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总书记与村书记们 | “三色”产业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访内蒙古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张金阳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8-18 14:57: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采访对象:

内蒙古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 张金阳

夏季的马鞍山村,一切都是向上生长的姿态。山葡萄长得怎么样,野生菌卖得俏不俏,研学馆建设进度如何……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金阳6月刚刚到任,几件同步推进的事让他忙碌不歇。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马鞍山村。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这4年来,马鞍山村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兴村”的发展之路。

总书记与村书记们 | “三色”产业绘就强村富民新画卷 ——访内蒙古喀喇沁旗河南街道马鞍山村党总支书记张金阳

马鞍山村一景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来马鞍山村考察时,看了哪些地方,留下了哪些嘱托?

张金阳:我虽是一名“新兵”,但总书记来村考察路线,我已走了很多次,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是常读常新,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

2019年7月15日,总书记在马鞍山林场听取了生态文明建设和造林护林工作汇报之后,乘车来到马鞍山村。在村党群服务中心,总书记听取全村情况介绍。在驻村干部之家、爱心超市,总书记看到村庄管理有序、村民生活幸福,十分欣慰。

马鞍山村通过生态立村、产业富村、旅游兴村,于2018年脱贫摘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产业一直是我们的最大支撑。总书记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要建强农村基层党支部,提升乡镇和村为农民和农业服务能力。

总书记还在我们村开了一场院落会,会址就在村民张国利家。张国利家四世同堂,是一个多民族之家,有蒙古族、满族、汉族3个民族,总书记称赞他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总书记察看了院落、客厅、卧室、厨房、厕所等情况。来自赤峰市的10位干部群众代表也在场座谈,向总书记汇报自己村里发生的新变化。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了,环境变好了,乡村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要继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做好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

记者: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这几年马鞍山村是如何把产业做大做强的?

张金阳:2022年底,村里出了一份新的发展规划,所有的产业正按着规划一项一项实施。规划走在前头,我们就有了盼头。

村里成立了三色马鞍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红色、绿色和紫色代表着我们的产业布局。

马鞍山村地处七老图山脉东北麓,是大兴安岭与燕山山脉的交接地带,是一个革命老区村。4年来,到村里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的人非常多,我们村因此打造了红色教育路线、红色理论一条街、民族之家汽车营地、民族团结教育志愿服务站等,把红色教育产业做起来了。

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迈出了一步——打造马鞍山教育研学基地。基地占地1673亩,投资10.6亿元。研学场馆包括公共文化服务类“博文”馆、休闲体验类“乐享”馆、精致度假类“美宿”馆等,29个场馆今年完成主体建设。

紫色是指山葡萄产业。我们村从1998年开始种植山葡萄,后来驻村工作队带来了资金和人力,让产业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在村里山葡萄种植面积有3500亩,社员370户,社员超全体村民的一半;有红酒公司2家,从种植到收购、酿酒、销售,产业链基本成型。去年,全村果农亩均增收1000元。

葡萄产业要想走得远走得稳,必须提质增效。村里的葡萄主要是做红酒公司的原材料供应,产量和品质还不是很稳定。种葡萄靠天吃饭的话,我们的产品就没有竞争力。接下来,我们会邀请专家和酒厂一起制定方案,让山葡萄的品质更好。

绿色是指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让广大村民既享受到优美生态,又过上富裕生活。马鞍山村面积21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2%,是国家森林乡村。在护林工作上,我们实行林长制,从镇到村到网格,责任到人。郑杰是村里聘用的生态护林员,每天早上7点他就开始巡护,负责的面积有1000多亩,每天巡护2小时。

4年来,马鞍山村接待考察人员和游客约32万人次,农家乐从12家发展到16家,每家年平均收入从11万元增加到25万元。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业也让林果、山货等农副产品销量大增,大家通过采蘑菇、打榛子、采种籽,口袋更鼓了,各族群众真正享受到了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记者:马鞍山村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村,在民族团结、乡村治理等方面,你们是怎么做的?

