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开封包公祠景区:斯人已远去 独留清风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6 21:49:00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池里军 曹东方)“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是包拯晚年为子孙后代制定的家训,突出廉洁警示,既针对时弊,又告诫子孙,既直白又严厉。充分体现了包拯清正不阿,传承良好家风的可贵品质。”开封包公祠景区工作人员江学茹介绍说。

开封包公祠景区:斯人已远去 独留清风在

10月5日,十一国庆假期即将结束,但前来包公祠瞻仰包公的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开封包公祠位于风景如画的包公湖西畔,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坐落其间,凝重典雅、气势恢宏。行走其间,既能领略到北宋建筑风格的宏伟壮观,又不乏江南园林的清新雅致。包公祠以史料典籍、碑刻、拓片、书画等方式展示了包公的生平及政绩,大殿内的包公铜像正襟危坐、身着蟒袍冠带,一手扶椅,一手握拳,极其引人注目,一身浩然正气,令人敬仰。

开封包公祠景区:斯人已远去 独留清风在

江学茹介绍说,包公在开封任职长达15 年,改革弊政,造福于民。改革诉讼制度,维护社会治安,整改惠民河河道,是包拯在开封任职期间最重要的三大功绩。除此之外,包拯在开封主职谏台时,弹劾谏言,五年半共弹劾了61 位官员,勇斗贪官污吏,轰动朝野。公元1062 年,包拯积劳成疾,病逝于开封,仁宗皇帝停朝一日,以示哀悼,并赐谥号“孝肃公”。

开封包公祠景区:斯人已远去 独留清风在

千百年来,包公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丰碑。开封府内有一块石碑,叫做《开封府题名记》。记录了北宋开封府183位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寇准、范仲淹、欧阳修等列于其上。然而,包龙图之名,却寻不到痕迹,唯见一枚坑痕。

开封包公祠景区:斯人已远去 独留清风在

原来,是敬仰包拯的后人忍不住去触摸这位青天的名字,天长日久,形成一道深深的指痕印。

斯人已远去 独留清风在,时间在变,不变的是一代代的开封人对包公的敬仰。凝结在包公身上忠、孝、廉的优秀道德品质,对后世产生的影响绵延不绝。新乡游客耿子琪说:“之前在影视剧里,我了解到了很多包公的文化,所以呢,就想趁着国庆佳节出来转转,跟着家人来到开封,来到包公祠,来了解一下包公他的廉政精神,也是想学习学习,回家也可以给姥爷姥姥讲一下包公他的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7 0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女子在开封包公祠痛哭,景区暂停开放? 当地回应:开封府和包公祠都正常开放,闭园的是合肥包公园
都市快报讯 昨天(3月16日),有网友报料称:包公祠不让进了,白来一趟。没有提前通知,说是维修,临时暂停,也没有通知什么时候可以去,怀疑是受哭包公的事情影响。3月10日,网传一名
2024-03-17 19:13:00
...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依托开封府和包公祠,大力挖掘包公文化内涵。多年来,开封市先后组织开展了开封合肥包公文化双城活动、中国开封海峡两岸包公文化论坛、包公司法文
2024-05-10 06:55:00
“五一”小长假首日,合肥徽园、包公园改造升级后免费开放
...免费入园但不能免预约、免检票。中午12点半,记者看到包公祠入口的景区服务中心预约门票处,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由于五一假期内游客数量骤增,目前最火爆的包公
2024-05-01 19:18:00
...及他们的儿子、儿媳及长孙的遗骨。1987年,遗骨移葬至包公祠旁,按宋制修建,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以“孝肃”概括包拯的一生,可谓经典。包拯始以“孝”闻于州闾。考中进士后,怜惜
2023-07-28 03:36:00
合肥包公园焕新 汉服嘉年华上演“国潮”盛宴
...感受安徽文创魅力。4月26日现场揭牌的包公奏议馆,由原包公祠内的包公蜡像馆改造而成,通过AR、AI数字人、CAVE剧场和裸眼3D等科技手段,采用现代科技与真实史料相结合的方式
2025-04-26 21:17:00
走!去合肥包公园听一场古风音乐
...传统舞乐,并与国潮电音融合。10月4日、5日、7日上午,包公祠至浮庄水域将上演水上演艺。以包河水上画舫为舞台,陆续推出“侠骨柔情”“戏里乾坤”“民风俚韵”三大主题演出,还会随
2025-10-02 13:56:00
...游客关注。包拯担任知府的开封府和为纪念包拯而建造的包公祠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包公文化景点,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近日,记者获悉,鼓楼区为向市民、游客普及包公的廉洁故事和精神
2023-10-08 01:09:00
社会大课堂精彩多
...公真的是大黑脸吗?”抱着这样的疑问,孩子们首先来到包公祠的正殿,其内立着一座巨大的包公塑像,他一手执笏、一手握笔,古铜色的脸庞上浓眉长髯,神情端庄严肃。看着眼前的“包大人”,
2023-12-22 00:42:00
包公文化跨海越洋走向世界 “我从包公家乡来”2024大型融媒体采访团在泉州举办座谈会
...私一身正气,走进了中国人的心里。他去过合肥,参观了包公祠和包公园,对合肥大力发扬包公文化记忆深刻。“肥东非常重视文化宣传,通过各种方法吸引外地游客,来了解包公文化。”他说,这
2024-05-16 14: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