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高考结束,考生和家长们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然而,随着招录大幕的开启,五花八门的“陷阱”开始粉墨登场,考生和家长还需擦亮眼睛,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为避免广大考生和家长上当受骗,6月10日,太原网警为大家揭秘五类常见的高考后诈骗套路,希望大家提高警惕,守护好自己的权益。
“提前查分”骗局
套路揭秘: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长和考生急切想知道成绩的心理,群发短信,声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网址链接。家长和考生一旦点开网址,将可能被植入木马软件,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甚至银行卡信息被盗取。还有的不法分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付费查询分数。
警方提醒:所有考试成绩均由官方统一发布,不存在“提前查分”渠道。请勿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保护好个人隐私信息,切勿轻信不明来源的查分信息。
“补录名额”诈骗
套路揭秘:部分不法分子冒充学校招生老师或中介,以“补录”“扩招”“预留名额”为名,要求家长缴纳高额费用,承诺可帮助孩子进入理想学校,实则骗钱。
警方提醒:所有招生录取均通过正规流程进行,凡是以“缴费换名额”为由索要转账的,均为诈骗。请通过学校官网或电话核实信息。
“志愿填报AI神器”骗局
套路揭秘:一些机构推出所谓“志愿填报AI助手”“大数据推荐院校”服务,收取高额费用,声称可以“精准匹配分数+专业偏好”,误导家长盲目信任算法,忽略孩子的实际情况。
警方提醒:志愿填报应结合兴趣、分数、政策综合判断,参考官方发布的指南,不能完全依赖所谓“AI神器”。同时注意甄别机构资质,警惕高价“保过”服务,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
“奖学金”钓鱼骗局
套路揭秘:骗子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谎称考生获得“国家助学金”“专项奖学金”,借邮件、短信等方式,要求学生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信息用于发放奖金,进而实施盗刷。或者要求先支付手续费,才能获得“奖学金”。
警方提醒:所有奖学金、助学金发放均需经过严格审核流程,由学校官方渠道发放,不会通过电话索要个人信息。如遇类似情况,请立即报警或向学校老师求证。
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局
套路揭秘:不法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或者发送录取短信,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账号,以此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长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查询渠道进行录取信息验证,避免上当受骗。
警方提示:
1.不轻信:凡是自称“有门路”“有关系”“内部操作”的,一律不信。
2.不透露:不随意泄露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手机号、银行卡等敏感信息。
3.不转账:未经核实的身份和网址,一律不转账、不扫码。
4.及时报警: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拨打110报警,并保留相关证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0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