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全世界都有太监的存在,但在中国的影响最大存续最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9 10:19:00 来源:戏说三国

全世界都有太监的存在,但在中国的影响最大存续最久

所谓“太监”,实际上是被阉割掉外生殖器的男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结束原始社会母系氏族以后,男性成为了全社会的主导。加之,阶级社会中专权意识的影响,处于上层阶级的男性在占有更多女性后,为了防止其他男性染指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群体。

全世界都有太监的存在,但在中国的影响最大存续最久

太监的出现和存续具有普遍性,除了存续最长和影响最大的中国以外,世界其它地区也都出现过太监。比如,古埃及、古罗马、古巴比伦和古印度等地,都曾出现过太监这样的特殊群体。

在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名著《历史》中,就明确记载了太监的历史。早在公元前6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就曾向古巴比伦索要经过阉割的男童,充当自己皇宫内的奴仆。另据美国历史学家魏特夫在《东方专制主义》中记载:

太监在4世纪的拜占庭,已经充分发展并且形成了一种制度。

具体到中国,关于太监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根据已经出土的甲骨文记判断,中国最早出现的太监通常都是战俘或者奴隶,只有将他们阉割后才能为宫廷提供,与嫔妃或者贵妇们接触。

全世界都有太监的存在,但在中国的影响最大存续最久

西周建立以后推行分封制,周王室以及各个诸侯都大兴宫殿,自然需要大量的太监提供宫廷服务。只不过,当时的太监地位尤为卑贱,没有任何地位可言。

周朝八百年结束后,秦始皇嬴政建立起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制中央集权的秦朝,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随着政治事务的不断增多,身处宫廷的太监不仅人数增加了不少,而且权力也得到增强,不再停留于宫廷的饮食起居和其它杂务。

全世界都有太监的存在,但在中国的影响最大存续最久

秦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统治,也为了限制和打压官僚体系,开始赋予了没有社会根基的太监以政治的职能。自此开始,太监拥有了传达诏书、署理公文、监督官员、平衡朝局等职能。

短暂的秦朝结束后,刘邦终于通过楚汉争霸建立起西汉。在建国前后,汉皇室长期倚重于外戚的力量,终于导致了外戚的过分强大,以至于发生了吕氏乱政的现象。

皇族刘氏为了重新夺回权力,开始借助身边的太监打压外戚。在皇权和外戚的博弈中,太监作为一股政治势力真正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当发展到东汉时期,太监已经成为足以抗衡皇权和外戚的第三股力量。

全世界都有太监的存在,但在中国的影响最大存续最久

甚至于,东汉的许多皇帝更迭,竟然被太监所主导,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为祸为乱的朝代。最终,东汉也在皇权、外戚和太监的三方争斗中走向了灭亡。

魏晋南北朝时期,皇权开始对于太监和外戚进行了持续的打压。而且,由于国家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以至于战势不断,具有先天劣势的太监自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隋唐时期,中国再一次进入到了大一统时期。隋朝被唐朝取代后,李氏对太监的约束还算严格,始终没有形成太大的势力,基本上处于循规蹈矩的程度。

随着李氏统治的衰落,特别是安史之乱的发生,唐朝结束了自己的盛世局面。内忧外患之下,太监集团却趁势崛起于朝堂之上,一度还掌控了军权,极大地加速了李唐的灭亡。

五代十国时期,没有一个政权可以稳定长存,走马灯似的不断更迭。期间,虽有少数太监偶尔风光过,但始终都没有真正形成规模和势力。

到了两宋,真正进入到了经济、政治、文化和商业都高度繁荣的时期。开国皇帝赵匡胤自从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后,就尤其提防两类人,第一是武将,第二就是太监。据《宋史》记载:

宋世待宦者甚严。

元朝建立后,继续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所以太监的数量极其有限。而且,这些有限的太监也大都来源于高丽、安南等周边的附属国,根本无法对于朝政事务产生太大的影响。

明朝时期,太监迎来了自己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时期。可以说,明朝的太监虽没有东汉和唐朝那么权势滔天,但造成的危害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

全世界都有太监的存在,但在中国的影响最大存续最久

事实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非常提防太监的,甚至还在宫门悬挂一块铁牌谕令: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朱元璋过世后,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在叛乱过程中,他能依靠的文臣并不是很多,身边的太监无疑成了重要助手。于是,太监集团开始壮大,好在朱棣比较谨慎,并没有引起太监为祸。

等到其子朱高炽和其孙朱瞻基时,尤其是明宣宗朱瞻基,把太监的权位空前放大。他在将“票拟权”下放内阁的同时,也将“批红权”下放给了太监,终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在明英宗朱祁镇时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全世界都有太监的存在,但在中国的影响最大存续最久

