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于洋通讯员 张路军
10月31日,在潍烟高铁芝罘站外刘家线路所施工现场,一台国内先进的移动闪光焊轨机组顺利完成蓬莱至芝罘段正线最后一个钢轨接头焊接锁定。这标志着由山东铁投潍烟高铁公司投资建设、中铁一局承揽全线铺轨施工任务的潍烟高铁正线长轨焊接与应力放散施工圆满完成。
现场经过施工人员对长钢轨焊接头进行除锈、焊接、正火、打磨和探伤等一系列复杂工序后,一根根500米长钢轨经过单元焊接变为1.5公里的单元轨,再经过锁定焊及应力放散施工变成无缝线路。
据了解,无缝线路长轨铺设后受温度影响,钢轨内部会产生应力的积累,会发生伸缩变化,温度高了会发生涨轨,温度低了就要缩短,可能会拉断钢轨。但是长钢轨受扣件及道床阻力作用,没有伸缩的空间,所以需要将预先铺设的长钢轨扣件、防爬器等全部松开,然后通过焊轨和应力放散施工使钢轨内部应力值达到一个合理的范围,再重新锁定线路,保证最低气温时钢轨拉不断,最高气温时不会发生涨轨。
“钢轨焊接对轨温有着较高的要求,锁定轨温要在25℃及以下才可以进行应力放散施工。”中铁一局潍烟铺轨工区焊轨施工负责人李子峰说,“由于白天气温高,达不到放散条件,现场工人采取白天单元焊,夜间放散和锁定焊的模式进行施工作业。”
自7月17日开始焊轨以来,施工单位中铁一局克服临近既有线施工和高温天气影响,昌邑段上跨潍莱线“天窗点”作业时间有限,烟台段频繁穿越隧道,通过单线梁、大坡道及线下施工条件限制等诸多困难和挑战,现场投入两台移动闪光焊轨机进行双线同步焊接,双点开花,全体人员以“保竣工促进度筑精品”劳动竞赛活动为契机,以最高每天双机放散9公里的速度,昼夜不停地全力冲刺节点,累计完成焊头2000多个,正线长轨焊接474.6双线公里。
“昌邑段施工为抢夺夜间5个小时的‘天窗点’,我们60多名工人,晚上早早就到达施工现场,做好各项焊轨准备工作后,要等到晚上11点才能上线作业。经过连续3个天窗点的有序施工,最终完成上跨潍莱铁路既有线和全线最长昌平特大桥焊轨和放散。”现场焊轨队长姬永强介绍说。天窗点施工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夜间焊轨和放散的顺利进行,现场增设防护员、安全员和照明设施,实施领导带班制度,严控各项技术参数,每个工艺都精益求精,保证了焊轨质量和安全。
“七八月份气温高达37度以上,为克服高温施工涨轨现象发生,在打磨、正火时每个焊头要加装防涨轨装置。同时,在曲线反超高施工地段,我们研发改进了防侧翻装置,并在低侧钢轨加装了10公分的垫块,解决了焊机对位极易发生侧滑和倾斜问题,确保了焊轨顺利进行。”姬永强继续说道,进入秋季烟台段施工时,焊机机头采用新型阻燃布料进行全覆盖,防止焊花飞溅,确保了防火安全。
“为全面提高轨道锁定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我们投入使用了国内先进的UN150ZB1大型移动闪光焊轨机、中频数控电正火机、焊头精磨机等自动化工装设备和新技术,实现了焊轨施工智能化、信息化、专业化和绿色化,大幅提升了轨道质量,确保后期线路运行的平稳性和旅客乘坐舒适度。”中铁一局潍烟四标铺轨工区负责人曹德志介绍说。
“钢轨连接头经过闪光焊接后,需要进行正火处理,通过900度高温的再次加热,细化钢材内部晶粒,确保焊头更接近钢轨原材,其精度标准达到了零误差。”烟台段焊轨队长尹凯介绍。传统的正火工艺是采用“火焰”正火,需要燃烧大量乙炔氧气,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人工操作不易控制温度。采用国内先进的ZH120AJ1移动式钢轨中频正火机后,确保了焊头温度更加稳定,安全更加可控,大幅提升了焊接质量和作业效率。
潍烟高铁正线焊轨及应力放散施工完成,为项目全面进入线路精捣精调和静态验收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
潍烟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沿海高铁通道和山东省“四横六纵三环”现代化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东北部沿海地区对外客运交流的主要通道。建成后,将结束莱州、招远两市不通客运列车的历史,实现胶东半岛高铁成环,补齐胶东半岛地区铁路交通短板。助力烟台市从“动车时代”迈入“高铁时代”,对胶东半岛人民出行便利和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0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