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世民治理国家的能力有多强? 虚心纳谏,有则改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2 07:26:00 来源:戏说三国

上篇说了唐太宗用兵如神,兵法谋略的武功非凡,既然被称为千古一帝,自然在治国理政也是出类拔萃,那么接下来带大家看看太宗李世民到底凭借什么措施开贞观之治,创大唐盛世。

1、虚心纳谏,有则改之

不得不说李世民和魏征“相爱相杀”,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魏征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曾极力建议太子杀了李世民。要知道当时在长安城波云诡谲的局势中,太子是占有优势的,如果李建成狠下心来是有机会刺杀李世民的。只是李建成没采纳,反而因玄武门兵变被反杀。

李世民治理国家的能力有多强? 虚心纳谏,有则改之

但在李世民登基为帝后,李世民不但没有杀了魏征,反而重用起了魏征。这不得不说李世民不同一般君王,连差点害死自己的敌人都能既往不咎,不得不说他心胸宽阔,有容人之能。

因为他认为魏征是人才,放下帝皇身份恳请魏征辅佐自己,魏征也被这份诚信心感动,于是两人定下了五年之期,后面就有正直大公无私魏征直言上柬,哪怕是当时伤了李世民的面子,魏征都会直言不讳的提出来,而李世民也许当时一下子非常不爽,但也会虚心的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也是传为一段佳话。

2、选贤任能,知人善用

我们能看到李世民麾下能人如云,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长孙无忌,徐茂公,尉迟恭,秦琼,李靖,罗成,程咬金等等,还有后来的魏征,褚遂良。

有隋朝旧臣李纲、李渊心腹裴寂,还有妻舅长孙无忌(用人不避亲),更有如尉迟恭,秦琼和魏征这样敌人都折服,说实话其中敌人还挺多的,武将可以说是勇武谋略义气容易折服,但是还有其他品质的个人魅力才能聚集如此多名臣良,并將这些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干,取得功绩。且融洽相处,鲜有争权夺宠,猜疑妒忌之乱。

李世民治理国家的能力有多强? 虚心纳谏,有则改之

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不拘一格纳人才,不仅是汉族选贤任能,在他治下少数民族将领如阿史那思摩、执思失力、契芯何力、黑齿常之、都为唐朝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视民如子,不分华夷,皆是唐人。再看外交对周边部落国家(当然东部突厥那种是不能和睦共处)经济文化是互通有无,西域开丝绸之路,长安都成了开放繁华的代名词。

李世民自己功勋卓著,手下的文臣武将也都荣耀显贵,并且后来也都能够寿终正寝,富贵到老,我们熟知的凌烟阁24功臣除了侯君集参与太子谋反被杀,但念及其赫赫战功答应没追究其家人罪名,另外一人张亮也是自己作死宠信术士,私养义子500人被人告发谋反被处死,如此对比刘邦朱元璋开国皇帝,便可以看出差异所在。明主贤臣,自然国泰民安。

3、实施三省六部制

治理国家好的建议他都能采纳,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个政府机构之间权力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响国家政策的那一部分)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并纠正。

4、完善科举制度

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活动、普及官吏选聘、当时的国子学、太学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如此才不难想起当时的教化呢,同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考选公平,以进士科最为杰出,如此才有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举为政治上提供优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诗及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李世民治理国家的能力有多强? 虚心纳谏,有则改之

5、仁政爱民

他目光远大,着眼的是国家的未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百姓,国家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要爱惜民力,善待百姓。

经历隋末乱世,人口大降,他多次花重金赎回被突厥掳走当奴隶的百姓,休养生息。李世民认为不能滥用刑罚,小的罪责要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死刑也得反复审查,以免误判。当时还有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李世民给死刑犯放假,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然后秋天再回来执行死刑,结果这些囚犯全部返回,无一潜逃。

李世民治理国家的能力有多强? 虚心纳谏,有则改之

6、轻徭役,减税赋

李世民体谅农民的不易,大力推行均田令。也就是土地承包责任制,把田地交给老百姓使用。在他即位当年,就实施减免全国赋役,曾先后减免役税十二次,这样就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由此观之,李世民勤政爱民,虚心纳谏,选用贤能,百姓疾苦,多种措施方有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唐盛世。

他的功绩也成就了千古一帝名副其实,李世民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史上不可忽视的皇帝,他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使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2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魏征:瓦岗英雄到唐朝辅佐明君的传奇人生
...成看上,于是招到自己帐下效力。当时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间的政治斗争已经越来越激烈。这时候魏征建议李建成去平定山东,李建成很听话便申请前去山东平乱,最终斩杀刘黑闼,平定了整
2023-09-19 06:52:00
孙伏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劝谏过李渊,骂过李世民,有魏征之风
...史第一状元!当年,他敢在李渊面前直言进谏,也敢冲着李世民的脸开骂,活脱脱一个魏征2.0。问题来了,魏征有名有号流芳百世,孙伏伽怎么就不太出圈?他的“第一状元”头衔又是怎么来的
2024-12-09 09:21:00
从道德角度看:唐太宗李世民,不如宋太宗赵光义
宋太宗赵光义给李世民“差评”,还讽刺他:“唐太宗喜欢作秀,崇尚虚名,还没我做得好。”大臣称赞,都说皇帝英明,汉唐也不过如此,赵光义心里美滋滋。“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宋朝
2024-02-22 21:06:00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智慧
骁勇善战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不仅完善了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而且实行了轻徭薄赋、疏缓刑法的政策。包括府兵制、均田制、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等
2024-03-23 05:47:00
贞观之治:李世民的智慧引领大唐盛世,他做了哪些事?
...责,一个欣欣向荣的太平盛世由此在我们我面前展开了。李世民作为大唐的第二位皇帝,在玄武门事件以后,他成为了大唐的皇帝。之后的李世民开始了自己的改革之路,听取群臣谏言,对国内的割
2024-02-24 05:25:00
从政敌到贤臣:魏征与李世民的传奇合作
...年,他以秘书监的身份参与朝政,迅速晋升为宰相,成为李世民身边最重要的臣子之一。然而,这段传奇的合作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权力斗争与深刻的政治智慧。一、历史的转折:玄武门之变要理解
2024-10-13 12:06:00
简介贞观之治
...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绩一直为后世所传
2023-10-09 14:48:00
李世民与魏征:一段千古传诵的君臣传奇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唐朝是一个璀璨的时代,而李世民与魏征的故事则是这个时代中最为动人的篇章之一。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名震天下的“贞观之治”便是在他的统治下实现的。而魏征则是
2024-12-21 10:02:00
县令与宰相:权力较量,相互制衡
...相职位则是全凭自己本事得来的。唐朝著名的宰相魏征得李世民重用,让李世民有感而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但魏征儿子们的成就都没
2023-09-23 13: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