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看看中国阿姨最近可太出息了:
好莱坞翻拍《你好李焕英》,全世界都要知道李女士了!
那个离家出走自驾游的50岁阿姨苏敏,故事也即将被拍成电影。
一边是中国阿姨走上舞台、走向世界,另一边,“阿姨”这个称呼还在被人嫌弃。
就前几天刚上热搜,在海底捞,一个14岁女生叫服务员阿姨被无视,因为觉得叫老了。
由此还引发了一轮讨论:30岁应该被叫阿姨吗?
这个年龄差能不能叫阿姨,大家各有见解。但羊想说的是,为啥女孩们这么排斥被叫阿姨?只有做未成年人才开心?
说到底,还是女性的年龄焦虑、容貌焦虑、各种焦虑。
因为阿姨是变老、变丑、没有性魅力、老妈子、脾气差、嫉妒年轻女孩等各种贬义词的化身,谁沾谁晦气。
但羊想说,这些偏见太过时太落后,真的辱姨了,今天咱就来开开眼:中国阿姨的精神状态领先我们100年!
中国阿姨都进化到哪一步了?
在网上稍微搜下,关于中老年女性的,全是坏事,“大妈”变成一个恶毒的形容词,展开说就是蠢又坏又爱占便宜。
羊看得气死,今天就来给阿姨正正名。
先给大家看看阿姨们的生命力,活跃在各个地方,勇于尝试、热爱生活,浅浅露一手,都是绝技。
在健身房里试了试举杠铃,轻松举起。给大学生们看破防了,连夜逃离现场。
公园里戴着墨镜打架子鼓,坐在那儿就气势如虹,论潇洒还得看大姨。
想学啥就学啥,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刘学英阿姨59岁拿到摩托车驾照,62岁已经自驾机车打卡半个中国,一年两万公里。这体魄这执行力!
而且阿姨们真的是自洽又通透。
没有容貌焦虑,姐妹们,只要有丝巾,哪里都是舞台,旁若无人拍美照、发抖音。
也不搞雌竞,大家都是美姐、美亲,大大方方点美赞,夸人没有瓶颈期,情绪价值拉满。
感情这块儿更人间清醒,不恋爱脑,好多中老年单身女人根本不想再婚,一眼就看破了老头的算盘,不就是想找人洗衣做饭伺候自己吗?
找老头就是找负担,咱不上两回当。
真有想找个伴儿的,也不听男人扯东扯西放烟雾弹了,咱就抓核心,搞利索点儿。
坦坦荡荡谈钱,而且是见过世面、不好糊弄的那种。
阿姨:以后生活能给我啥保障呢?
老头:3000块钱都归你管,够不够?
阿姨:不够。
直接问人有彩礼没,男的委婉说:“这好像够呛。”
阿姨:“没钱谁跟你过呀?”
无性婚姻那更不可能:“功能要有,用不用是我的事。”
而且阿姨们年轻时受过苦、淋了雨,现在还给别人撑伞,从需要保护的弱者,变成保护别人的人,善良又仗义。
保洁阿姨挺身而出,为女孩挡恶狗,这种事都不是一次两次了。
怕小姑娘吃不饱,食堂阿姨偷偷开小灶加肉。网友们超有共鸣:“我人生中得到的许多善意,都来自阿姨们。”
娜扎坐地铁,有人说她像哪个明星,旁边的阿姨们虽然没认出她,但都帮她说话:“一定要像人家明星干嘛?自己有自己的味道。”这是什么大女主发言!
之前网上的“宛瑜文学”不是火过一阵子吗?还说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后来大家冷静下来,发现可能是有钱的人先享受世界。
不是每个人都有宛瑜的出身家境,但没关系,每个女孩都会变成阿姨的,阿姨们的精神内核,比宛瑜独立自由多了。
中国女性的自由
从丧失性魅力开始
很神奇,成为阿姨,竟然是中国女孩走向自由的开始。
原因更神奇。阿姨这个词,原本意味着丧失性魅力,是对中老年女性的恶意。
结果中国阿姨去性别化、去性价值后,反倒得以摆脱男凝,一老永逸,松弛了、自由了。
首先是身体上绝经,子宫终于不再是社会资源,虎视眈眈的人都散了,婚恋规训、生育规训自动失效。
而且更年期还有一个名字,叫“第二春”。其实就是说在更年期,女性的荷尔蒙水平会回到青春期前。
《第二性》中也解释过:“在许多女人身上,内分泌的平衡重新建立,于是女人从女性的奴役中解放出来。”
再也没有激素在身体里乱撞了,肚子不痛不爆痘,情绪稳定不发疯,日本女诗人伊藤比吕美为此专门写了一本《闭经记》,欢快地说:
“活了六十年第一次感到这么轻松。各位欧巴桑,人生长着呢!”
