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克莱登大学”被扒个底儿掉,“洋院士”不应止于神话塌方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15 11:31:00 来源:上游新闻

1947年,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首次出版,随即引发轰动。在这部讽刺小说中,主人公方鸿渐留洋海外,“四年中倒换了三所大学”“随便听了几门功课,兴趣颇广,但心得全无”“夸夸其谈外一无所有”。在父亲和丈人的威逼下,方鸿渐只好从一个在美国的爱尔兰人那里购买了一张“克莱登大学”的假博士文凭,从此以“洋博士”的身份踏上了回国之旅,并谋到了一份大学教职。

名著之所以不朽,是因为它总能跨过时间照进现实。近日,“花几十万元就能买到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一事引发热议。随后中国科协公开表态,称“各部门不应为投机者捧场站台”,“院士们”的喜讯随即在网络上逐渐消失。

随着新闻媒体的跟进调查,欧洲自然科学院出品的“洋院士”闹了网络笑话,围绕这个话题的评论也铺天盖地。对这类装潢门面的头衔,舆论也是冷嘲热讽。问题是,否定明显滑稽的现象容易,要从滑稽现象中发掘出深层次的东西,并不容易。

“洋院士”走红,在于先得到了供职单位的认可。单位“背书”,支撑起“洋院士”证书交易市场的红火。“洋院士”多了,他们就成了和两院院士平行存在的另一类“同行”。当两个空间的院士各行其是时,“洋院士”自然成为公开活动的“平行院士”。如果这个群体足够庞大,说不一定哪天,这样的“平行院士”还能掀起更大的风浪。

两院院士是经过几十年的学术修炼,在某个学科领域做出有目共睹的贡献后,才有可能获得的认可。与此相反,一夜成名的“洋院士”,个个都是神话级的无名人士,一纸外来的身份证书,就让他们“院士”起来。这样的神话能够成为现实,才是最值得深思的。

“洋院士”成为新闻,在于这样的身份证书来得过于魔幻,魔幻到连德国同行都不知道这样的机构和这样的高阶荣誉。魔幻的东西都有神话性质。关于神话,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曾下过定义:"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我国两院院士的人数不多,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一辈子都没机会见过院士。在教育领域,有院士的高校也不在多数。物以稀为贵,由于院士属于稀缺资源,有些高校引不来院士,看到本校教师拿来个“洋院士”身份证明,出于对院士的渴望,也就借助想象征服了“自然力”。这里所说的“自然力”,无非是本校产生不了院士,借着欧洲自然科学院这个“院士梯子”,征服了本校产生不了院士的“自然力”。正是想象和形象化的院士身份证书,“解决了”某些高校和企业没有院士的“空白”。

如果不是这些“洋院士”不甘寂寞,如果不是认可“洋院士”的单位公开宣传报道此事,他们的神话原本可以继续下去,让更多渴望进阶院士行列而不得的那些阔教授、阔企业家们挥金如土,采购一张“洋院士”身份证明。

只可惜,新闻报道是刺破神话的利器,一下子把想象中形象化的东西打回原形。 “洋院士”群体集体陨落,这样的塌方,网友调侃“国内短时间内‘痛失’多位‘院士’”。塌方的实质,无非是“洋院士”的神话失去了想象的空间。

任何神话都是认知鸿沟造成的。避免形形色色的“洋院士”像方鸿渐那样滥竽充数,关键在于堵住给“洋院士”颁发合法证明的可能。一旦洋证书失去了派场,关于院士的想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洋院士”的神话也就不会给舆论添乱了。

特约评论员 刘海明(作者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编辑:龙春晖责编:李洋审核:陈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3年狄拉克奖揭晓:美国四位物理学家获奖,对弦理论作出贡献
...希金斯物理学教授和普林斯顿理论科学中心主任伊戈尔·克莱巴诺夫(Igor Klebanov)、美国斯坦福大学理查德·赫歇尔·韦兰(Richard Herschel Weilan
2023-08-09 14:13:00
武大校友解决克莱森重排反应关键难题,实现催化剂的循环再生
...篇论文之所以能登上 Science 主要是因为:首先,它解决了克莱森重排反应中的关键化学问题,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其次,我们在二氮杂磷烯催化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武汉大学
2024-03-26 10:57:00
百家融媒重庆行丨吸引院士“打飞的”指导 揭秘科学城隧道建设的三大亮点
...质条件复杂:沿线地形起伏,发育有18条断层;存在冒顶塌方、涌水突泥等潜在隐患,是全线控制性重难点工程。不仅如此,该项目与7条铁路相交,其中现有3条运营铁路隧道,下穿井西线铁路
2023-05-29 22:48:00
盘古开天地,人类发展早期没有超自然力
...来,洞穴就成了人类早期生活的家园。但是洞穴又很容易塌方,毕竟太坚硬的岩石,人类砍砸不出洞穴。而容易砍砸出的洞穴,又不坚固,容易垮塌。所以就希望有个盘古这样的神人,用双手就能把
2023-08-12 17:09:00
纪念土壤学家侯光炯院士诞辰120周年 西南大学上演《大地之子》
...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在西南大学已故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前夜,西南大学档案馆以一场根据侯光炯真实事迹创作的情景剧《大地之子》,深切缅怀这
2025-05-08 21:21:00
40万可当选?“洋院士”疯狂扩招!
...告知“目前比较敏感,这个时候别申请,过段时间”。“克莱登”式院士为何有市场?争议之下,有网友用“克莱登”式院士和方鸿渐代指“洋院士”。外籍院士都是山寨院士吗?“克莱登”式院士
2024-05-15 22:34:00
每天让七八百辆单车利利整整站成排 几乎全年无休的她日行2万步打底儿
...百辆单车利利整整站成排 几乎全年无休的她日行2万步打底儿 扫码查看专题现实中,我们身边有很多女性,她们靠努力、汗水和辛勤的工作赢得尊敬。如今,共享单车成为市民短途出行不可或
2023-03-08 03:34:00
《猎人克莱文》超长片段曝光 漫威杀神血洗黑帮刀刀索命
...业联合出品,最具原始冲击力的动作犯罪电影——《猎人克莱文》定档12月14日同步北美,全国影院上映!影片释出超长原片片段,片段中克莱文似漫威杀神降临,不仅单挑黑帮兽牙索命刀刀飙
2024-12-04 16:18:00
克莱夫是生是死?外媒提议为《最终幻想16》出续作
...模糊。经历了与阿尔蒂玛的决战和最终母水晶的毁灭后,克莱夫·罗斯菲尔德被留在沙滩上,失去了一只手臂。关于他是否存活的问题仍旧悬而未决。与此同时,吉尔在星空下的静谧时刻,以及片尾
2025-05-26 16: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