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海日报
通讯员 童世钰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栾雨嘉 洪玉杰
7月4日,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拉西瓦镇尼那村的陆基养殖基地的冷水鱼长势喜人,现场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随着养殖工作人员一勺勺鱼饲料的洒出,池中的小鱼竞相跃出水面抢吃鱼食,满是生机勃勃的气息。
尼那村位于黄河沿岸,有着独特的区位资源和冷水鱼养殖传统优势,冷水鱼被称作“水中活化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胆固醇含量几乎为零,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
冷水鱼养殖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童世钰 摄
拉西瓦镇副镇长刘文玉介绍:“该项目占地10.067公顷,投资307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4座冷水鱼生产养殖车间、业务用房、宰杀及冷藏库房、室内竞技垂钓基地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尼那村集体经济依托土地租金可实现年增收4.5万元;1070万元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按6%分红,尼那和曲卜藏村集体经济分别年收益30万元;400万元移民发展资金按9%分红,曲乃亥村集体经济年收益36万元;项目施工期用工约100人,发放工资80余万元;运营期预计稳定用工30人,人均年收入2.4万元。”
冷水鱼养殖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童世钰 摄
“下一步,拉西瓦镇将继续坚持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以打造‘三文鱼之乡’品牌为抓手,充分利用优质水资源,逐步提升养殖和管理技术水平,把冷水鱼养殖做成为民增收致富的“热产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提速换挡,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走实产业振兴之路。”拉西瓦镇党委书记张景文说。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5 1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