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善长没犯大罪,77岁高龄了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7 16:55:00 来源:戏说三国

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他是朱元璋在明朝建国后封的“开国六公爵''之首,开国第一功臣,赐爵韩国公。而人们津津乐道的刘伯温,也就是刘基,也才仅仅封了一个伯爵。按照古代“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序,刘伯温整整比李善长低了两个等级。

李善长早年追随朱元璋,跟着他南征北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前来投靠朱元璋的人才和将领,都是由李善长来负责考察他们的能力,并替朱元璋向他们表达诚意,让他们安心,甚至,他还要在将领们出现矛盾时进行调停。

同时,李善长还负责掌管后勤供应,并且时常出谋划策。以至于朱元璋都称赞他为“朕之萧何''。

可见,朱元璋对他的信任之深,以至于甚至将公主嫁给了他儿子,和他结成了儿女亲家,让他成为了真正的皇亲国戚。

那么,如此功劳显赫,又备受朱元璋信任的李善长,又为什么会在暮年之时,在76岁的高龄被朱元璋赐死,甚至还将他的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处死呢?

李善长没犯大罪,77岁高龄了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

影视剧中的李善长与朱元璋

这里,我们就要提到另一个和李善长关系紧密的人——胡惟庸。胡惟庸是依靠着李善长的帮助,仕途得以飞黄腾达,进入了权力中央,后来还成为了丞相。李善长的侄儿李佑,还是胡惟庸的侄女婿。可见,两人关系不俗。

但是,胡惟庸却不是一个省油的灯。他仗着朱元璋的信任,独断专权,生杀废黜的大事,他甚至敢不报告朱元璋,自己直接执行。各部门的奏章,都要先经过他的过目,陷害自己的奏章便压下不报。以至于朝堂之上,只要热衷于功名利禄的人,无不奔走其门。

胡惟庸越发春风得意之时,危机也渐渐向他靠近。先是在洪武十二年(1379年)九月,占城国(今越南中部)入贡时,太监禀报中书省擅自扣压贡品的情况。朱元璋勃然大怒,指责宰臣有欺君之罪。左右丞相胡惟庸、汪广洋感觉大事不妙,赶紧磕头谢罪,乞求宽恕。

而胡惟庸不知道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据《明史·胡惟庸传》记载:

“会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不许。惟庸惧。''

胡惟庸的儿子在驾车的时候摔死了,他一怒之下杀掉了驾车的车夫。朱元璋大怒发难,竟然要求胡惟庸给车夫偿命,哪怕赔钱给车夫家都不行。胡惟庸怕了。

他明白,朱元璋对他已经有了杀心。他胡惟庸一个堂堂当朝宰相,居然因为杀了一个车夫,引得皇帝龙颜大怒,而且还要求他为之偿命,这个要求不管怎么说都显得有些滑稽。朱元璋显然不可能在那个时代就已经有了人人生而平等的超前观念,那么胡惟庸被针对只有一个可能——权力。

李善长没犯大罪,77岁高龄了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

胡惟庸后来终究被朱元璋处死,甚至牵连了上万人。但李善长却安然无恙,甚至还帮忙处理御史台的事务。

后来有人告发李善长与胡惟庸有暗中勾结谋反的情况,他和他的儿子是胡惟庸的朋党。

朱元璋还专门下诏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但李善长似乎糊涂病犯了,竟然没有表示感谢,朱元璋因此怀恨在心。

而且,

他还在极度敏感的时期,不知死活地找信国公汤和借兵修造府邸。

被汤和告诉了朱元璋。后来,在李善长家做过事的亲戚被治罪,供出了之前存在着李存义和胡惟庸劝李善长参与谋反的事情。之后,不断有人告发李善长对于胡惟庸密谋造反的事情包庇隐瞒。最后有人传说,将要发生星变,有灾祸即将发生在大臣身上。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元璋于是顺势将李善长赐死,将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也一并处死。朱元璋还亲自下诏罗列其罪,加上他们的狱词,编成了一本书叫《昭示奸党三录》,张示天下。

不过,对于李善长之死,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李善长被赐死的时候,胡惟庸已经被处死十年了。而李善长是不是真的想要和胡惟庸谋反呢?李善长死后,虞部郎中王国用专门上书为之辩冤。表示李善长“谋反''罪名无法成立。可以说,他的辩词非常能够说明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李善长没犯大罪,77岁高龄了朱元璋为何还要杀他?

