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内蒙古正向世界递出一张绿色名片”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0-18 05:2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外国嘉宾走进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参观访问——

“内蒙古正向世界递出一张绿色名片”

本报记者 杨俊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0月18日 第 05 版)

“内蒙古正向世界递出一张绿色名片”

从空中俯瞰赤峰市翁牛特旗其白线沙地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的穿沙公路。

“内蒙古正向世界递出一张绿色名片”

8月13日,在喀喇沁旗中南部的马鞍山林场,嘉宾们在风景优美的山间合影。

“内蒙古正向世界递出一张绿色名片”

8月12日,在克什克腾旗塞罕坝风电场主控楼,嘉宾们向现场工作人员请教风力发电机的运作流程。

“内蒙古正向世界递出一张绿色名片”

图为哈维·加利·佐丁(左二)在赤峰市翁牛特旗其白线沙地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向工作人员询问草方格沙障的细节。

“这里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成就令我们印象深刻。”8月11日至13日,在参加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环境、发展与人权:现代化进程中的绿色低碳发展”国际研讨会前,来自老挝、印度尼西亚、美国、日本等多国的嘉宾代表走进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参观访问。活动中,印度尼西亚能源和矿产资源部各类可再生能源副总监安德里亚·费比·米斯娜对本报记者说:“在我眼中,内蒙古正向世界递出一张绿色名片。”

3天时间里,嘉宾们先后访问了塞罕坝风电场、乌兰布统苏木浩斯敖包嘎查、翁牛特旗其白线沙地综合治理工程、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等地,深入了解内蒙古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基层生态文明建设和防沙治沙、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等情况。“这次参观访问收获很大,我们看到政府、企业和群众都在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与治理。”老挝外联部副部长瓦拉赛·冷萨瓦说:“这种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令人惊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蒙古非常了不起!”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正在创造未来”

碧蓝的天空,低垂的白云,转动的风车,绵延的绿意向着天际延伸,遍地的牛羊如珍珠般散落……8月的内蒙古,正是一年中的好时节。

8月12日,嘉宾们来到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走进克什克腾旗塞罕坝风电场,映入眼帘的不仅是绿草如茵的草原,更有星罗棋布的风力发电机。美丽的高岭,这是塞罕坝的蒙古语意思。近年来,在这片美丽的高岭上,“大风车”如雨后春笋般地被广泛建造起来,新能源沿着电缆穿越牛羊穿越过的肥沃草原,代替火电输送往千家万户。这是游牧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交融的真实写照,新质生产力的应用让这“绿水青山”成为真正的“金山银山”。

据了解,截至今年8月,塞罕坝风电场发电量累计已达423.8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超139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4225万吨,种植529万棵树。

在风电场场史馆、主控楼,嘉宾们跟随讲解员纵览风电行业的历史变革。站在风车脚下,拔地参天的风车仿佛与云端相连,叶片随风徐徐转动。进入风车内部参观并了解绿色能源的先进技术后,浙江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博士熊田直子表示,看到中国风力发电工程发展得这么好,很钦佩。她说:“中国从依靠煤炭等能源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风力发电等绿色能源的发展模式,靠的不只是科技,还有人们的决心和努力。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发展正在领先世界,这非常值得我的国家学习。”

在风电场主控楼,HCD地球关怀文化协会(奥地利官方正式注册的非营利公益组织)创始人哈维·加利·佐丁在控制台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并向现场工作人员请教风力发电机的运作流程。“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正在创造未来。”他说,“该产业为中国许多地区提供了转型机遇。在内蒙古的所见所闻令我惊叹不已。我以前对这个地区的印象只有古老的历史和美味的食物,现在却发现这片土地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领头羊。”

“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我们解决环境问题和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柬埔寨环境部国务秘书帕里斯·乔普表示,柬埔寨将同中国继续推进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开发,推动水电、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等的开发利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同中国等友好国家共同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个个‘中国魔方’就是一道道绿色屏障”

8月12日,嘉宾们来到了赤峰市翁牛特旗其白线沙地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在这里,嘉宾们看到一条穿沙公路将连绵不断的沙漠一分为二。

“其白线沙地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位于其白线穿沙公路两侧,沿路实施工程固沙3.7万亩、人工造林3.7万亩,主要划分为三个建设区:一是沙障夹设区,沙障布设在穿沙公路两侧,根据主害风方向和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等情况,设置生物沙障,障间扦插黄柳、播撒沙打旺等草种固定流沙。二是人工造林区,沿穿沙公路两侧设置防风固沙林,栽植树种主要有黄柳、白柠条、踏郎等,同时选择立地条件好的地块,栽植樟子松、云杉等常绿树种。三是封沙育林区,在固定、半固定沙地,采用补植、补播、平茬复壮等措施,促进树木恢复与生长,提高防沙治沙效果。”在现场,工作人员向嘉宾们介绍其白线“以路治沙”的情况。