最重要的是,阿姨们到这个岁数,精神上也想开了。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国内老年人的离婚率跟30年前相比,翻了一番,其中三分之二由女性提出。
其实就是不想将就了。大半生做女儿、做妻子、做妈妈,无止境地付出、奉献,照顾体谅了所有人,唯独自己的需求,没人关注。
和小姨们的前半生出走不同,大姨们的夕阳红觉醒里,都是血泪史:直到所有的价值都被榨取干净,才有空间为自己活。
就像自驾游阿姨苏敏,小时候是“长姐如母”,结婚了又要赚钱又要给丈夫做饭,做了外婆又帮女儿带孩子,该交的卷都交完,才离家出走。
活到现在,终于有人拿她当主角了,要拍电影,结果电影名叫《亲爱的妈妈》。
好歹毒的名字。她就是为了逃脱婚姻、家庭、母职的束缚,才自驾去寻找自我,谁能想到出走半生,回来又变成了母亲。
对比之下大家发现,《你好李焕英》的名字取得可太好了。
为苏敏阿姨不平,大家干脆给电影改名:《你好苏敏》《寻找苏敏》《我是苏敏》《我想做苏敏》。
呼声特别高的一个,叫《把名字还给她》。直到变成阿姨,她们才找回自己的姓名。
成为阿姨
是最适合中国女孩体质的自由
波伏娃说:“女性生活的目的就是成为一个欲望对象,当她变老和变丑时,她就失去了社会分配给她的位置:她变成了一个激发厌恶甚至恐惧的畸形。”
换句话讲,有些舆论之所以污名化阿姨,是因为从她们身上占不到便宜了。
就像游戏世界里的NPC某天有了自主意识,曾经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当燃料,突然就厌烦了,管你想要什么,老娘不伺候了。
而且当阿姨们开始把精力花在自己身上,才发现,她们怎么这么聪明能干啊。
比如清洁工阿姨王柳云,前半生be like:
辍学、创业、打工、种地、结婚、养娃、被前夫家暴骗钱。幸好前夫车祸去世,“虽然车没了,但是好在老公也没了。”然后二婚、盖房、还债。
等到女儿长大,阿姨也来到后半生,想改变下活法,从此就像开了挂:
52岁去福建学画,54岁北漂做保洁,边扫厕所边画画,58岁出版两本书,画火人更火。
河北阿姨赵会革,小学没毕业、农村妇女,就跟着书和电影自学,在田间地头跳霹雳舞,现在水平可以收徒。
结婚时婆家穷、欠债、公公生病,没心思跳舞,丈夫也反对:“谁跟你似的一天又蹦又跳的。”
50岁,她捡起爱好、想跳就跳,随便在网上发发,已经是个快30万粉丝的大网红了。
很难讲,要是阿姨们年轻时有时间、有机会、有平台,得牛成什么样?
虽然阿姨们找到了自我,活得也比以前更精彩,但其实面对的恶意只会更多,丈夫会说她们不安分,身边人不会承认这是一种成功。
她也依然不会得到一句抱歉,但她不在乎了。
这样看来,成为阿姨才是最适合中国女孩的自由。阿姨是一种精神:不好惹、不忍耐、不内耗、爱谁谁,不再期待被爱,不必被人认可,关注自己的需求。
中国阿姨突然的自我来得晚了点,却足以启发所有年轻女孩:
不要怕变老,不要怕做自己,不要怕被父权社会的那一套价值标准遗弃。
面对各种束缚规训,该下桌下桌,该掀桌掀桌,祝大家早日拥有中国阿姨的精神内核,过上自由人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0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