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麒麟区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气神,狠抓经济社会发展——
稳步开局 质效提升
麒麟区加快曲靖省域副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 供图
国风市集。 供图
今年大年初一,麒麟区举办“千人舞麒麟”活动。 本报通讯员 陈秋毅 摄
本报记者 博达
当下,走进曲靖市麒麟区,处处呈现出发展的澎湃动力和活力。为推进麒麟区高质量发展,麒麟区委、区政府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精气神,保持拼的姿态、紧的状态、实的常态,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年一季度,麒麟区绿色能源、“三农”、文旅、城市等领域发展蒸蒸日上,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经济发展实现了“开门红”。
绿色经济不断壮大
麒麟区现有风力发电场6个,风电装机容量41.31万千瓦,建成光伏发电站4个,光伏发电装机容量59.69万千瓦。
近年来,麒麟区先后引进多家新能源企业建设风力、光伏发电项目,通过“风电+”“光伏+”等模式,延伸出“绿色+”相关配套产业,不仅成功将荒山坡地变成“金山银山”,还探索出一地多产的绿色高效生态产业发展新路。
2023年4月下旬,信义55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的麒麟区关旗营100MW、杨家村2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及麒麟区南头山100MW、班庄150MW“光伏发电+农业”4个项目陆续启动全面建设。2023年12月29日,信义55万千瓦4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全部建成并网发电,其中南头山100MW“光伏+农业”项目于去年7月15日建成并网,该项目从启动到完工仅用时60天,彰显出“曲靖速度”,为曲靖打造“世界光伏之都”注入了“绿色动力”。
为利用好这4个项目,茨营镇和珠街街道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光伏+种植”“光伏+养殖”“光伏+蚕桑”等农光互补产业模式,打造具有现代农业特征的“板下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茨营镇与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发展“光伏+迷迭香”“光伏+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现已投资600余万元,流转土地500亩,发展光伏板下迷迭香种植200亩、白芨种植300亩,群众每年每亩可获得500元的二次托管收益。珠街街道积极探索“光伏+养殖”发展模式,在光伏板下计划种植菌草2000亩、养殖黑山羊4000只,预计每年带动群众增收400余万元。
2024年1至2月,麒麟区域内总发电量33584.89万千瓦时、产值8456万元。其中信义光伏电站发电12315.85万千瓦时、产值3523万元;大唐风电发电7485.68万千瓦时、产值1735万元;龙源风电场发电量11008.28万千瓦时、产值2616万元;丰晟五台山风电场发电量2775.08万千瓦时、产值582万元,绿色经济已成为麒麟区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文旅经济活力十足
今年3月,麒麟区东山镇万亩高山杜鹃竞相怒放,盛开如画,吸引省内外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
为期9天的东山杜鹃花文化旅游周共接待赏花游客5.4万余人次,当地农户摆摊设点,售卖地方特色美食和农副产品,餐饮营业收入共计37.8万元。
与此同时,麒麟区拓展“花期之内、花区之外”的经验,今年1至3月,麒麟区共接待国内游客741.0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1.72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6.74%、13.34%。
做活文旅经济,麒麟区提出了新方案,走出了新路子。
2023年以来,麒麟区依托“全国避暑旅游目的地”“云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金字招牌,深挖气候等资源优势,以避暑旅居“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破题,节会为媒、赛事赋能,创新推出以“清凉麒麟·乐不思暑”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节,倾力打造“清凉麒麟”优势品牌,成功举办“清凉麒麟”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吸引了川渝等省外游客40余万人次到麒麟避暑度假。
为满足避暑游客消费需求,麒麟区推出旅游精品线路、旅游咨询服务、住宿餐饮优惠折扣、办理爱心公交卡等十项服务保障举措。据统计,2023年6至9月,全区接待游客830.8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1.82亿元。
今年初,麒麟区委、区政府以“310”工程为抓手,重点聚焦“两大提升”,落实“十项行动”及19项重点工程,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及避暑经济专项行动。今年以来,成功组织开展元旦跨年音乐节、“麒麟献瑞 国泰民安”春节文化系列活动、东山杜鹃花文化旅游周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赏花踏春活动,开发爨戏、爨宴、爨文化周边产品及土陶文创等20余种文旅产品,持续增强文旅经济发展后劲。
依托良好的气候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麒麟区今年以“季季有主题、月月有赛事、周周有活动”为抓手,将举办玫瑰之约狂欢节、荷花节、龙舟赛、开窑节、美食节等30余项节会赛事活动。同时,结合“美丽乡村”“绿美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品牌旅游乡村、旅游休闲街区及夜间文化旅游消费聚集区,引导群众开展旅游创业就业,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经济提质增效
近年来,麒麟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抓手,多途径、多形式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麒麟区东山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种植特色经济作物,布局万寿菊2500亩、辣椒8000亩以及烤烟33110亩的“黄红绿”三色产业。谷雨初晴,正是春耕好时节。近日,记者走进撒基格村万寿菊育苗基地,村民们正忙着育苗。撒基格村党总支书记李勇岗介绍,种植万寿菊成本低、效益
