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燕窝数量没有增加,明清时期老百姓吃不到,为何现在有钱就能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6 13:23:00 来源:精彩生活

导语: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一样东西如果是稀少的,就会价值不菲。毕竟人们喜欢跟风,越是稀少的东西越珍贵。

哪怕是一泡狗屎,如果整个世界,就剩下这一个了,也会被人们所追捧。更何况是好东西,如果再稀少,那更是价值连城。

就比如钻戒,其实钻石的本质就是碳,和烧烤的碳没什么区别,就是因为钻石稀少,烧烤用碳随处可见。

所以人们就用钻石来象征爱情,而没有人用烧烤的碳来表达爱情。当然钻石的价格比烧烤的碳也贵成千上万倍。

燕窝数量没有增加,明清时期老百姓吃不到,为何现在有钱就能吃?

【一】燕窝的数量还是那些燕窝就是燕子的窝。

众所周知,燕窝就是燕子的窝,当然我们所说的燕窝不是普通燕子的窝,而是特定燕子的窝,主要是指金丝燕的窝。

金丝燕用自己的唾液作为粘合剂,把其他杂七杂八的物质,混合起来在海上的礁石上筑巢,这便是名贵的燕窝。

由此可见这种食品的稀有性,毕竟金丝燕的数量是有限的。从明清开始到现在,金丝燕的数量并不是与日俱增。

相反由于环境的变差,金丝燕和大多数的野生动物一样,数量是越来越少的。这也就意味着燕窝的产量是减少的。

燕窝数量没有增加,明清时期老百姓吃不到,为何现在有钱就能吃?

虽然如今航海业比起明清时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但即便是二十小时不停歇,在海岛上等待燕子筑巢。

那也就那么多燕子,燕子筑巢和人类施工的速度,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现在的施工有先进的机械设施。

一栋大楼几天便可以拔地而起。而金丝燕筑巢,完全是用自己的唾液一点点建成的。况且金丝燕刚刚建好巢穴。

便被人类取走,它也不会按照人们的意愿,接着继续筑巢。它除了筑巢之外,还得捕食、睡觉、休息。

燕窝数量没有增加,明清时期老百姓吃不到,为何现在有钱就能吃?

按照这个速度,一只金丝燕在一年当中产出燕窝的数量实在是少的可怜。而世界上人口数量是好几十亿。

怎么可能每个人都能吃上燕窝。这一点在明清时期,便得以证明。在明清时期,老百姓基本上连燕窝的名字都没听过。【二】明清时期老百姓吃不到梦里或许能吃到。

提起燕窝,为何要说明清时期呢?那是因为燕窝起源于明朝,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

郑和下西洋可不是现在出海旅游那么轻松自在,因为明朝时期的船并不是现在的邮轮,而是非常简陋的木质船。

燕窝数量没有增加,明清时期老百姓吃不到,为何现在有钱就能吃?

海上的环境变化莫测,大风大浪是经常发生的。所以明朝时期,以当时的航海技术,想要出海远行。

无疑是冒着非常大的风险。事实也是如此,郑和下西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次郑和的船只就遇到了风浪。

郑和和手下的人,被迫将船停靠在一个海岛上,因为没有粮食了,所以郑和一行人等,只能在海岛上找食物。

找来找去并没有什么能吃的东西,他们只好把金丝燕的窝采来,煮水喝。原本以为不能解决饥饿问题。

燕窝数量没有增加,明清时期老百姓吃不到,为何现在有钱就能吃?

但吃了几顿之后,他们发现自己的身体状态非但没有变差,反而更加有气力了。于是他们意识到这金丝燕的窝是个好东西。

所以郑和就采了一些,拿回去带给明朝的皇帝吃,皇帝吃完之后,也感觉非常好,不仅味道好,更重要的是吃完身体舒服。

再加上当时御医对燕窝进行研究,发现了燕窝确实是好东西。从此燕窝便成为宫廷食品,由于燕窝的数量实在是稀少,所以在明清时期只有皇宫中才能吃到燕窝。

普通老百姓听都没听说过,更别提吃了。当然到了清朝,社会随之发展,东南的一些附属国,开始给皇帝进贡燕窝,一些王公大臣也能跟着吃到燕窝了。

燕窝数量没有增加,明清时期老百姓吃不到,为何现在有钱就能吃?

