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收割稻谷庆丰收 增长见识乐成长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24 07: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

晚报小记者到青秀山开展研学实践

收割稻谷庆丰收 增长见识乐成长

收割稻谷庆丰收 增长见识乐成长

◀小记者抱着劳动成果开心地笑了

收割稻谷庆丰收 增长见识乐成长

科普老师给小记者讲解收割稻谷的方法

收割稻谷庆丰收 增长见识乐成长

◀小记者学习摔打脱粒

收割稻谷庆丰收 增长见识乐成长

◀小记者学习了解稻谷相关知识

收割稻谷庆丰收 增长见识乐成长

▶小记者认真体验收割稻谷

■本报记者刘明艳

在青秀山东盟友谊园草坪区域,巨幅丰收稻浪景观美不胜收。约1万株水稻打造成“青秀山logo”字样,并在其中设置蜿蜒曲折的路径,让游人穿梭在稻田中感受自然气息,共享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带来了沉浸式迷宫体验感。10月15日,南宁晚报小记者团40余名小记者前往青秀山开展研学实践,感受丰收的喜悦。高度达2米的巨型水稻,让小记者们啧啧称奇,同时小记者也体会了袁隆平爷爷“禾下乘凉梦”的景象。

当天,小记者们不仅体验了收割稻谷,了解了水稻知识,同时也增长了农耕见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记者们的收获吧!

研学实践,收获满满■小记者潘宇宸 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在中国悠长的农耕文明发展史中,“五谷”代表之一的水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主食,更是中华文明演变和发展的重要见证。水稻是如何成为我们盘中餐的呢?10月15日,我跟随南宁晚报小记者团来到青秀山参加“稻作文化体验”实践活动,和小伙伴们一起了解稻作文化的悠久历史。

当天,在青秀山科普老师莫莫老师的带领下,小记者一行来到东盟友谊园大草坪的水稻种植园区,一股稻香扑鼻而来,给人清新又舒爽的感觉。放眼望去,翠绿的稻叶在阳光的照耀下随风摇曳,好像一个漂亮的舞者在优雅跳舞。水稻比我还高,密密麻麻列队站齐,还能给我们遮阴乘凉呢。通过莫莫老师的讲解,我们了解到水稻是怎么来的、水稻有哪些分类、中国的杂交水稻是如何诞生的。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稻有多个种类。按谷壳颜色分,可分为紫叶稻和白叶稻等;按稻谷种类分,可分为籼稻、粳稻和糯稻三类。

在给大脑“充电”后,接下来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稻谷收割环节。老师将我们分为几个小组,轮流参与收割实践。我原本以为收割很难,轮到我上场了,在老师耐心指导下,挥动镰刀割下去,就可收割一大把水稻,太有成就感了!这让我真切感受到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之情。

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学习了袁隆平爷爷等科学家刻苦钻研杂交水稻的顽强精神,还在这个金灿灿的秋天体验到收割的乐趣,受益匪浅。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拿着一大袋稻谷满载而归,心里乐滋滋的。今后,我要做一个珍惜粮食、爱护生态环境的好少年。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小记者韦婷婷 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二实验小学

你割过水稻吗?会给水稻脱粒吗?自己收割的稻米吃起来是不是更加香甜呢?10月15日,我跟随南宁晚报小记者团前往青秀山,体验了收割稻谷的乐趣。

当天的活动,我最期待的环节便是割稻谷。收割活动开始,老师组织我们玩个游戏。游戏规则是:把巨型稻割下来之后脱粒、包装,最后称重,看谁的收获最多。在热切的等待中,终于轮到我去割稻谷了。我首先把镰刀架在巨型稻底下靠近根部的地方,然后把巨型稻往后收拢,再把镰刀猛地一拉,一把巨型稻就割下来了。看看其他同学,要么是稻谷割不下来,要么是割下来的稻谷三三两两地掉落在地上,我知道我的方法对了。接着,我如法炮制,不一会儿,一大捧巨型稻就收割完成。我以为割稻谷已经是最难的环节了,可接下来的脱粒环节更不简单。由于没有脱粒机,我们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摔打脱粒。摔打脱粒既费力又费脑,我跟小组成员不断探索,为了不让摔打的稻谷“逃”出我们收集稻米的毯子,我们开动脑筋,不断实践,最终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脱粒任务。

脱粒完成后,我浑身是汗,腰酸手疼。此时,我深刻体会到,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今后我们要好好珍惜粮食,不能浪费粮食!

