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
媒体融合时代如何做精做优电视时政新闻
□ 马鞍山广播电视台 张国文
时政新闻,是人们了解时政活动、热点事件、政策法规、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电视时政新闻不同程度显现出传播形式单一、话语老旧、贴近不够等问题,传播影响力逐渐下降。与此同时,具有传播效率高、传播范围广、传播影响力强等特点的融媒体逐渐成为了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对传统媒体造成了较大的冲击。
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地市级广电台在坚守意识形态属性、公共服务属性的基础上,如何整合有效媒介资源、新闻生产要素,做精做优时政新闻,值得重视。
电视时政新闻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媒体融合时代的电视时政新闻,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一方面,传统电视新闻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下降明显;另一方面,广电媒体仍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维持栏目的正常运转。与此同时,电视时政新闻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采编方式陈旧。电视时政新闻采编仍以传统方式为主,习惯用以往既定框架进行报道和编辑。时政新闻基本采用审定的新闻通稿,以政务活动为主要内容,与民生关联并不直接紧密,对受众的吸引力不强,实际新闻价值难以充分体现。
内容缺乏特色。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时政新闻报道正不断尝试创新,比如说进行二次加工,改成适合全媒传播的样式;推出《主播说新闻》新媒体产品,拉近主持人和观众的心理距离。但新闻内容仍以对各种会议内容的解读和对领导讲话的记录为主,这些内容缺乏独特性,观众缺乏兴趣和热情,容易产生疲劳感。
人才培养乏力。新闻记者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创新整体业务,才能用过硬的实力应对融媒体时代的挑战。人才培养不力,梯队建设乏力,内容创新自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深度挖掘不足。报道时政新闻时,记者往往更多地关注新闻标题的呈现以及对新闻内容表层意义的解读,缺乏对新闻内涵的理解。这样就弱化了新闻传播价值,无法发挥时政新闻应有的作用。
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时政新闻的破题之道
在媒体融合时代,时政新闻的传播策略更需要与时俱进,要根据不同平台和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做到把握政治方向高站位、体现专业素养高质量、锤炼采编队伍高要求、推进媒体融合高水平。
坚持内容为王,加强优质内容生产。要打破“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改变时政新闻话语老旧、手法单一、贴近不够的局面。在具体实践中,可“软”做时政新闻,将重大主题日常化、生活化。时政新闻在报道中可以凝练主题出发点,找准人物故事点,寻求读者情感共鸣点,创新时政报道模式,满足受众多样化的新闻信息需求,让时政新闻报道更接地气、更聚人气。
借势新兴媒体,矩阵发力欣欣向“融”。基于融媒体发展理念,时政新闻要增强传播力,就必须充分利用媒体矩阵,促进传播平台的多元化发展,使时政新闻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如今,时政新闻在新媒体的传播,习惯于等大屏播出新闻后进行拆条、推送,标题和内容都没有做太大的改动,传播效果并不理想。移动端优先要求电视时政新闻必须改变这一现状,摒弃重大屏轻小屏的做法,从记者的主观意识,到各个平台的协作,在流程设计上畅通渠道。新媒体编辑要真正成为电视时政新闻报道团队的一部分,从选题策划到后期制作全程深度介入报道。在报道策划阶段,新媒体编辑就要提前了解时政活动的主要议程,整合背景资料,收集相关视频,设计产品创意思路,这样才是让时政新闻出彩的最优选择。此外,要做好“加减法”,通过采编力量的倾斜,加强时政新闻的传播力。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采编职业素养。引进人才要精准,建议“不拘一格引人才”,引进成熟人才,或者柔性引才,讲究实用,即引即用。培养人才要精细,营造重视人才的氛围,切实执行好人才培养方案,如导师带徒制,不要流于形式;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在重大活动中大胆启用年轻同事,让他们在实战中快速成长;要推行“大练兵”常态化,全面促进采编播人员做强主业,顺应媒体融合大潮。考核力度要加强,要用制度管人、以本领服人、看业绩用人,在良性竞争中养成敬业精神,守住职业操守。
总之,在媒体融合时代,电视时政新闻以及传统媒体新闻产品,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确保传统媒体时政新闻报道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稳定的专业水准,保持固有的权威性、导向性,为群众提供详细的政策宣传和权威的解读。要主动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创新报道内容手法,拓宽传播渠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以守正促创新,以创新强守正,不断增强时政新闻在舆论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0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