土木堡之变后,太监被朝廷当作罪魁祸首予以了严惩。但是,明廷却“按下葫芦起了瓢”,打压太监集团的同时,造成了文官集团的壮大,以东林党为首的势力把持了朝局。

到了明熹宗朱由校时,他极为宠信太监魏忠贤,以至于朝政又被太监集团所控制了。到了崇祯时期,他先是清剿了太监集团,后又开始扶持新的太监集,终于在一系列的内忧外患下结束了明朝的国祚。

全世界都有太监的存在,但在中国的影响最大存续最久

客观讲,太监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产物,必须用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对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3 00:45:5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妃子偷情,看宋徽宗如何处理
...集我国古代法医学知识的大成,对宋及宋以后各朝,乃至全世界的刑侦均产生过积极影响。宋慈在书里提出了审案的五大要素,五听法:就是侦察、审讯案情的人,在侦察、审讯听取他们的供述时,
2024-03-22 08:54:00
乾隆时的大清繁荣昌盛,有他爸爸和爷爷的功劳吗
...准,就是该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乾隆时期的经济状况,在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根据有关记载,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全世界占有1/3的位置,可以说,比现在的美国还要厉害。日本、英国、
2023-05-14 13:29:00
明朝一农民被太监打了,回家就阉了自己儿子送到宫中当太监
...地的官员认识认识。那么一来,互通有无不说,咱大明朝全世界都知道了,声望就大啦!”郑和说:“您有这么大的心胸,我一定给您办好了。”他就着手准备起来。一切准备就绪后,公元1405
2023-05-14 13:50:00
太监:封建制度下的畸形产物与历史作用
...世界历史,这种使用阉割之人作为皇宫中的用人的做法在全世界的封建历史中都有过记载。这种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关于太监最早的记载是在先秦时期。当时的太监被称作为
2023-09-16 13:33:00
他的一生毁誉参半,人品低劣却具有才华,发明领先世界
...虽然没有现在的细腻光滑,但是却因为廉价和方便改写了全世界的历史。造纸术的发明在世界历史上可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被誉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因为廉价便捷很快在社会上就得到了广
2023-06-19 12:51:00
为何明朝皇帝大多表现平庸,却能维持300年统治,寿命超过汉唐?
...么多奇葩皇帝而短命早亡,反而存在了近300年时间,而且存续期间并没有出现王莽篡汉或武周代唐等导致王朝社稷中断的重大政变,堪称是中国除宋朝以外最长寿的汉族政权了。据统计,大明王
2025-02-07 21:54:00
婉容洗澡从来不亲自动手,睡觉为何也不关房门
...1912年的2月12号,这一天溥仪正式宣布退位,这就代表了存续几百年的清王朝就此彻底灭亡,不过根据当时的相关条约规定,末代皇帝溥仪还是可以继续在紫禁城的一部分继续自己的生活的
2023-03-18 13:38:00
宦官机构司礼监独断专行,为何还能存在?
...约而同以“明着禁止、暗处重用”的态度,让司礼监一直存续到王朝灭亡。明朝宦官之祸的源头在立国之初,延续到最后的缘由同样要到大明政权体制建立之初去探寻。1、内阁是皇帝的帮手也是对
2023-01-28 19:12:00
郑和七下西洋的时候,欧美国家是什么发展水平?
...等于现在的印度洋一带。郑和舰队有62艘船,这在当时的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船队的航海技术和航海仪器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般的大小,倒是一直存在巨大的争议。中国人认为郑和的“宝
2023-04-17 10: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炉香火连两岸,一脉相承系宗亲——台湾彰化梁氏宗亲返乡谒祖
11月16日,南安翔云迎来台湾彰化县秀水乡的梁朝钦等41位宗亲返乡谒祖。“300多年前,弘丙公怀揣着对生计的期盼,从泉州蚶江港出发
2025-11-17 16:59:00
细品林黛玉魁夺菊花诗
《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插图曹雪芹先生虽是以小说家的身份而广为人知,但他还有一个重要身份:诗人。诗人曹雪芹来写小说《红楼梦》
2025-11-17 18:21:00
“陈陈相因”,出自《史记》,言太仓陈粮叠积竟溢仓外。身为普通读者,我深深偏爱青年作家陈陈相因的作品。她的创作,是冬日老墙缝里冒的新芽——根还缠着往昔的黄土
2025-11-17 18:22:00
文化不灭 国家永存——《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出版发行
今年10月,故宫博物院第五任院长、“故宫学”首倡人郑欣淼历时四年撰写的新著《国家记忆:故宫文物南迁史》,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
2025-11-17 21:50:00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