踏上这条有些颠簸的穿沙公路,视野所及,漫山遍野的草方格就像人们给大地织就的毛衣,草方格间散布着充满生机的绿意,仿佛是大自然在黄沙之中绘就的一幅生态画卷。

这些草方格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魔方”。草方格治沙法,便是中国沙障治沙法。多年来,中国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向荒漠化宣战,创造了无数治沙的“妙招”,沙障治沙法就是其中之一。沙障治沙法就是用柴草、秸秆、树枝、板条、卵石等物料在沙面上做成障蔽物以消减风速、固定沙表的方法,主要用于固定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沙障治沙法是中国林业人在长期探索中总结出的有效治沙方法,迄今已在中国各地乃至全世界防治荒漠化中广泛应用。

嘉宾们对这种网格式的防沙治沙方式充满了好奇,纷纷向讲解员提出许多问题,渴望深入了解这沙漠中的绿色奇迹编织而成的过程。“一个个‘中国魔方’就是一道道绿色屏障。中国的防沙治沙做法和成效十分了不起。”瓦拉赛·冷萨瓦说:“防沙治沙既保护了环境,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我看来,草方格沙障就是一个工程奇迹。”哈维·加利·佐丁说,“我在草方格中间看到很多树苗,它们已经绿满枝头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些草方格中间的树苗基本两年就可以扎根,固化住流动的沙丘,然后再过个三五年树木周围就会逐渐长出灌木和草皮。我觉得沙障治沙法不仅可以有效遏制流动沙丘的蔓延,还能为当地创造很多工作机会。有一位村民告诉我,自己通过参与这项工作挣到了更高的薪水,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这种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的方式,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

“沿着这条路走来,看到如此大规模的治沙项目,我感到非常震撼。”“一带一路”倡议亚太核心小组高级研究员彭润年说,“我之前不知道修路也是治沙的一种方法,但是在现场的见闻令我大开眼界。当地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还想把这些穿沙公路打造成集乡村振兴、特色产业、生态旅游致富为一体的最美农村路。我认为这个想法在未来一定会实现。内蒙古的治沙方式以及人们付出的努力,都令我印象深刻。”

好生态促成好风景,好风景引得游客来

8月12日,嘉宾们来到了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苏木。在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大草原,透过车窗极目远望,独具特色的丘陵式草原风光尽收眼底。嘉宾代表纷纷下车,拍照留念。

近年来,乌兰布统苏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原则,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和现代化畜牧业,助力乡村振兴。

好生态促成好风景,好风景引得游客来。自2010年乌兰布统苏木将原来的4.1万亩耕地全部退耕还草后,通过种草、禁牧、休牧、轮牧、造林等举措,如今已有超170万亩的土地变成了绿色草原。从2022年7月至今,这里每年都吸引上百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赏。

一位乌兰布统景区商户说:“现在乌兰布统生态比较好,游客多,买卖也好做很多。这地方的景色每年都不错,花是一茬一茬地开,很多来过这里的游客都说没玩够,有的游客甚至一年能来好几次。”

了解到乌兰布统苏木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进行有效的生态保护建设,从而带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故事,嘉宾们连连称赞。

安德里亚·费比·米斯娜说:“这里的环境让我印象深刻,此次活动是一次很好的实践。在这里我们学到了内蒙古与自然环境共存的智慧,分享了彼此关于绿色发展可持续项目的经验做法。”

老挝外联部副部长秘书昆塔维·少西恰克说:“这里不仅有美味的奶茶、壮阔的草原、清新的空气,还有淳朴可爱的民众。正是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才让这片草原一直保持着勃勃生机。回去之后,我也会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这里的见闻,和他们一起再次来到内蒙古旅游。”

8月13日,一场小雨后,马鞍山林场山林翠绿尽显。站在山顶向远方望去,云雾升腾,群山环绕,林海茫茫间天地辽阔。

马鞍山林场位于赤峰市喀喇沁旗中南部,地处燕山山脉七老图山脉东麓。马鞍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于林场管辖区内,因林区的高山酷似“马鞍”而得名,具有“塞外小黄山”的美誉。

荒山造林、幼林抚育、森林管护……60余年来,经过几代林业人的奋斗,马鞍山林场从建场之初森林覆盖率不足20%,到现在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面积5000余亩,景区周围重点地段森林覆盖率达到98.68%,昔日的荒山秃岭已变成如今的绿地海洋。

来到马鞍山林场,嘉宾们对这片土地上的生态环境治理成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拿起手机捕捉这片人造“绿海”的壮丽景色。

“马鞍山林场一路走来,处处都是绿色。”柬埔寨皇家科学院柬埔寨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政治与安全部副主任图恩·查皮赛斯说,希望像这样的绿色环保模式可以推广到世界各地。

通过参观走访,嘉宾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以高品质生态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美图景。他们期待将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带到世界各地,共同为全球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力量。

