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国有“虎狼之国”之称,是如何得来的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14 14:49:00 来源:戏说三国

周平王东迁之时,曾封秦襄公为诸侯,列国之中,秦应该是最年轻的诸侯国。它地处西北,远离中原,封闭偏僻,发展始终落后于他国。

从公元前770年正式立国,至战国中期,秦始终被中原各国,甚至地处江汉的楚国瞧不起,视其为蛮夷,秦穆公时,有过一段辉煌,但很快秦国再次湮没在西方,悄无声息。

秦国有“虎狼之国”之称,是如何得来的呢?

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在秦孝公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短短数十年,被山东六国贯以“虎狼之国”的恶称。

其中的原因何在呢?

利字当头,秦卒不畏死

商鞅变法中,核心的部分就是军功赏爵,实行二十等爵制,分别是:公士、上造、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少良造)、大上造(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通侯)。

秦国士兵每斩获一个敌人的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公士),赏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爵位越高,而敌人的首级就是论功行赏的证据。

这种打破阶层限制,为底层平民,甚至奴仆提供翻身机会的制度,自然会激发千千万万想改变自己命运的普通人的斗志与激情,毕竟谁都想过好日子,谁都想改变自己的穷根与穷命,由此“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史记.商鞅传》)。

秦国有“虎狼之国”之称,是如何得来的呢?

战场之上,据《战国策.韩策》载:

“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夫秦卒之与山东之卒也,犹孟贲之与怯夫也;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也。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山东诸国士兵,身披甲胄来应战,秦兵却扔掉甲胄,赤裸上身冲锋杀敌,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夹着俘虏,拼命向敌人发动进攻,直至击败敌人。秦军与山东诸国士兵相比,就好像是勇士孟贲对懦夫一样;以重兵相压,就好像用大力士乌获对付小婴儿一般。用乌获和孟贲这样的勇士,攻打不服的弱小国家,相当于把千钧之力施加在鸟蛋上,鸟蛋一定会成为齑粉。

我们可以想见,当年山东六国的士卒,在战场见到视死如归的秦兵时,面对的不是数万敌人,而是数万头猛兽,他们所有的斗志与抵抗很快会土崩瓦解,整个人都处于崩溃的状态。

正如《荀子.议兵篇》所说: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齐技击士、魏之武卒,皆是当时天下劲旅,但在秦军面前,还不是对手。

秦国有“虎狼之国”之称,是如何得来的呢?

秦军东出,接二连三地与山东六国开战,鲜有败绩,战果简直令人咋舌:

公元前318年,魏、赵、韩、燕、齐五国联军攻秦,秦派左庶长樗里疾击败联军,斩首八万。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大战,秦军斩楚首八万人,并俘获楚军大将屈匄及列侯执珪者七十余人。公元前293年,秦韩魏伊阙之战,斩首韩魏联军二十四万。公元前274年,秦破韩赵魏联军于华阳,斩首溺死联军十五万。公元前265年,秦攻韩,斩首五万。公元前261年,秦大破赵军于长平,坑杀赵卒四十五万。

仅《史记》中所载,在50多年间,秦军斩敌一百多万,由此,列国谈秦色变。

战力强,满血爆棚,杀气重,是为“虎狼之国”。

不要以为秦人仅有蛮夫之力,其实,在与列国交往中,秦国相当讲究策略,从张仪的连横之术,到范雎的“远交近攻”,无不充满着智慧与务实灵活的精神。

在这些对外的交往中,秦国往往不按规矩出牌,不按套路打拳。

我们都知道“春秋无义战”,战国也一样。

拼实力,讲谋略,在当时列国间是通行的做法,为天下所认可。

彼时,列国皆进行变法:齐有邹忌变法,魏有李悝变法,楚有吴起变法,韩有申不害变法。

“变国不法古,治世不一道”,改变旧秩序,旧制度,都无可厚非,但东方六国还遵守着基本的诚信标准。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路也。”,“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然而,这些条条框框的东西,对秦人并没有什么影响。

商鞅伐魏,诈俘敌将,换河西之地

公元前341年,魏国惨败于马陵,主将庞涓自杀,秦孝公趁魏国国力尚未恢复,派商鞅率军出击,不知商鞅是不想浪费资源呢,还是对初出茅庐的秦新军不是太有信心,甫一见面,商鞅便使出诈术:哄骗对方将领公子卬,到大营中见面,说是叙旧,谈会盟之事。

“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公子卬欣然前往,却不料落入商鞅圈套,被对方轻而易举地抓了俘虏。而后,商鞅又以此为要挟,大破魏军。

这是秦国第一次使诈。

张仪使楚,允诺土地,开空头支票

公元前312年,秦欲伐齐,但齐楚同盟,单打独斗,秦国没有胜算,若齐楚两国联盟对抗秦国,则秦国力不能支。于是,秦国想方设法破坏齐楚联盟。

楚怀王是个贪婪且短视的家伙,张仪出使楚国,游说楚怀王:

“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於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尽管有谋士陈轸劝阻,楚怀王依然对张仪的承诺深信不疑。

为了天上掉下来的六百里商於土地,楚怀王毫不犹豫地与齐国断交,然后美滋滋地派人去接收土地。

秦国有“虎狼之国”之称,是如何得来的呢?