【三】为何现在有钱就能吃不谈含量谈成分都是耍流氓。

那么问题来了,金丝燕的数量没有增多,因为金丝燕是自然生育,它们既无计划生育,也无放开二胎这一说。

完全是想繁殖就繁殖,但终究是自然环境变差,金丝燕的数量不如明清时期多。所以燕窝的数量就还是那些。

顶多现在航海技术发达,能够多开采一些回来。但为何现在只要花钱就能吃到燕窝呢?那是因为大家吃到的都是燕窝汤。

而且还不是很浓的汤,一只燕窝,一个人吃就熬一碗汤,两个人吃就熬两碗汤,十几亿人都要吃,就熬十几亿碗汤。

燕窝数量没有增加,明清时期老百姓吃不到,为何现在有钱就能吃?

这就很简单了,只要往里加水就可以了。有些有良心的商家,还会往里放点糖,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原来燕窝是甜的呀。

如果自己想吃一个完整的燕窝,那价格可是不菲,一般普通人是买不起的。就好比钻石,越小相对来说越容易买到,因为都是大钻石的边角料。

你若想买个大钻石那就难上加难了。所以作为普通人,大家完全可以不必凑那个热闹,百八十块钱想吃燕窝怎么可能?

这无异于天上掉馅饼,当然也有不法商家,用其他东西来冒充燕窝,这就更可恶了,还不如直接卖糖水了。

燕窝数量没有增加,明清时期老百姓吃不到,为何现在有钱就能吃?

结语:

总之,燕窝数量没有增加,明清时期老百姓数量比现在要少的多,都吃不到燕窝,现在有钱就能买到燕窝,还那么廉价,你觉得能有这好事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天然燕窝价格:一克究竟值多少钱?
...同等级,等级越高,价格自然越昂贵。品种: 燕子分为金丝燕、白燕、黑燕等,不同品种的燕子所产的燕窝价格也存在一定差异。3.天然燕窝价格的市场行情天然燕窝的价格一直是市场热议的焦
2024-07-21 10:58:00
这才是顶级的自然感
...的山洞里,没有一些技艺傍身的人,很难得到它。燕窝是金丝燕为了繁育后代而筑的巢穴,出于生物的本能,通常只有远离人烟的、未被侵染的自然地带,才会被金丝燕选中。 金丝燕。(图/图虫
2023-09-20 03:46:00
燕窝究竟是什么东西?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所有燕子的巢穴都能被称作燕窝。通常所说的燕窝,特指金丝燕分泌的唾液与其他物质混合筑成的巢穴。金丝燕是一种特殊的燕子,其巢穴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燕窝的形成过程非常神奇。金丝燕在
2024-04-02 11:38:00
燕窝为何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持续受到人们的青睐
...揭示这一传统滋补品背后的科学与神秘。燕窝是由雨燕科金丝燕属的几种鸟类,如金丝燕,用其唾液分泌物所筑成的巢。这些鸟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如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等国家的海
2024-10-06 21:47:00
以品质革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燕之屋印度尼西亚燕窝产区分级评定报告V2.0》正式发布
...要产地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金丝燕提供了理想的繁殖和生长环境。为深入探究燕窝原料品质,为消费者甄选至尊至臻、至极至善的珍馐瑰宝,燕之屋科研团队远赴印度尼
2024-05-11 17:42:00
...待以下几点对大伙儿有一定的协助!从营养元素上燕窝是金丝燕的洞穴,关键的营养元素是蛋白、碳水化合物、矿物、和多种多样活性物质,中医学觉得燕窝对肺虚造成的几个有优良的实际效果,也
2023-04-22 20:55:00
燕窝的作用和营养价值,领略燕窝的神奇魅力
...。一、燕窝的概述燕窝,是指雨燕目雨燕科的部分雨燕和金丝燕属的几种金丝燕分泌出来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质所筑成的巢穴。其中,以金丝燕的巢穴品质最佳,具有滋养补生的作用。燕窝主要产
2023-11-06 13:23:00
最认燕窝的中国人,也难成就“燕窝第一股”
文 | 赵天宇图/Pixabay以金丝燕唾液制成的巢穴作为食物,这就是燕窝。在燕窝行业中,多年来有一家企业反复尝试登陆资本市场。2023年6月23日,燕之屋更新了在港交所的IPO
2023-06-30 13:50:00
总统牌即食燕窝 | 顺时而养,觅味秋食
...,雨水充足,空气湿润,且生物资源丰富,食物充足,为金丝燕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每年都会有数以万计的金丝燕来此吐液筑巢,所产燕窝杂质较少,口感爽滑,品质上乘。总统牌即食燕
2024-10-31 17: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