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新社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最高人民法院3日对外发布首批涉市场准入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旨在发挥案例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市场准入法治化。
据统计,2022年至2024年,全国法院审理涉市场准入一审行政案件57880件,占全部一审行政案件的6.46%,总体态势较以往稳中有增。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负责人说,实践中,市场管理主体、经营主体不同程度存在权利保护意识不强、规则认知度不高、市场监管重实体轻程序等问题。通过发布案例,发挥示范效应,不仅有助于促进类案同判、统一法律适用,也有助于提高各类市场参与者的维权意识和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意识。
这位负责人说,个别地方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保护、变相设置准入障碍、行政执法力度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发布案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指明一些地方增设市场准入限制条件等行为的违法性,倒逼行政机关纠正各种不当行为,提高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水平。
最高法此次发布的案例涉及法律问题多样,涵盖特许经营审批、虚假申请责任、限制他人经营、不同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等问题。
这批案例涉及原告主体多元,包含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等各类型经营主体。其中,“万某宫(湖南)娱乐有限公司诉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裁决案”涉及外国企业权益保护。
案情显示,对于日本万某宫公司有关湖南某互动娱乐公司变更企业名称为“万某宫(湖南)娱乐有限公司”的投诉,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出被诉行政裁决书,确认构成侵权,责令侵权人限期改正。侵权人随后诉请撤销上述裁决书,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最高法在发布该案时称,在救济程序上,中外企业可以针对市监部门变更登记企业名称等行为直接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这些法治化的维权途径对提升外商投资信心,稳定外商市场预期,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着重要作用。(完)【编辑:付子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3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