坡地点。”海螺沟项目现场负责人陈鹏用手指向左前方介绍。记者看到,受地震影响,原有道路上方的山体仿佛从山顶往下被撕下了“表皮”,裸露的石头和泥土在群山之中格外醒目,数名工人如同“蜘蛛人”一般,从山顶“飞檐走壁”而下,正在进行孤石排危。

在青岗坪隧道施工中,特殊的地质条件也带来不小的挑战。隧道进口出现了较大裂缝,为避免扰动,项目部在洞口段采用机械开挖施工方式进洞,在洞顶采用锚固加挂网喷浆方式进行处置,同时对危岩带裂缝加强检测,以确保隧道掘进安全有序推进。

从进洞到贯通,青岗坪隧道施工历时131天,“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陈鹏提到,青岗坪隧道贯通后,后续施工的材料运输及人员通行有了另一条更加安全稳定快捷的通道,同时也极大提振了全体参建者的信心。

施工有序开展多个工程节点临近

青岗坪隧道是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的一个缩影,项目部建设的4座隧道,也就意味着穿越了4处重大地质灾害点,而新建的两座大桥,则是为了绕避两处潜在泥石流冲沟。目前,4条隧道累计进尺已顺利突破2456.3米,掘进进度突破59%,除青岗坪隧道实现贯通外,共和1号隧道已掘进650米,共和2号隧道已掘进951.9米,兰花寨隧道已掘进300.4米,两座大桥的下部结构已基本完成。

从青岗坪隧道乘车再往里颠簸前行,记者看到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挖掘机、吊车及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

自今年1月1日正式开工以来,海螺沟项目部高标准严要求加快推进施工进度,先后克服了余震频发、边坡落石不断等危险,以及冬季严寒施工条件恶劣、道路狭窄材料运输困难等诸多困难,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施工节点任务,为今年10月基本完成建成通车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海螺沟景区开放、推动甘孜州灾后旅游经济恢复做好了交通保障。(李兰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2 11: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四川:海螺沟景区恢复开放 暂不接待散客
...王鹏)12月12日,受“9·5”泸定地震影响闭园的四川甘孜州海螺沟景区恢复开放,单日限流500人,暂不接待散客。上图为海螺沟景区重建的杜鹃林隧道建成后。下图为建成前的隧道附近
2023-12-12 20:46:00
四川泸定发生5.8级地震 海螺沟景区道路项目部变抢险队
...午11时许,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1月26号上午10点,海螺沟景区道路项目部累计投入10台挖机、5台装载机、抢险人员30名参与到沿线震后抢险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本次地震造成
2023-01-26 12:07:00
春节不停工 四川海螺沟景区重建忙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图为春节期间海螺沟景区道路重建现场。刘忠俊摄(新春走基层)春节不停工 四川海螺沟景区重建忙中新网四川泸定1月27日电 题:春节不停工 四川海螺沟景区重建忙记者
2023-01-27 15:14:00
...前夕,记者再赴震中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探访重建中的海螺沟景区道路。海螺沟景区道路是海螺沟景区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在“9·5”泸定地震中损毁严重。如今,从磨西至三号营地的29公
2023-08-19 06:13:00
通车!四川久违的海螺沟美景正式回归
... 李小岚12月12日,位于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的国家5A级景区海螺沟正式恢复局部开放,顺利迎来了第一批旅游车辆,标志着由蜀道集团四川路桥交建集团承建的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工
2023-12-12 19:24:00
全线钢箱梁架设完成 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预计今年10月贯通
...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6月10日,由四川路桥交建集团承建的海螺沟景区道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迎来新进展,嘎木沟大桥钢箱梁历时2天顺利完成架设,这也标志着该项目全线所有钢箱梁吊装工作全
2023-06-11 14:26:00
强降雨致路面落石,四川海螺沟景区道路中断、猫磨公路泸定方向交通中断
...到,汛情没有导致人员伤亡。发生汛情后,甘孜州公安局海螺沟公安分局全警迅速集结,开展防汛抢险工作,交警上路排查道路隐患、管制危险路段。交警在现场交通管制海螺沟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大
2023-07-04 10:51:00
...。8月19日下午,甘孜州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提示海螺沟景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等级为橙色,风险高。随后,泸定县气象局连续发布暴雨预警。“当天,海螺沟站点24小时累计降雨量高
2023-08-22 05:18:00
海螺沟野马海子要实施收费管理?国内已有多条户外线路采取收费模式
...平台发帖表示,有通知称,从1月8日开始,进入四川甘孜海螺沟野马海子要缴纳48元/人的费用,引发网友关注和热议。8日上午
2025-01-08 12:4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胶东在线4月1日讯(记者 王向荣 通讯员 李彦霖)人间四月,万物清明,缅怀故人,遥寄哀思。刚刚过去的周末,是清明节小长假前的最后一个周末
2025-04-03 03:0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北京电(记者孔德晨)记者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日前,我国两家农作物种子认证机构颁发了首批种子认证证书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闵喆)以“美丽福建·羽梦同飞”为主题的2025年闽江河口湿地“爱鸟周”科普宣教暨“两岸融合发展生态共护”活动
2025-04-03 05:33:00
这届年轻人,喜欢为“绿色”埋单(青年消费新趋势观察④)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少华 张力凯 管诗雨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峨山镇,骑行爱好者在人民体育公园里骑行锻炼。肖本祥摄(人民图片)在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于家下河社区味多嘉安心餐厅
2025-04-03 05:3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伊 霄在陕西西安大唐不夜城,着一身唐装汉服,观唐风唐韵、品唐食唐味;在山东济南野生动物世界,来一次夜幕下的奇妙探险……春暖花开
2025-04-03 05:5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信用信息共享水平大幅提升,全国平台建成归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超807亿条(权威发布)本报记者 刘志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2025-04-03 05:53: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青海日报记者  王  晶“刘师傅,这些都是送往向化藏族乡的包裹,一共35件。”3月25日9时左右,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交邮融合发展中心外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大众日报记者 李 媛近日,山东青岛市市北区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第二批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曾凤清“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碳中和解决方案,也拓宽了生态产品价值的转化路径。”前不久,一场林业碳票交易在上海和福建三明两地间达成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北京4月2日电 (记者李建广)近日,北京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2025-04-03 05:55:00
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湖南古丈县青年返乡创作文化短视频,“山白”账号关注者超1600万让原生态手艺为家乡添彩(我的家乡我建设)本报记者  申智林向清标(左)和向宏俊在聊天
2025-04-03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  洲前不久,驾驶员常某来到北京市公安交管局海淀交通支队清河大队执法站“领罚”。此前,常某为躲避尾号限行
2025-04-03 05:56:00
村里有座气象博物馆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宋豪新和林村的乡村气象博物馆。本报记者  宋豪新摄台上,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气候变化和影响
2025-04-03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文明办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创建——创建工作可感可及  评估工作无感无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本报记者  郑海鸥“这次评估不考察文字图片等创建材料
2025-04-03 05:56:00
“弹奏”春之曲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4月1日,在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岭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数字化育苗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秧苗的培育情况。庄歌尔摄(人民视觉)
2025-04-03 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