张仪异常狡猾,故意从马车上摔下,装做受伤的样子,三个月都不露面。

楚国使者等得焦虑,向楚怀王通报情况,我们这位楚王,愚蠢透顶,他认为秦国觉得楚国是假意与齐国断交,为了表示诚意,楚怀王又派勇士到宋国,面对齐国方向,大骂齐王。

这下,齐楚两国正式断交,齐国转而与秦结盟。

张仪见目的达到,这才露头与楚使者相见,脸都不红地说,愿将自己的封邑六里献给楚国。

楚怀王闻讯大怒,立刻发兵攻秦,前后两次攻秦,却被秦军打得大败,损兵十余万。

这是秦国第二次使诈。

怀王愚蠢,再次上当,被囚异乡

公元前299年,秦昭王三十年,秦又给楚下套:秦昭王表示愿意与楚怀王在武关会盟,归还所占楚国的八座城池,并签定友好条约,结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楚怀王见到秦国书信后,犹豫不决,令尹昭雎劝楚怀王千万不要去赴约,原因很简单,秦国不可靠。这时候,楚怀王的坑爹儿子公子兰却力劝其父赴秦。

结果,这回楚国吃大亏了,楚怀王进入武关,就被秦人软禁起来,困在咸阳,秦国威逼楚怀王割让巫、黔中两郡。

怀王宁死不屈,多少显示出一位大国国君的气节。

楚怀王被困秦国三年多,最终客死秦国。

这是秦国第三次使诈。

而到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在列国争斗的舞台上,占据了完全的主动,拥有了绝对的优势。

秦国有“虎狼之国”之称,是如何得来的呢?

“虎狼之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绰号,对于秦国来说,强大的国力,是其成虎成狼的关键,从初封秦地,到战国中期,五百余年,数十位君王的奋斗,把贫弱之国,建成令他国侧目的强盛大国,秦人,付出的太多太多;对于山东六国来说,“虎狼之国”四个字,充满着对秦国深深的恐惧,这种恐惧,是在不断地对垒较量中积聚起来的,是在时间的推移中积攒起来的。战国中后期,秦国如旭日东升,而六国却如斜阳西坠。

一个大一统的时代,即将以不可阻挡之势,降临九州大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国和楚国是春秋战国出了名的相爱相杀
...,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我们是盟过誓的兄弟之国啊,你们太子杀我重臣不辞而别,我才会出兵攻打楚国。我们是儿女亲家,因这种事关系恶化,我想与你再次在武关结盟,这是我的心愿
2024-06-06 11:08:00
反秦斗士屈 原本有机会控制秦国,为何失败了
...是当时立场最坚定的一名反秦斗士,他所说的秦国是虎狼之国至今仍被不少史学家引用。事实上,从后来历史的发展来看,屈,原的这个判断是完全准确的,最终秦国吞并了所有国家,这就是虎狼之
2024-06-11 10:13:00
商鞅之死:秦国崛起的助推器
...仅仅只是与齐国对峙的又一个大国,而是实力强劲的虎狼之国,齐国都需要挟持韩国和魏国才能勉强与之抗衡,但无力阻止。而商鞅也是在秦孝公死后被旧贵族势力所杀。当时是公元前338年秦孝
2023-12-27 14:42:00
张仪用六百里地骗楚 怀王、楚 怀王为什么还真的相信了
...还可以把秦国的女子嫁给您作姬妾,秦楚两国相约为兄弟之国。如此一来,既能削弱齐国,又能使秦国获益,没有比这个计策更好的了。”听了秦国使臣张仪这么一说,又是割地,又是献姬妾的,楚
2024-06-28 14:45:00
聊聊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顷襄王
...雎说:“大王不要去,只发动军队固守城池就好。秦国像虎狼一样,不可相信,有吞并诸侯的野心。”楚怀王的儿子、熊横的弟弟子兰劝楚怀王去,说:“怎么能拒绝秦王的好心!”于是楚怀王前往
2024-06-28 18:48:00
如何解压,诸侯们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呢
...如鲁国的季孙氏后来就在费地自立为君,成为鲁国的国中之国,这些国家的国君们所能采取的办法就是沉默,,以消化来自外部的压力,能够不参加对外作战就不参加,能够减少外交活动就尽量减少
2023-10-27 20:13:00
为何楚威王一生以恢复楚庄王时代的霸业为志业
...,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楚威王对苏秦说:“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
2024-06-28 14:41:00
秦惠王死后,张仪为何没落得商鞅那样的下场
...和张仪二人,二人以其出色的政治才能,帮助秦国在虎狼之国中脱颖而出,但是二人的结局却截然不同,一人被五马分尸,一人却得以安享晚年,回归故土,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这几点原因。一心
2024-09-29 14:11:00
六国联军合纵伐秦首战失利,为何第二战却能打进函谷关?
...定在传统大国齐国身上,希望齐国带他们一起抵御秦国的虎狼之师。公元前298年,秦国展开了对楚国的灭国之战,齐国国相孟尝君认为这是攻打秦国的最好时机,于是联合楚国以外其它中原国家
2023-05-22 11:5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