高。村里引进万寿菊种植已经有3年多,今年计划种植1000亩,预计每亩收益可达3500至4000元。
走进石头寨村辣椒育苗基地,成片的辣椒苗长势喜人,一棵棵绿油油的辣椒幼苗在盘穴里整齐排列着,生机勃勃。“从辣椒育苗到移栽再到成熟采摘、收购,都是自己完成的,到栽种和采摘的时候,我们还会找附近的村民来帮忙,这些年种植辣椒效益高,大家都愿意种。”麒麟区东山兴农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王粉说。
在长河村烤烟集中育苗基地,一排排育苗棚整齐排列,烟叶技术员组织10余名群众对烟苗进行补苗、匀苗等管护工作。长河村委会副主任尹楠皓介绍,今年长河村计划种植烤烟9260亩、育苗37040盘,共有烤烟种植户313户。据悉,东山镇今年计划种植烤烟33110亩、收购烟叶8.85万担,预计收入可达1.6亿元。
城市经济亮点频现
位于曲靖老街打油巷的漫山茶馆,环境古朴清幽,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在这里不仅能品茗聊天、观赏庭院剧表演,还能参加不定期举办的文化沙龙活动。”漫山茶馆主人赵曼介绍。麒麟区寥廓街道充分利用老街四合院的特色结构风貌,引入非遗体验、手工文创、私厨书咖等新兴业态60余家,打造糖行街、诸葛巷等文旅融合示范街区,年接待游客量达10万余人次,营收2000余万元。
每逢节假日,“美食音乐节”“星光集市”等活动就在曲靖218广场等商业综合体轮番登场,吸引大量市民及游客前来体验、消费。近年来,寥廓街道充分发挥地处曲靖市商业中心、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以寥廓南路为轴线,先后打造雄业218、汇泰新天地、亚龙广场等“15分钟时尚消费圈”,与周边“15分钟便民生活圈”“15分钟品质文化圈”联动,让居民体验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广场负责人介绍,商圈联盟通过各商圈优势业态互补、人气资源共享,让各种商业资源连点成片、组团发展,强化了中心城区商圈区域辐射和带动功能。
寥廓街道聚焦时尚消费热点和美好生活需求,全面盘活闲置资源,先后打造了国风市集、龙潭市井等新型综合商业街区,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日均客流量可达2万余人次,日均营业收入50余万元,有效促进了城市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点燃了曲靖中心城区消费新热点。
漫步在越州镇爨氏故里风情街,露天烧烤、特色毛驴肉、小黄牛等美食让人垂涎三尺;带有爨文化和农耕底蕴的特色民居让人流连忘返;商业街西侧的农特产品店里,带有乡土风情的土特产吸引游客纷纷驻足。
越州镇爨氏故里风情街项目规划面积15360平方米,总投资750万元,于2023年8月开街投入使用。项目以两条老街为主体进行提升改造,新建商品百货区、传统美食区、休闲娱乐区,有小吃美食、小酒馆、休闲茶楼、土特产店等诸多餐饮娱乐设施和休闲场地,通过植入古越州沿革、越州八景、爨文化、潦浒陶瓷文化、农耕文化,打造引领越州文化旅游和休闲消费的新地标。
风情街的人气,给社区带来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仅摊位管理费每年便有16
万元,商户租金实现翻番。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麒麟区南市夜街流光溢彩、人潮涌动。这是麒麟区益宁街道充分利用花柯社区闲置集体土地引摊入市,激发夜间市场消费新动能的一个场景。
据了解,为彻底根治以路为市自发形成的龙泉路“跳蚤”市场,益宁街道从2018年10月起,先后投资1300余万元,建成占地40亩,有600余个摊位、28个集装箱门店的南市夜街,植入天壶、聚宝盆、百花盆等“网红”项目,打造了一个集烧烤、美食、服装、花卉、生活用品、休闲娱乐、文化活动于一体的特色商业业态,成为曲靖市最火爆的夜市之一。
“南市夜街人流量大,周边服装店、咖啡馆、陶艺馆、文创室、酒店民宿等休闲娱乐场所和创意文化业态店铺越来越多,也给周边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益宁街道花柯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史竹青介绍。
益宁街道坚持“强城、兴产、聚人”的发展思路,围绕群众“医学康、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不断盘活优势资源,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经济保障体系,激活市场潜力,聚集商机人气发展夜间经济新业态,把客流量转化为消费体量、经济增量。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今年以来,麒麟区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多维度开展企业服务提质工程,大力实施“梧桐树工程”。
“王姓居民小组入口太窄了,我们的施工车辆进不来,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不久前,滇中好运物流企业来到建宁街道麻黄社区的“家门口”企业服务点反映企业施工存在的问题。社区在了解情况后,启动“书记吹哨”程序,联合街道城市管理服务中心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帮助企业解决了问题,让企业顺利进场施工。
以“保姆式服务”全面参与,为每一个入驻企业成立工作专班,确定专人联络、专人跟踪服务,坚持现场办公现场解决问题;以“兄弟式服务”增进感情,常态化与企业保持联系,翔实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及投资动态,做到政策送上门,投资审批“一站式”服务,确保项目从招商引资到建成投产都提供全方位服务;以“娘家式”服务保障后勤,对落户企业设立跟踪服务台账,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投资商积极创造方便条件,以优质的服务拴心留人,这是建宁街道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
华胜公司是麻黄社区的一家汽车维修企业,为做好公司消防安全工作,公司计划新增消防栓,可接水管取水的难题困扰着公司。服务点的企业服务人员开展上门服务的过程中了解到情况后,将问题反馈到街道,街道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到企业查看消防栓设置位置、周边水管管网布局等情况,与企业现场商议确定了取水方案,不仅及时解决了企业的难题,还为企业节约了资金。
持续提升服务质效,真正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建宁街道正致力把“好服务”转化为营商发展的新能量,推动辖区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7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