张金阳:2022年12月,马鞍山村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称号。求稳定和谋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马鞍山村主导产业是山葡萄和乡村旅游,抓好这两个主导产业,推进经济发展,是维护全村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同时,我们评选表彰“民族团结之家”“最美家庭”“美丽庭院”,打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环境。

通过长期有效探索,马鞍山村逐步走出了“3+N”多元调解模式,将“矛盾结”变成了“和谐扣”。“3”是村书记、村调解委主任、网格员,他们是主要调解者;“N”是指村内德高望重的长者能人、法律工作者、街道司法所人员等,他们是辅助调解人员。村里大部分矛盾纠纷通过这个模式就地化解,实现了矛盾不出村。

乡村治理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怎样激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爱心超市是我们探索的一个有效载体。爱心超市里的日常用品,不靠钱买,靠积分兑换。我们有一套积分管理办法。积分由基础积分、贡献加分、负面扣分组成,积分以家庭为单位计算,每季度由“村民自我打分,工作组评分,村‘两委’认定,公开公示”的程序确定。到了年底,积分还是评星定级、表扬表彰的依据,这种激励方式大家很欢迎。依靠上级补助和社会捐赠,我们这几年收到20多万元的爱心超市物资,目前村民领取了8000余件商品。

治理效果好不好,看看村民的状态就知道。二组村民马金豹,2017年利用专项帮扶资金养牛卖牛,现在他家牛存栏11头,日子越过越好。马金豹经常对我说,他能走出困境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帮助。村民张国利家依托乡村旅游,在家门口摆摊卖山货,还担任红色讲解员,他的钱包越来越鼓了。他家院子里摆满了长寿花、天竺葵、四季海棠,游客看到这么漂亮整洁的农家院落,纷纷夸我们的村民是“讲究人”。这些变化,就像古人说的那样,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美好的庭院就是他们内心的一面镜子啊!

本报记者 周妍

通讯员 刘耘菘 于文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8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张国利一家的美丽乡村小院
...客户端张枨初秋九月,山风微凉,来到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的张国利大爷家,只见大门口墙上“美丽庭院示范户”的荣誉牌匾在阳光下闪着光,小院面积不算大,但整洁干净,院里院
2023-09-22 10:44:00
青系油缘筑梦乡振 |中石大学子赴赤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系油缘,筑梦乡振”社会实践团来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他们走出教室校园,走进基层田野,以青春力量践行使命担当。基层调研期间,实践团成员走访调研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河南街
2024-08-29 10:28:00
大地放歌,共叙警民情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喀喇沁旗公安乌兰牧骑走进马鞍山村:大地放歌,共叙警民情□本报融媒体报道组“草原最美的花,火红的萨日朗,火一样热烈火一样奔放……”嘹亮的歌声在青山间回荡。歌声从
2023-08-15 08:15:00
“十四冬”城市故事丨这就是喀喇沁——“十四冬”比赛的“先行者”
...浩特2月25日电(记者恩浩、王靖)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喀喇沁旗是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分赛区之一,早在“十四冬”开幕前,赤峰市喀喇沁赛区就举办了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比赛,为全
2024-02-25 21:21:00
冬韵马鞍山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12月16日,冬雪普降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将连绵起伏的山脉包裹在一片茫茫的白色之中。马鞍山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曾荣获“中国最美乡村”“自治区文明村镇”“全国
2023-12-17 09:06:00
“内蒙古正向世界递出一张绿色名片”
...其白线沙地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的穿沙公路。8月13日,在喀喇沁旗中南部的马鞍山林场,嘉宾们在风景优美的山间合影。8月12日,在克什克腾旗塞罕坝风电场主控楼,嘉宾们向现场工作人员
2024-10-18 05:25:00
...(记者 隋佳桐 王静远 邢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的马鞍山林场,经过几代林业人的奋斗,从建场之初森林覆盖率不足20%,到现在的95.2%,昔日的荒山秃岭已变成如今
2023-08-30 19:27:00
本文转自:法治网马鞍山位于喀喇沁旗中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七老图山脉东麓,林场总经营面积7209公顷,森林覆盖率98.67%,自然资源丰富。常年驻守在这里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
2023-08-11 20:27:00
...为100株最美古树之一,树龄已经560年了。”近日,赤峰市喀喇沁旗公安局林业警长刘寒冰带领民警巴特尔在马鞍山林场巡逻时指着古树介绍。刘寒冰守护马鞍山林场近30年,对这里的林木
2024-01-09 03:2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