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文|微史解读
编辑|微史解读
先后20次登上春晚,被誉为“春晚钉子户”。
和搭档——蔡明在17年的大年三十,用精心准备的节目,贴近生活的小品,让全球华人捧腹大笑。
可自从2010年卖完土豆后,昔日好友突然散伙。
再一次出现,蔡明身边的搭档,就从高大英俊的郭达,换成了潘子牌浓缩精华。
不禁让人好奇,从家喻户晓到无人问津,他经历了什么?
01 第一次登上春晚
铁路工人,割猪草、给猪挑粪、喂食。
相较于如今吃穿不愁、有学上的15岁孩子,郭达的15岁,却早已被满身伤痕,臭烘烘的猪圈折磨得苦不堪言。
是广播的相伴,才为他枯燥的生活添了一丝乐趣。
那一年,恰逢上海戏剧学院招生。
浓厚的兴趣,让郭达果断报了名,本来也没抱什么希望,可通知书的到来却让他心慌起来。
缺口的碗、碟,衣服上的补丁,郭达实在不知道怎么开这个口。
直到母亲不经意发现了这个秘密。
她掏空家当也要支持的决心,不希望给人生留下遗憾的鼓励,让郭达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
想是这么想的,做也是这么做的。
从不迟到地表演课,名列前茅的成绩。
学校里的郭达是老师眼里的优秀学生,可被分配到陕西话剧院后,却因为新人的身份,遭受无数冷嘲热讽。
就连主演的身份,也被人半路截了胡。
话剧《于无声处》
那一肚子委屈,让郭达伤心了一阵子,也激发了他的斗志。
十年沉淀,三十多台话剧。
让他从舞台边缘,坐稳了“台柱子”的位置,用实力打脸所有不看好他的人。
如果不是陈佩斯的出现,或许他会是当地知名的话剧演员。
可小品的诱惑,观众哈哈大笑的场景,却牢牢印在了郭达的脑海中,向往二字让他逐渐向喜剧、小品看齐。
直到1987年,才有了圆梦的机会。
眼看着春节就要来了,导演忙着筹备第五届的春晚。
一位男演员的突然缺席,让小品《产房门前》不能正常排练,导演组的工作人员急得嘴角直冒泡。
而舞台经验丰富的郭达,就被圈中好友推到了台前。
上场之前,没有人看好。
毕竟他们要的是专业小品演员,可郭达在此之前演都没演过,演“垮”的几率很大。
可大家担心的事情,却始终没有发生。
舞台上的郭达,俨然一个在产房前苦苦等待的丈夫,举手投足都是戏。
尤其是得知生儿子愿望落空时那句:春芳呀,你这是对咱家最沉重的打击!
虽然是他临时加上去的台词,但却成了小品的点睛之笔。
在那个宣扬计划生育政策的年代,郭达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反面教材”。
而贴近生活的话题,让郭达一夜之间尝到了爆红的滋味。
优秀的表现,让郭达在第二年,再次出现在春晚舞台,一样收获了无数观众的掌声。
郭达、石富宽春晚小品《清官难断家务事》
本以为带着浓浓陕西风味的小品,是春晚舞台上的一大亮点,不出意外的话,郭达会让这个辉煌一直持续下去。
可人生哪有一帆风顺?
