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绿了山村 富了乡亲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8-07 20:20:00 来源:杭州网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绿了山村 富了乡亲

央广网讯 盛夏时节,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绿意盎然,一串串山葡萄缀满枝头,村民张国利和妻子赵国侠正忙着田间管护。“像这棵秧能结10斤左右山葡萄,一亩地能收约3000斤、卖6000元左右。”张国利说。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绿了山村 富了乡亲

张国利为葡萄藤疏除过密枝条(央广网记者 李春雪 摄)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马鞍山村考察,在张国利家的小院里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促膝谈心。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马鞍山村地处北纬41度,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土壤有机质丰富,村民因地制宜,长期种植酿酒用的山葡萄,但前些年,受限于分散种植、规模较小,乡亲们的收益并不稳定。近年来,马鞍山村成立山葡萄专业合作社,引进酒企在当地建酒庄,畅通山葡萄销路,建立“种植+收购+加工”的产业链条。

“现在,马鞍山村超过一半的村民种植山葡萄。每到丰收季,酒庄就来统一收购。2019年,我们还在马鞍山村投资3.5亿元建设度假酒店,打造集婚礼会议、亲子旅游、户外拓展于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助推当地旅游业发展。”当地一酒庄负责人许鑫阳说。

“总书记来的时候,我家还是土灶老屋。这几年,通过种植山葡萄、参与文旅讲解等,家里收入增加了,重新装修了房子,买了电动代步车,添了新丁。村里路拓宽了,改造建设了民宿一条街。马鞍山村变化很大,我们生活得很好、很幸福。”7月中旬,张国利对记者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马鞍山村还利用周边的马鞍山林场资源,增加村民就业渠道。眼下,林场的林下经济试验示范基地内新一茬木耳已成熟,这些木耳经村民采摘后被迅速分装,运往周边加工厂,最终销往全国各地。

“2022年,我们建设了100亩林下经济试验示范基地,种植木耳、赤芍等经济作物。”马鞍山林场场长罗智中说,今年林场又与赤峰市林研所合作打造百余亩示范基地,进一步丰富当地“菜篮子”,带动周边村民持续增收,也为游客提供更多体验式采摘场景。

种植山葡萄、发展林下经济、打造花海观光点、开设民宿……立足当地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近年来,马鞍山村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强村”的发展新路子。

“旅游旺季时,村民们就把自己家的土特产、根雕等拿出来售卖,受到游客喜爱。村里的生态好了,产业兴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9年翻了一番,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马鞍山村驻村第一书记乌晓亮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07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总书记与村书记们 | “三色”产业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访内蒙古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张金阳
...马鞍山村。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这4年来,马鞍山村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兴村”的发
2023-08-18 14:57:00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张国利一家的美丽乡村小院
...秋九月,山风微凉,来到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的张国利大爷家,只见大门口墙上“美丽庭院示范户”的荣誉牌匾在阳光下闪着光,小院面积不算大,但整洁干净,院里院外两个小园里
2023-09-22 10:44:00
青系油缘筑梦乡振 |中石大学子赴赤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走访调研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河南街道马鞍山村等多地,在生产一线摸真情况、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同基层群众的亲密接触中受教育、开眼界、长才干,实地感受赤峰在乡村振兴、生
2024-08-29 10:28:00
2025“活力中国调研行”|从“卖资源”到“兴文旅” 村民吃上“文旅饭”
说起长春市九台区的马鞍山村,不少人第一句话一定是:“是那个鲜花盛开的乡村吧!”既然这么有名,咱们“活力中国调研行”吉林省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们必须得去看看!7月15日上午,大家带着
2025-07-15 22:39:00
扎根山村养蜂带领乡亲共富
...本文转自:绵阳日报四川好人张玉波:扎根山村养蜂带领乡亲共富□记者 尹秦作为一名博士,张玉波自愿放弃在大城市里优渥的工作生活条件,一头扎进深山老林养起了蜜蜂,创立“猫熊谷家庭农
2024-04-10 07:35:00
...靖安县双溪镇曹山村的水稻田里,党员舒建华正手把手给乡亲们讲技术:“农时不等人,肥水跟得上,防好病虫害,准保又是好收成。”靖安县双溪镇党员干部农技口块组建技术小分队,奔赴田间地
2024-04-07 20:43:00
给260余老人送节礼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凤县凤州镇马鞍山村:给260余老人送节礼本报讯(记者王怀宇)“老姨,端午节安康!”6月20日,随着问候声,凤县凤州镇马鞍山村77岁老人杨秀英的家里,走来了一群红
2023-06-25 14:29:00
贵州石阡:以红色文化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到村里随便一个小孩,她们都能从头到尾唱一遍。”正和乡亲学唱《壮士血染困牛山》的村民王光勇说。歌曲主创者、铜仁学院教授崔德虎说,是红军那段悲壮的历史感动着他,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
2024-04-06 12:53:00
红土地上的焕新答卷|石阡县“两清两改两治理”一线观察
...前忙碌的场景介绍:“雨污分离系统预计月底就会投用,乡亲们的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后,将通过滴灌管网滋养这坝上的800亩果园。”村民王大姐推开改造一新的卫生厕所塑钢门,笑容满面:“过
2025-06-17 13:2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