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胃肠道炎性肉芽性疾病,至今其原因不明,可能与感染、免疫、遗传存在一定关系。该病主要累及小肠和结肠,贯穿肠壁各层引起透壁性炎症,导致慢性腹痛、腹泻、便血等表现,同时也可以出现皮肤、关节、肝脏、肾脏等肠道外表现,影响患者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对患者身心健康及其家庭经济负担带来严重影响。此病以青少年发病为主,80%的儿童患者多在10岁-18岁之间。目前尚无法治愈,可能会终身反复发作,因此,控制疾病并维持缓解状态是目前治疗的主要目的。
初步了解这个病之后,我们先静静聆听一位患者的心声。
我是一位确诊克罗恩病快五年的患者,记得十二岁那年,一顿年夜饭后我持续腹痛长达半年,全家人为我的病焦头烂额,我的妈妈毅然决然带我来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25天后我被确诊为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这个词语是我第一次听见,我对它一无所知,也从未想过它将长长久久地伴随我,也是因为它,让我的生活发生了转变。
曾经的我无辣不欢,当医生告诉我要忌口的时候,我的心凉了半截,当得知我得一直忌口的时候,我的心全凉了。除此之外,每天还得吃药,还要定期复查。那时候的我非常不理解,为什么上天要给我开这么大一个玩笑,为什么它偏偏选择了我。
那时候,我的父母为了因疾病消瘦到52斤的我默默忍受着种种,面对这个病魔时,他们倾尽一切地为我治病,面对我的坏情绪时,他们总是给予包容,面对我的沮丧,他们总是鼓励和安慰。我忌口,他们也一起忌口,无微不至的关心深深地触动了我,而在这个过程中,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的医生和护士也一直在鼓励我、陪伴着我,最终鼓舞了我的“斗志”,慢慢的,我学会了接受。
不就是一个病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人生路漫漫,何曾有坦途。况且,我的人生旅途那么长,沿途还有很多很多的美景等着我欣赏,为何要悲观?我开始积极的面对克罗恩病,我决定与它一争高下,我每天都按时按量的吃药,也定期的复查。渐渐的,我的肚子不会痛了,也不用喝奶粉了,吃饭有食欲,生活有信心,那颗心被春风肆意吹拂,暖意融融。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第一次新冠疫情期间不能定期复查,导致我的病复发了,或许换做别人,会觉得不幸。但是我认为并非如此,因为儿童医院有很多认真负责的医生,通过他们制定检查和调整治疗的方案,我的疾病会得到很好控制。在新冠疫情期间,我面临不能及时用药的状况,当时我和父母都担心因延误治疗会让疾病再次复发,当联系消化科的医生后,他们远程指导我们当地医院,让我在当地按时用上了药物。感动之余,不得不说,我真的很崇拜身披白大褂的医护人员们,又帅又飒!

我是重医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的一名医生,我从2018年开始关注炎症性肠病(IBD)这个亚专业病种并开始深入研究。儿童IBD是儿童消化专业的一个慢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还有一部分未定型的IBD。由于疾病症状会在活动期、缓解期反复出现,导致患儿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对这部分患儿特别关注。
还记得五年前的一天,我遇到一位面容消瘦的患儿,持续腹痛已长达半年之久,他的父母非常焦虑,与我交流时迫切寻“方”的情感尤其强烈。孩子收治入院,进行了血生化评估、影像学检查、消化内镜及病理等检查,25天后被确诊为克罗恩病。孩子一听到“克罗恩病”时,就悄悄地在手机上百度了起来,当“无法根治”“伴随终身”“症状持续”等字眼映入眼帘时,孩子的心理防线崩塌了。父母向我仔细了解了这个疾病目前诊治水平及预后,更加伤感起来。
此时此刻,我也很失落。看见一家三口充满了失望的眼神,看见孩子强忍着腹痛在病床上蜷缩着的样子,我仅仅能做的也只有时常的关心和耐心的嘱咐。通过我们同患儿及父母深入交流,把此疾病治疗的成功案例介绍给父母听,又把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告知……出院时,孩子终于展露出笑颜,父母也仿佛抛掉了一个沉重的包袱。
2020年04月,我在微信里收到这样一条好友申请,“医生,我的孩子又不好了,请您帮帮她”,我立即通过了好友申请,向孩子家属了解情况,通过询问病史和孩子近期用药、饮食等情况,指导在当地做相关检查。检查后,发现血炎症指标明显升高,大便也有炎症细胞,我考虑孩子可能病情复发,并提出尽快返院复查并治疗。通过调整治疗方案,再加上孩子规律用药、肠内营养、生活及饮食的有力保障,孩子的病情再次得到控制。
直到2022年11月,我下班后打开“互联网医院”问诊平台,病人问诊列表中我看到了一条特殊的问诊,依然是那个熟悉的孩子。受疫情管控影响,阻档了区县到主城的路,有了前一次疾病复发的经历后,家属也意识到孩子按时治疗的急迫性和重要性。科室主任和护士长了解情况后发起了“远程会诊”,指导患儿所在的当地医院为病人输注药物。终于在多方努力下,当地医院成功拿到临时申购的药物,我科主任及护士长通过远程会诊平台对当地医院进行了用药指导,并详细告知生物制剂输注过程中的监测事项、药物配置及输注速度等事项。孩子如期用上了药物,病情持续得到良好控制,也使当地医院的生物制剂治疗实现了零的突破。
长期以来,我们也在不断总结经验,科室医护人员也针对克罗恩病的居家护理和病情监管制定了《克罗恩病友全周期管理建议》,我们的炎症性肠病病友们在诊治、随访管理过程中,在多学科团队协作,社区、家庭的共同努力下获得了有效的病情控制。
五年、十年、二十年,勇敢的患者和无畏的医者携手同行的故事还在上演······
克罗恩病,其实并不可怕。
我和你,一起成长为病魔的克星,
我和你,一起闯关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我和你,一起抵御慢性病的复发,
我和你,相伴美好生活。
(通讯员/李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0 21: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