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掐断了他前进的道路。
02 赵、郭之争
那时,连上两年春晚的郭达,对作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本子改了一遍又一遍,却始终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团队觉得,完成任务要紧,质量上可以稍微降低一点。
可郭达认为,哪怕是不参加今年的春晚,也不能拿着有瑕疵的作品糊弄观众。
对艺术的洁癖,让还在上升期的他,错过了人生中三次重要的发展机会。
也就是这一年,开创了“铁林民间艺术团”的赵本山,有幸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小品《相亲》让他成功走红,在之后的两年里,他成了观众眼中的常客,从未有过缺席。
赵本山、黄晓娟合作小品《相亲》
虽然赵本山的小品,在今天依旧存在争议,被有的人称为“俗流文化”,上不了台面。
但是却掩盖不了,他把二人转这门艺术发扬光大的事实。
那几年,观众掐着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等着赵本山出场,甚至还有人表示:如果没有赵本山,春晚都看不下去了。
反观早两年出名的郭达,却因为缺席二字,逐渐被遗忘在角落,连名字也很少被人提起。
赵本山、范伟、高秀敏合作小品《卖拐》
一个事业正当红,一个过气无人识。
两人的位置,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两个都是语言类的小品节目,春晚导演自然是要好好比对一番,为观众挑出一个更好的。
有对比,就会有输赢。
接连几年,郭达创作出来的本子经常被拒。
即便如此,郭达也从未放弃过这条路,他希望有一天带着自己的新作品重回舞台,是蔡明出现,让他看到了希望。
第一次登上春晚时,身在后台的他,和她隔着几米距离。
可陌生感却让两人,从头到尾没说过一句话,直到1993年经人介绍后,才熟悉了起来。
不谋而合的见解,让两人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1993年,一个名为《黄土坡》的小品,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此后的郭达文思如泉涌,似乎不会有瓶颈期。
直至今日,他们的“越洋电话、机器人趣话、时髦老爹、过年”等小品,依旧是经典中的经典。
有人说是蔡明成就了郭达,也有人说是郭达成就了蔡明。
可实际上,他们是互相扶持、彼此成就,两人的关系也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
不管谁离开了谁,都不可能再续往日辉煌。
观众也为这对相伴17年的黄金搭档,起了一个CP名叫“蔡不离郭”。
可以说,郭达和蔡明,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然而众人没想到的是,有一天霸屏春晚多年的组合突然散伙。
2010年之后,郭达就结束了和蔡明近二十年的合作关系,再也没有上过春晚。
有人说郭达蔡明闹掰了?也有人说郭达被春晚淘汰了?
一时间,关于郭达“消失”的原因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
郭达、蔡明合作小品《家有毕业生》
03 被春晚淘汰?
眼看着昔日好友,无缘无故遭到非议,蔡明实在看不下去了,在采访中说出了真相。
年轻时,没日没夜地干活,不规律的工作和压力,早已让他伤了身体。
就连排练小品的时候,也会出现头晕等症状。
有时也会听到一些不好的声音,这让他心里本就紧绷的一根弦彻底断开。
有时夜深人静的晚上,也会落下委屈的泪水。
老搭档的一番透露,让关注郭达的人发现,这些年的他,并不如舞台上那样光鲜亮丽。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缓和跟儿子之间的关系。
前几年,因为排练节目,郭达已经好几年没在家过春节了,回到家孩子连抱都不让抱了。
身体的不堪重负,儿子的疏离,让他陷入了两难境地。
当痛苦的情绪,达到一个临界点,郭达才找到了蔡明。
他告诉她,自己年纪大了,也不想承受那么大的压力,叮嘱她趁早物色一个搭档合作。
简单的一句话,郭达的眼里却噙满了泪水,蔡明知道,那是一种不舍的情绪。
不舍得这个舞台,不舍得观众,不舍得蔡明这个好搭档、好知己。
可是,他真的累了。
“年纪大了,总是要退下来的”
一个人的创作能力,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该较真的时候较真,该撤退的时候撤退,这样才能保留舞台上的最后一丝体面。
虽然郭达没再演过小品,可是在影视和话剧领域,却一直有他的身影。
早在2005年,他就开始尝试电影这一行。
比如,借驴痛骂翻译官的憨厚农民。
电影《举起手来》剧照
比如,独自一人把女儿拉扯大的退休工人老胡。
蔡明、郭达电视剧《眼花缭乱》
退出春晚的那一年,他还出演了一部喜剧电影。
虽然大部分角色都是“绿叶”,但是这并不代表郭达的演技不够,这一点,也是业内人士公认的。
之前,郭达和宋丹丹、濮存昕,两位实力演员合作话剧《白鹿原》时,不仅没有压戏的情况,还得到了业内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
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演了上百场。
每每有剧本,他都会再三斟酌,找一些戏份不多的角色。
或许有人会想,谁会嫌自己太出名呢?
郭达也可以接戏份多的角色,让观众看看他的真实水平,可他不想这样。
只想过过戏瘾的同时,让自己的晚年时光多一丝乐趣。
结语
如今68岁的郭达,身体状况也是直线下降。
在之前公开的视频中,斑白的两鬓、眼角皱纹。是肉眼可见地老了许多。
虽然离开春晚后,郭达名气大不如从前。
也有人问他,看着参加综艺、坐在评委席上、依旧大红大紫的蔡明,有没有后悔过当初的决定?
但是他的回答只有三个字:不后悔。
虽然失去了名利,但是却有了大把的时间陪伴妻子和儿子,弥补那段被忽视了的亲情。
屏幕前的你,又看过郭达的哪一个小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4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