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以地理视角探析中国历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07 06:0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张全景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07日 第 07 版)

以地理视角探析中国历史

董金社的《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现代出版社)以“大历史,大地理,大文明”视角,在宏观地理背景中讲述中国历史与文明故事。

从空间和区域角度理解历史、当下和未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历史学和地理学界,史地融合的学术思想早已深入人心。如今,考古学、地层年代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快速积累,多重证据叠加,具备了建立地理与历史发展关系图谱的坚实基础。《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充分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读者拆解历史发展背后的地理密码。

该书从发生学角度聚焦历史变迁背后的地理动因。例如,第二章从竺可桢气候曲线引入,用气候冷暖交替分析王朝兴衰的地理学原因,让读者看到自然是如何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第三章以明太祖朱元璋处理科举“南北榜”案开篇,探寻中国南北经济、人口、政治重心转移的决定性因素。

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说:“没有地理就没有历史,那是因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从来没有分开过的。”该书充分吸收地理与历史研究成果,并以地理语言诠释中华文明特征,令读者耳目一新。各章节紧密结合中国山川大势及其地理单元结构和古代文明遗迹、遗址分布特征,提炼出“小空间里孕育,中空间里融合,大空间里展开”的表述,不但有时间绵延的维度,更有空间拓展的视野,形成对“中国”的完整刻画。作者认为,都江堰的修建、长城的构筑、大运河的开凿等,都是宏观、微观地理格局的产物。

作者以“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热爱中国”为情感纽带,《中国历史的地理密码》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历史的敬畏,对先民的理解。书中热情讴歌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对林则徐、左宗棠用心海防和塞防不惜笔墨,彰显民族精神。董金社将深奥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一本雅正平实的普及性读物,相信会加深读者对中华文明的理解。

(作者系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院长、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7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全新的历史视角
...透过地理看历史》\李不白\台海出版社\2021年1月□张子健中国人向来重视历史。唐太宗李世民有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然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舞台上,各色人等你方唱罢我
2023-09-10 08:26:00
...山天池里为什么会有水?沙漠里为什么会有湖泊……关于中国地理,青少年们往往会有各式各样的疑问。如今这些疑问的答案,可以从中南博集天卷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联合出版、星球研究所打造的
2023-02-27 14:07:00
探秘川西!中信银行“少年看中国”首场活动在京举办
9月10日,中信银行联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打造的“少年看中国”亲子主题沙龙首场活动在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多彩川西”为主题,带来了川西秘境精彩内容展映及分享,和客户共同开启了
2023-09-12 11:02:00
出版+地理 《守·望》背后的魅力吉林
...疆人文地理纪事》(简称《守·望》)是吉林人民出版社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共同策划出版的一本以科学视角讲述吉林大地自然魅力、人文精神、边疆历史、时代风貌的图书。5月15日,该书宣
2025-05-15 20:33:00
用地理的眼光看清历史
...出版集团·大方2023年10月版本书以宏观的地理视角阐释了中国人持续两千年修建长城的原因。全书通过对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不同区域的不同地貌,介绍了长城的历史文化、经
2024-04-14 07:39:00
那些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古战场”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一书,由军事地理学者宋杰先生撰写。此书通过大量丰富的史料以及七十三张插图,详细剖析了从夏商到南宋末年各个历史时期的军事地理枢纽,为读者们揭示了地理环境在
2024-11-27 08:11:00
讲好广西历史故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透过历史地理的视角,我们可以找到“何以中国”的答案,解析中国何以历史悠久、何以疆域辽阔、何以文化深厚。“广西历史地理研究丛书”(广西人民出版社)由历史
2024-05-17 00:46:00
中国古代为什么大多定都北方?揭秘古代定都之谜
...带观众穿梭七百年的时空,触摸北京城的“脊梁”,感知中国古代都城所孕育的气魄和浪漫。北京故宫紫禁城北京曾为金、元、明、清四个王朝的都城,与“十三朝古都”长安、洛阳、“六朝古都”
2023-09-20 14:48:00
向青少年讲“地图上的中国史”
...:人民日报海外版本报电 (王筱卉)近日,《地图上的中国史》青少版全10册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家李不白首部面向青少年的中国古代史通识读物,适合9—15岁中小学生阅读。
2024-08-22 10: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