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健康防护,不要跟着网络舆论跑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6 08:5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平凉日报

□本报记者秦玉龙

以前平凉人见面问候“吃了吗?”如今见面问候“阳了吗?”这种现象说明,绝大多数人都阳过了。虽然阳的症状表现不一,轻重不同,但大家对于如何预防阳,或阳了之后吃啥药,怎么恢复,依然很关注。于是,朋友圈或网络社交媒体,是大家获取相关信息的首选渠道之一。

记者在网民活跃度最高的微信朋友圈和抖音上搜索相关信息发现,来自官方的权威信息占比并不高,大多数是自媒体发布的各类信息。如最早的莲花清瘟卖断货,到前段时间抢购黄桃罐头,到近期蒙脱石散“热销”,信息源基本上都是出自一些自媒体。《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每过一段时间,网上流传的各种涉疫谣言都会“更新换代”,他们有的是故意歪解、虚构防疫政策,有的是打着科学的幌子进行伪科普。因为和疫情相关,这些谣言很容易迅速吸引眼球,获得大量关注和转发,误导公众,导致不少人因此产生疑惑、焦虑、恐慌等情绪。

前不久,微信安全中心公布了2022年朋友圈流传最广的十大谣言,其中多条与疫情有关,比如“采样棉签”上有毒、疫情期间每天可领取补贴、千金藤泡水喝可预防新冠病毒等。这些虚假信息和谣言,普通人很难甄别,因而在朋友圈、家庭群转发量极高。

近期,网络上关于新冠病毒XBB.1.5的传言很多,尤其是互联网平台流传一张截图称,目前在我国流行的毒株都是XBB.1.5的弟弟,XBB.1.5主攻心脑血管,并会引发拉肚子,建议公众准备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补液盐、益生菌等。上海辟谣平台表示,该截图夸大了XBB.1.5的致病性,而且不排除别有用心者借此推销产品。已有多名医生提醒,不要随意服用截图里所称的蒙脱石散、诺氟沙星等药物。

经常刷抖音的人都知道,例如“新冠退烧偏方——黄豆煮水喝”“艾叶和艾条熏烟可以消灭新冠病毒”“发烧时千万不能吃的食物,包括鸡蛋、牛奶”等。上述内容先后被权威媒体和医学专家辟谣,但仍然有不明真相的群众,在朋友圈或家庭群里转发这些不实信息。

法治网舆情中心曾对高热涉疫网络谣言进行舆情分析,发现社交平台成为涉疫谣言“培养皿”,多数涉疫谣言来源于社交平台,主要通过聊天群、朋友圈、公众号、视频号等方式扩散,其中聊天群和朋友圈为传播主阵地。这是因为“强关系”社交圈具有私密性、封闭性、集聚性等特质,熟人关系链传播的私密性,使得信息生产、转发的过程难以被追踪,同时谣言可信度和转发量大大增加,进而实现跨群、跨平台传播。此外,各类短视频平台成为网络谣言新的“策源地”,短视频拥有的在场感和真实性增加了谣言的说服力,常常误导公众信以为真。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他的不少朋友和家人,都觉得随手转发这些信息可以提醒更多人,是一种正能量行为,即使是假的也不会给他人造成什么损失,结果自己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让谣言范围扩大的传播者。

你要问了:他们为啥要编造谣言,编造谣言对他们有啥好处?公安部网安局曾对此揭秘指出,造谣者发布的内容下方或留言评论区,都会有广告插入。流量广告主曝光和点击量越多,收益就会越多。也就是说,你的每一次点击,造谣者都能赚钱。

打击治理涉疫谣言,相关部门一直在行动。记者发现,用户通过搜索“疫情”或者抖音主页切换到“抗疫”专栏,就能进入抖音的防疫辟谣专区,查看相关知识;在百度以“新冠”“疫情”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时,还会出现辟谣专区和全国防疫热搜榜,给用户更科学的指引。

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内容等信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司法解释也规定,对编造虚假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网络上散布,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近期,多地发布了依法打击整治涉疫情网络谣言的通告,并查处了多起涉疫谣言案件。事实表明,只有让这些谣言生产者付出法律代价,才能遏制谣言在网络上大范围传播。

