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1月8日,高培力和妻子高梁氏在照顾母亲吃蛋糕。“高王氏都这么大岁数了,身体还这么健康,是儿子儿媳服侍得好啊!”元旦,嘉祥县金屯镇高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前来看望百岁老人高王氏,高庄村党支部书记高同全禁不住感慨。
高同全话中的高王氏1920年出生于嘉祥县纸坊镇土山集村,嫁到高庄村后育有一儿四女,儿子高培力年龄最小,今年也已年过七旬,仍在尽心尽力地照顾着母亲。
高培力说,母亲嫁到高家时,爷爷兄弟两个,父亲兄弟三个,一大家人都在一起生活。因为父亲是老大,所以父亲和母亲除了磨面、卖面,还要照顾一大家人的生活。在高培力的印象中,母亲的大半个人生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的。白天忙地里,晚上还要纺棉、织布,补贴家用。有时高培力和母亲聊天,说:“娘,你这一辈子活儿没少干,福享得不多。”母亲笑笑说:“谁家不是这样,吃点苦、受点累怕啥。”高培力七八岁时,奶奶瘫痪,母亲整整照顾了三年,每天做饭、喂饭、换洗、端屎端尿,默默承担起照顾长辈的责任。母亲每天要把换下来的衣服、尿布端到池塘边清洗,冬季得用棒槌砸开池塘冰面才行。当时年纪尚小的高培力看到母亲的手冻得通红,问母亲:“娘,冷吗?”母亲说:“傻孩子,咋不冷,可奶奶是娘的娘啊!”
老人家朴实的话语、日常的行动一直影响着高培力一家人。
高王氏身子骨一直很硬朗,七十多岁时还每天和儿媳一块生火做饭、穿针引线、纺棉织布。
2000年,高王氏80岁了,高培力和妻子照顾老人格外上心,从一日三餐到精神陪伴,再到日常穿着,处处尽心尽力。
平日里,高王氏的饮食多由高培力的妻子高梁氏负责。“早晨给母亲喂汤,汤里打点蛋花,放点肉,加点香油;半晌喂奶和蜜;中午给母亲吃蛋糕和肉末,有时吃点水饺、馄饨;半晌再喂点奶和蜜;晚上给母亲喝汤,加点蜜。她把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母亲的饮食上,真是难为她啦!”高培力说。
高培力一有时间,就会陪在母亲身边聊天。“母亲爱听戏,我就买了‘随身听’,找人下载了戏曲,让老人家随时能听。”高培力说。
高王氏90岁时,牙齿开始掉落。高培力买来绞肉机、破壁机,把肉和菜搅碎蒸熟做成肉糊给老人吃,把新鲜水果榨汁给老人喝,想尽办法给老人增加营养。
“母亲年龄越来越大,我和妻子就在母亲的床边安了个床,每天夜晚起两三次,看看母亲睡得好不好。”高培力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母亲长寿是我们修来的福分。”
现在,高培力的儿子高同锋、儿媳妇张秋荣见父母年纪也大了,照顾奶奶有些吃力,经常过来帮忙。“儿媳妇孝顺着呢,不是过来做饭就是做好饭送过来,赶集就想着买肉买水果,奶奶穿的外罩都买了好几件。”高培力欣慰地说。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 王友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