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1-03 11:24:00 来源:奇趣魅丽坊

这种奇特的鱼在70年代还有过少量记载,后来很多人都以为它已经灭绝了,专家们都说这次真没想到还能再看见它。

那这到底是什么鱼?会不会又是什么当地人都见过、专家却不认识的鱼?

这种40多年没出现过的怪鱼,叫做细尾鮡(zhào),是一种生活于青藏高原地区的鱼类,也是在三江源流域——澜沧江唯一的肉食性底栖原生鱼类。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细尾鮡全身以灰棕色或黄褐色为主,腹部颜色稍微淡一些,体长约20~30厘米,身体呈纺锤形,头部大且扁平,吻部以一条长而斜的裂口为特征。

其中最特别的当属它的尾巴,又细又长,这也是它名字的来由。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作为一种底栖类生物,细尾鮡主要生活在青藏高原湖泊里的沙底和石底。

这种鱼类也只限于青藏高原特有,这是因为青藏高原的水域清澈干净、含氧量高、水流缓慢,很适合细尾鮡生存。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细尾鮡是一种杂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栖动物、浮游生物以及其他一些水底植物为食。除此之外,由于细尾鮡已经有长达几十年没出现在人眼前了,以前对它们的记录少之又少,因此专家对它们的了解程度也不高。

再加上近几年来,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大,细尾鮡的栖息地不断缩减,导致它们“无家可归”;另外,不少工业区会将污水排到河流中,污染了它们原本干净的环境,更是加速了它们灭亡的进程。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虽然细尾鮡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生物,但和它相关的资料和图片却少之又少,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这物种的存在,实在是令人惋惜。

除了细尾鮡,它的那些“鮡科亲戚”也同样濒临灭绝的境地。

先是在外观上比细尾鮡大个几倍的巨魾(pī),它同样也属于鮡科动物,但属于魾属,主要在红河、澜沧江、怒江流域和印度恒河中生活。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作为鮡科中体型最大的“老大”,由于它的奇特外形,巨魾有着众多称号“老鹰坦克”、“坦克鸭嘴”等等。据说它的体型可以达到2米左右,让不少钓到它们的人大为震撼。

巨魾和别的鲇鱼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的“胡须”给人一种骨质、颇感锋利的感觉,好像两把镰刀从它的口周围伸出来。也正是它的这个嘴巴,让它有了许多威风凛凛的绰号。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然而近几年来,它们也面临了和细尾鮡一样的境地:自己的家乡被破坏污染,导致走向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巨魾逐渐消失还有一个原因:巨魾的栖息地澜沧江和怒江都是水电站建设的重要区域,近几年来不断有大坝在附近搭建,导致它们迁徙和产卵路线都被阻断,无法正常繁殖。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除了巨魾,还有一种和细尾鮡长得相似的鮡科“兄弟”——石爬鮡,它也是鮡科鲇形鱼类。在外观上,石爬鮡和细尾鮡有点相似,也是头部比较大,身材小而扁。

和细尾鮡一样,石爬鮡的家乡也在青海,分布于长江上游,也喜欢栖息于山涧溪河多砾石的急流滩上。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石爬鮡又被称为“石爬子”、“青石爬子”、“黄石爬子”等,这是因为它们特别的行动方式:它们会将自己的腹部和胸部贴于石头表面,采用匍匐的方式移动,等到9~10期间,石爬鮡会将自己的卵依附于水流急的河道里的沙石上。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石爬鮡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然而随着环境的破坏,它们也慢慢走向和细尾鮡一样的消失结局了。

不只是这些鱼类,还有很多我们叫不出名字的动物,都因为人类的贪婪而悄无声息地走向濒临灭绝的境地,实在是遗憾。

生态环境中的生物链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因此细尾鮡的现身意味着当地的水域在逐渐变好,它们的出现还意味着我国的生物库对它们的空白部分将可以被填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它们。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另外,细尾鮡作为一种掠食性动物,它的现身更是意味着生态系统将具有更高的多样性,也是对食物链的保护。

如果没有掠食性动物,食物链将会被打破,最终会殃及到更多的物种,鲨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有专家发现,只要鲨鱼在的地方,那些低一层级的掠食者不敢前来觅食,只能转移到别的地方,这段时间正好给更低层的动植物留下了恢复生长的时间。