安德里亚·费比·米斯娜表示:“内蒙古自治区的自然环境让我印象深刻。几天的走访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所拥有的智慧及作出的努力。通过此次活动,各国参与者互相交流学习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智慧。”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杨俊峰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8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效果显著
...布其沙漠治理也成为我国的一张绿色名片。近年来,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库布其沙漠亿利生态治理区在沙漠治理方面成果显著,树苗种植力度持续加大。经过多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输入
2023-06-01 10:23:00
内蒙古攻坚防沙治沙筑牢北疆万里绿色长城
...繁茂,夏意渐浓。在横亘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的内蒙古自治区,一条战线东西跨度达2000多公里的沙海鏖战吹响了冲锋号。划线、开沟、压草方格……在阿拉善盟西部荒漠化综合治理项
2024-05-24 14:46:00
山变绿了,草变青了,他们以实际行动筑牢北疆绿色长城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筑牢北疆绿色长城——内蒙古军区组织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参与生态建设记事■魏漠霖 王文浩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贺志国编者按 习主席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
2023-10-04 10:01:00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6月8日讯 (记者 韩雪茹)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均在头版刊发报道,对“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一年来,内蒙古掀起的集中会
2024-06-09 04:15: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6月7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7日表示,内蒙古是我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内蒙古闻令而动、迅速行动,去年完成防沙治沙的面积有950万
2024-06-07 11:39:00
“温暖世界的城市鄂尔多斯”虚拟现实沉浸式数字体验馆正式上线
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人民网呼和浩特3月1日电 (记者 寇雅楠)3月1日,由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员会宣传部主办,人民网内蒙古频道策划设计的“温暖世界的城市鄂尔多斯”虚拟现实沉浸
2024-03-01 16:31:00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6日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内蒙古林草产业总产值达到838亿元,比2022年同比增加235亿元,同比增长近40%。内蒙古自治区林草资源丰富。这里不仅拥有大
2024-02-08 16:51:00
“碳”路者丨去有沙的地方,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全行共识。今日建行特别推出系列专题——“碳”路者。内蒙古自治区横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也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2023-11-22 17:01:00
影像记录下的内蒙古生态奇迹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7日电 题:影像记录下的内蒙古生态奇迹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上,一双饱经沧桑的手在轻轻抚摸着,好像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当这张图
2024-06-07 19:0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聚焦盛会筹备|武当山主干道全线“焕新” 盛装以待迎宾朋
十堰广电讯(武当山融媒记者 徐刚)距2025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开幕还有14天时间,武当山特区住建部门早部署、快行动,加班加点对武当山城区及新区主干道环境进行了集中提升
2025-10-11 17:56:00
街舞民舞共舞!豫排联赛第二阶段藏着怎样的文化惊喜?
大河网讯 10月10日晚,周口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内灯火璀璨,2025年河南省女子排球城市联赛第二阶段比赛在周口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开赛
2025-10-11 18:13:00
晋源区民宿产业迎来重磅升级。10月11日记者从晋源区获悉,该区“晋隐归源”民宿群落项目正式启动招标,总投资3745.81万元
2025-10-11 18:14:00
近日,团迎泽区委举办“博士小院”专家人才座谈会。会上,博士代表们结合自身研究领域,畅谈在迎泽区“博士小院”的科研进展与产业化探索
2025-10-11 18:14:00
迎泽区体育教改课程亮相全国舞台
教改课程展示现场。近日,全国十城市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成果展示活动在成都市举行。迎泽区教体局组织师生团队参加了本次活动
2025-10-11 18:14:00
10月11日从小店区获悉,黄陵街道五大龙沟村党支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推行“微宣传”“微帮扶”与“微议事”的“三微服务”模式
2025-10-11 18:14:00
10月11日,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以《山西太原:持续降雨农贸市场提前备货保供应》为题,报道了从10月7日开始,太原市出现持续降雨
2025-10-11 18:14:00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近日,太原公交电车分公司三车队精心筹备,为全体职工送上真挚节日祝福与沉甸甸的节日礼物,让双节氛围愈发浓厚
2025-10-11 18:14:00
10月11日从市城管局城市照明管理中心了解到,连日来,该中心聚焦易涝风险点,对南内环西街、南中环、大同路等73条易积水路段展开动态巡防
2025-10-11 18:15:00
未雨绸缪筑防线 温情护航返校路
金秋十月,国庆与中秋双节的喜庆余韵渐次沉淀。伴随着假期的尾声,各大高校的学子们即将告别家乡,踏上返回校园的征程。为确保广大学子能够安全
2025-10-11 18:15:00
10月11日阳曲县获悉,该县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形势,构建起“包联督导+专业排查+精准摸底”联动机制,将防汛责任落实到“最后一米”
2025-10-11 18:15:00
“青”尽全力 护航双节
中秋、国庆“双节”期间,为保障市民游客安全、便捷、顺畅出行,太原公交公司团委积极组织动员各基层单位团组织及广大青年团员
2025-10-11 18:15:00
“一站式”贴心服务!济南市中区白马山街道举办爱心集市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近日,济南市市中区白马山街道铁路新村社区广场人头攒动、暖意融融。一场以“一城大爱暖泉城”为主题的爱心集市活动在此举办
2025-10-11 18:17:00
山东移动淄博公司:用信号满格守护“双节”优质通信网络
国庆期间,当街头巷尾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当千家万户沉浸在团聚的欢声笑语中,淄博移动的网络工程师们默默坚守在城市各个角落
2025-10-11 18:1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孔令茹 李杰 实习生 郭翔宇 通讯员 刘瑞雪10月11日上午,山东省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在山东大厦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11 1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