努力付出,收获喜悦■小记者农涛宇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佛子岭校区

想知道我们平时吃到的大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南宁晚报小记者团到青秀山东盟友谊园体验收割稻谷的乐趣和丰收的喜悦吧!

秋天的东盟友谊园的稻田,像穿上了金灿灿的衣服,微风吹来,金色的稻穗像波浪一般此起彼伏。

实践开始了,大家在老师的指导下抡起镰刀开始收割。我左手握住一把稻子,右手挥舞镰刀,一刀下去,稻子就离开了它的根,不一会儿就割下一大片。我抱着那堆稻谷,脸上绽开喜悦的笑容,像一个胜利的战士。遗憾的是,我们今天没有体验到脱粒机给稻穗脱粒,只能采取最原始的方法将稻子里的稻穗取出,用摔打的方法进行脱粒。这个方法可真不容易呀,用力过大,稻谷会跳出垫子,反之稻谷又不能从稻穗上脱下。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收集到一小袋稻谷。拿起一粒,轻轻把它剥开,白色的米粒像一个小小的白娃娃一下子就露了出来。我要把它们带回家煮成香甜的米饭!

我捧着手里的一袋白花花的稻米,思绪万千。它让我想到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袁隆平爷爷为了实现他的“禾下乘凉梦”,废寝忘食地研究,终于努力付出收获丰收的喜悦。而这一粒粒金黄的稻谷,也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的劳动果实,每一粒都来之不易,真是如古诗所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后,我也要珍惜粮食,自觉践行“光盘行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记者化身“小小农夫”体验稻谷收割乐趣
...美景?农民伯伯又是如何收割稻谷的?5月28日上午,南国小记者们走进海口市琼山福稻核心种植基地,参与琼山福稻节开镰仪式,下农田亲身体验稻田写生的惬意和稻谷收割的乐趣,零距离感受
2023-05-29 20:43:00
脚踏福地 割稻子也有大学问
...别说孩子们了,我们大人都很高兴。”10月27日,20名合报小记者在家长的陪同下走进包河区大圩镇沈福村,化身“小农人”,拿起镰刀割稻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农耕体验课。“岗前”培训割
2023-11-03 01:14:00
探秘温州粮仓 感受科技储粮
本文转自:温州日报本报小记者走进温州市粮食产业集团探秘温州粮仓 感受科技储粮小记者在平房仓体验平粮工作,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小记者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走进大米加工厂,了解“一粒
2023-10-18 14:20:00
读万遍“粒粒皆辛苦”,不如下田来体悟
...:南湖晚报读万遍“粒粒皆辛苦”,不如下田来体悟科学小记者农科院学“稻”理,感受“一粒米”的力量 N晚报记者 居郦 沈虹阳 摄影 朱炯读万遍“粒粒皆辛苦”,不如下田来体悟
2023-07-15 07:04:00
玉报小记者团160余名新成员“持证上岗”
本文转自:玉溪日报玉报小记者团160余名新成员“持证上岗”入团首日活动丰富多彩新成员领到小记者证。模拟采访。 制作窝窝头。认识不同种类的粮食。 10月14日,玉溪日报小记
2023-10-24 00:44:00
...激发爱家乡的热情,发现自然之美,10月22日,铜陵日报小记者工作室组织开展“稻谷满满喜丰收,劳动实践乐成长”农事体验活动,组织市长江路小学校园小记者走进铜官区西湖镇横塘乡村生
2023-10-27 10:14:00
本周末相约沈福 一起遇“稻”秋天
...草亲近,与稻海为邻,10月28日上午,我们将招募30名合报小记者化身稻田里的采稻人,来到大圩镇沈福村,走进沈福村的“一分地”项目,大家一起收福稻。这个秋天,跟我们一起面朝稻浪
2023-10-26 00:13:00
粮食质监中心参观记
...们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学会爱惜粮食,10月14日,玉报小记者团带领我们到玉溪市粮食质量监测中心参观学习。在去往目的地的路上,我兴奋不已,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到粮食质监中心。到了粮
2023-10-24 00:43:00
...苦”的道理。节约粮食,从你我做起!市长江路小学校园小记者 吴沐子指导教师 汪立群
2023-10-27 10:14: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