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阳泉日报
花椒种植区
修缮纪念馆外墙
秋日的露梁山,巍峨肃穆,这里有红色记忆,也正上演着奋斗故事。
这段时间,位于郊区平坦镇桑掌村北垴的露梁山红色教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设正酣。市级党史教育基地——露梁山抗战纪念馆升级改造进入收尾阶段,展馆周边道路建设、景观打造、停车场修缮等配套工程也陆续完工。整日“钉”在施工现场的桑掌村党总支委员、北垴支部书记张研平最近脸上的笑容多了。她为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高兴,更为村里发展渐有起色高兴。“这几年,我们沿着确定好的‘红+绿’产业发展方向做了大量工作。眼下,露梁山红色教育基地一期工程就快完工,我们带领村民在年初种下的花椒树也长势良好。我相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干,乡村发展就会进入良性循环。”张研平说。
在露梁山抗战纪念馆升级改造工程现场,村干部正和几名施工人员进行馆内布置。一张张老照片、一块块展板、一件件老物件,让中国共产党带领军民利用露梁山有利地形英勇抗日的那段历史在纪念馆里鲜活起来。“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俺们就邀请专家指导、投入人力物力把曾经为战斗临时指挥部的旧窑洞改建成了露梁山红色纪念馆。今年,我们一边为馆内布展、美化纪念馆周边环境,一边加紧发掘培训讲解员。从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上同步下功夫,我们发展研学游产业的基础才能扎实。”张研平说,“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开设农家乐、民宿,一来能满足游客对于乡村旅游日益多元化的需求,二来能带动更多村民守家在地、增收致富。”
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发展研学游产业的同时,北垴人还铆足了劲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露梁山红色教育基地一期工程不远处,一座容量224立方米的蓄水池已经建好,年初村干部带领村民开荒种下的6000余株花椒树已经长到半米多高。张研平说,之所以选择种植花椒,村里正是看中了花椒树耐干旱、耐贫瘠的特点,村民日常管护不用太费心。此外,花椒药食同源,四五年便能进入丰产期,挂果时间长达20年。“1亩地能种100株花椒树,亩产量约1000公斤。正常行情鲜花椒每公斤10元,除去成本,每亩利润将近6000元。将来,我们还打算扩大花椒树种植面积、建调料加工车间,到时候还会推出花椒粉、花椒油、花椒盐等新产品。”张研平一边算账一边说。(郭鑫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5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