等到冬天来临,鲨鱼前往更温暖的地方进行过冬,那些中层掠食者再次回来觅食。这样一来,生态链的上中下几层便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循环。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之后专家还模拟了如果没有鲨鱼的存在,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之后他们发现,如果没有鲨鱼这种掠食性动物的存在,中层数量更多的掠食者会大量捕食大量繁殖,让生态链底层的植物和小动物没有机会繁衍生息,中层掠食者的数量膨胀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因为食物不够而锐减。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所以有些人以为鲨鱼很凶残,殊不知它在保护生态链上起到了重要地位。这就是掠食性动物的存在,其实不只是鲨鱼,每一种生物都有着自己所在那一环节的重要作用。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同样的,细尾鮡也起到了有效运转生态链的效果。作为澜沧江食物链中的一个掠食者,细尾鮡通过捕食能够控制底栖生物数量,防止底栖生物大量繁殖而影响水体的整体生态。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最重要的是,细尾鮡的筛选和进食都能增强适应环境的基因,不仅有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更是保持了更多生物物种的进化。

据说,除了细尾鮡,还有更多极少“露面”的物种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如前腹裸裂尻鱼、澜沧裂腹鱼等原生鱼类,这些都意味着水质环境在好转,我国保护环境的策略起到了显著作用。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所以,当一些人不理解为什么要关注这样一种不知名的物种、又为什么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这样数量稀少的小鱼,其实是因为他们还并未发现这样的“小生物”对于整个“大环境”的重要性。

消失40年怪鱼在青海现身?数量少还没人认识,这种鱼真需要保护?

虽然这些鱼类才“初露端倪”,对它们采集的资料还不够全面,有关调研还在进行中,但它们从“灭绝”的境地到出现,说明我国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3 1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开展鱼类资源调查和种质收集
...高原生物研究所联合玉树州囊谦县农牧综合执法部门,在澜沧江上游扎曲流域囊谦段开展相关鱼类资源调查和种质收集。本次资源本底调查除监测发现前腹裸裂尻鱼、澜沧裂腹鱼、光唇裂腹鱼、裸腹
2023-08-11 01:25:00
...投放均重261克的鳙鱼17.72吨。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增加澜沧江小湾库区低、幼龄鱼类数量,扩大滤食性鱼类群体规模,发挥“以渔净水、以渔养水、以渔治水”生态功能,切实推进澜沧
2022-12-21 01:10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青海:“益心”守护大河奔流
...检察部副主任罗珺介绍,青海地域广阔,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肩负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但是基层检察院办案人员数量有限,以往难以及时发现生态损害线索,借助志愿者的力
2023-09-30 08:59:00
5G助力三江源源头地区生态治理信息化
...)。2023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启动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生态环境远程监管和5G覆盖项目。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有限公司等通信企业在长江源流域当曲、黄河源流域约古宗列曲和
2023-09-26 16:38:00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启动3年余 青海段涉渔重大案件零发生
...杂多县境内的长江南源。李江宁 摄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由于青藏高原高寒、高海拔、贫营养水体等独特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诸多能够适应高原特殊环境的水生
2024-04-08 17:41:00
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之星空音乐会:多国歌者同“吟”一江水
...合的《吉尼松》……21日晚,在参加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的澜沧江-湄公河六国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流域歌者用风格迥异的歌舞,同“吟”一江水。图为星空音乐会现场。薛蒂 摄当日,“同
2023-08-22 10:22:00
聚焦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第二次青藏科考推动成果落地转化
...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永祥介绍,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全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629.3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量的2.2%,全省
2023-09-15 18:31:00
...央及省级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20.59亿元,在黄河、长江、澜沧江、湟水河及青海湖流域实施38个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在湟水流域建成日处理1万吨的北川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
2023-01-03 11:22:00
海拔5000米的江河源头有了5G网络覆盖
...象万千。青海是三江源头、“中华水塔”,长江、黄河、澜沧江自此发源,奔流不息,润泽了广袤大地,也滋养了灿烂文明。守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和重大责任。
2023-10-13 16:1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