王国用表示,李善长跟随朱元璋多年,功劳卓著,身为第一功臣,生得封公,死得封王。其儿子是朱元璋的驸马,亲戚也纷纷拜官封爵。可以说是位极人臣,享尽荣华富贵。没必要铤而走险谋反。说他自己想称帝还可以理解,但却是帮助胡惟庸称帝,过于荒谬。而朱元璋和他更是儿女亲家,比胡惟庸的侄儿女亲家亲密得多。就算谋反成功,也不能带给他更多好处。

李善长备受朱元璋信任,朱元璋也多次对其网开一面。而最后终究不得善终。除了李善长一系列堪称老糊涂的操作外,更主要是,他的地位与功绩触到了每一个帝王都有的“逆鳞''——皇权。

只要碰到这条底线,不管是多么大的功劳,多么地受宠,终究难逃一死。更何况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嗜杀的朱元璋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7 17:11: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朱元璋,高龄的资讯:
聊聊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
...。他是元末明初的大政治家文学家,他什么地位?明太祖朱元璋曾经说他是“开国文臣之首”,可见他的实力真不是吹的,以朱元璋的看人用人眼光,那是非常有说服力的。而且还跟高启、刘基并称
2023-05-20 10:17:00
历史上真实的宝庆公主是什么出身
...百姓也有一些正直的官员,但可以肯定的是,最不舍得是朱元璋的妃子们。因为,朱元璋要求所有的妃子在他死后殉葬,一时之间后宫比朱元璋的子孙们还要惨。不过,却有一个妃子没有露出绝望,
2024-06-26 10:38:00
“朱三太子”为何都七十五岁高龄了,还难逃康熙一刀
...越来越稳。到了康熙38年,康熙南巡到南京祭拜了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为了体现自己已经放下了对朱三太子的恐惧,康熙就宣布,要寻找真正的朱家后人,按照三恪之礼好好招待。这个“三恪
2024-09-02 10:55:00
聊聊朱元璋的幺女宝庆公主
...在大明皇宫内,婴儿响亮的啼哭声突然响起,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女,后来被封为宝庆公主。老来得女,已六十七岁高龄的朱元璋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他最小的女儿是张美人所生。三年后,
2023-02-26 10:35:00
早期朱元璋的功臣几乎不得善终,为何他的拜把子兄弟都没事?
朱元璋说实话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从一位放牛娃,做到统一天下的皇帝,但话说回来,为什么无根无基的朱元璋得了天下呢,这和朱元璋的性格好很大的关系,朱元璋在打天下的阶段,为人非常的仗义
2024-10-23 09:55:00
汤和:明朝开国功臣的善终之路
...的大肆诛杀功臣的开国君王有两个,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两人都是出身草野,最终开创王朝基业,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话说朱元璋当上帝王后,看到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性情忠厚,担心那
2023-11-04 08:36:00
...濂是太子朱标的老师,《元史》的总编修,在72岁高龄被朱元璋流放,客死异乡。刘基也就是刘伯温,才华经天纬地,疑似被刘伯温下毒而死。最后一个是高启,因为在诗中写下了“虎踞龙盘”四
2024-06-21 14:02:00
她为了救朱元璋不惜将自己肉身伤害,朱元璋也回报了她一世的恩宠
原来,她为了救朱元璋,不惜自伤身亡,而朱元璋也报了她毕生的恩情。大明之年,不得不提其开国皇帝。他出身平民,却深谙政治,方方面面进行改革。科举和赋役之法,都是清朝沿袭下来的,并且已
2024-02-29 22:00:00
朱元璋的优老政策,敬老爱老的典范
...人待遇,将敬老爱老贯穿于政教之中,成为示范?要数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是个出生寒微的穷苦农民,他打小就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虽然自己命途多舛,但他却一直孝敬父母。长大后,他义助红
2023-09-15 21: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