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在城市烟火气渐浓的风景中,我们能看到几乎人人都戴着口罩,这就是三年防控留下的显著效应,这是好事,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也是对他人健康负责的表现。在我们这座西北五线城市,自放开以后,除了工作和购买生活物资外出,大部分的人都老老实实呆在家里,这有利于更好地阻断疫情的传播。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别让谣言带偏我们健康防护的“正确姿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12: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汝南警方开展“打击网络谣言 网警在行动”宣传活动
...展依法打击和综合治理网络谣言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环境,引导更多家庭了解网络安全风险,携手共建和谐绿色健康的网络空间。编审:王娟娟
2023-07-21 09:33:00
...信息。该谣言严重误导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严重破坏网络舆论环境。相关部门及时清理谣言、惩治造谣行为,有效规范了网络公共空间秩序。安全是享受互联网红利的前提。近些年来,随着相关治理
2023-11-24 17:52:00
...够“耸人听闻”,一些甚至传得有鼻子有眼,很容易获得舆论的关注。但是,假的就是假的,谣言就是谣言,故意造谣、传谣,终将付出法律代价。相关谣言发布者均被依法处罚,再度给全社会敲响
2023-06-22 09:06:00
...明星谈个恋爱,到底是能成就一段甜蜜佳话,还是会掉进舆论的大漩涡呢?张碧晨和华晨宇这两位歌手,本来在音乐舞台上那是闪闪发光,结果因为他俩这段复杂的感情事儿,被舆论的大浪给卷进去
2025-03-26 16:17:00
...间的迫切期待,也释放出强烈信号:虚假信息不容放任,舆论生态必须净化。据统计,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79.7%。不知从何时起,街头的大爷大妈刷短视频津
2025-08-01 00:20:00
遏制科普类谣言亟须专业和法治双拳齐下
...国提交《关于强化食品安全谣言整治力度,塑造风清气正舆论环境的提案》,建议加大对食品领域不实信息、顽固谣言的科普宣传力度和清理整治力度,进而探索建立多部门协同的谣言治理体系。孙
2024-03-26 00:23:00
...要平台日均短视频更新量近8000万。网络既是工具,也是舆论放大器。相比于文字,短视频的体验感更好,煽动力更强,既带来便利,也让舆情变得纷繁复杂。当前,互联网舆论场就存在着这种
2024-03-31 06:43:00
向人民报告|单县公安组织召开“打击整治网络谣言”新闻发布会
...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全力营造健康、和谐、文明的网络舆论环境。为有效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单县公安不仅通过新闻发布会和系列宣传活动提升了公众的认知与防范意识,还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
2024-11-29 10:30:00
...的网络谣言都是一种信息污染,占用公共资源,使得网络舆论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比如今年春节假期,“秦朗丢作业”曾占据多个热搜榜单,众多自媒体竞相跟进炒作,衍生出多
2024-04-14 07:19: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2025年褪黑素十大品牌综合评测:科学助眠与神经修复产品排名与深度推荐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受睡眠障碍困扰的人群比例正逐年攀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快速入睡”的短期解决方案
2025-10-09 10:28:00
科学抗衰新纪元!2025年度十大NAD+补充产品推荐与选购指南
随着生命科学的研究不断深入,衰老不再被视为一个模糊、不可抗拒的自然过程,而是可以在细胞和分子层面被认知、测量并干预的生物学现象
2025-10-09 10:30:00
双节赖氨酸热销款闭眼入,孩子长高增高挑食选它
家长群里常能看到 “花几百块买的儿童赖氨酸,孩子吃半年没长高还喊胃不舒服” 的吐槽。市面上儿童赖氨酸品牌超 150 个
2025-10-09 10:31:00
假期不宅家丨莫负好“食”光!这个假期,我和河北美食有个“约会”→
8月13日,沧州市民在0317火锅鸡正达店就餐。河北日报记者董昌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个假期一定要专门留一天给美食走出家门
2025-10-08 08:30:00
今日寒露,健康养生注意这些→
大河网讯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天气由凉转寒,露水渐浓,昼夜温差增大。此时养生应注重“防燥、保暖”,以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
2025-10-08 21:07:00
今天8时41分,福州正式进入……
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今天8时41分,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
2025-10-08 09:37:00
本草茶饮飘香武当,健康理念“圈粉”中外游客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柴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武当山景区内外,数家以“本草茶饮”为特色的体验店,以其独特的健康理念与清新口感
2025-10-07 17:40: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介入治疗技术怎么样?
宫颈癌作为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其防治工作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手术与放化疗之外,微创、精准的介入治疗
2025-10-07 18:04:00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中西汇通,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观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西方医学虽然占据主流地位,但中医药学在肿瘤防治领域的独特价值与临床潜力,仍有待深入挖掘。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
2025-10-07 18:05:00
素颜霜选对不浪费!五大高性价比品牌,学生党也能入
在日常美妆护理中,众多女性正受困于素颜霜选择难题:早八通勤想快速提亮却怕假面感;敏感肌换季泛红时,既想遮盖瑕疵又担忧成分刺激
2025-10-07 18:05:00
痔疮膏怎么选?2025年痔疮护理膏7款权威推荐:细分场景精准适配
《2025 中国肛周健康消费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痔疮患病人群突破 6.1 亿,25-50 岁群体占比 85%,细分场景痛点显著
2025-10-06 23:03:00
四川友谊医院:为不同病情患者制定更贴合实情的诊疗方案
针对肺癌、宫颈癌治疗“分期不同、需求各异”的痛点,四川友谊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依托多学科协作、尖端设备与个性化方案
2025-10-06 23:04:00
津力达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助力糖尿病的“防”与“控”
近年来,随着全球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攀升,中医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2024年12月31日发布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明确推荐津力达颗粒用于2型糖尿病的防治
2025-10-06 23:06:00
节日餐桌鲜味足 时令蔬菜扎堆上市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养生美味上餐桌、“药食同源”受青睐、火锅食材花样多。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厦门各种秋季时令蔬菜丰富“菜篮子”
2025-10-06 08:50:00
节日饮食“三注意” 吃得开心又健康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国庆中秋佳节,正是亲朋好友欢聚好时光。无论外出就餐还是居家团聚,市疾控中心提醒:节日饮食“三注意”
2025-10-05 08: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