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超张仟煜)“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这首传唱百年的江苏民歌,不仅是镌刻在江苏人基因里的文化符号,更在当下绽放出全新的生命力。2025年,江苏以“茉莉花开”为名的文艺直通车行动,将更多优质文化资源送到百姓身边。
南京市江宁区创新推出“茉莉花开与宁共赏”文化惠民演出、“茉莉花开宁聚繁花”艺术展览、“茉莉花开宁好非遗”文化传承、“茉莉花开幸福课堂”文明实践四大系列“六进”行动,让“茉莉花开”遍地芬芳,让“文化惠民”的养分滋养着每一个江宁人的生活。

第二十五届“江宁之春”群众文化活动开幕式。主办方供图
在横溪街道陶吴社区的惠民演出舞台上,江宁区文化馆副馆长张俊手持唢呐,一曲《二人转牌子曲》高亢激昂,台下居民跟着节拍哼唱,掌声与笑声交织成最动人的乐章。
从年轻小伙到中年大叔,张俊20年坚守送戏下乡一线,他的一句“能让居民家门口看到演出,我们心里最开心”,道出了文化工作者的初心。
如今,“江宁之春”与“茉莉花开”深度融合,化作更丰富的文化资源库。在江宁百家湖1912街区,百余场小型音乐会、演唱会、非遗展演接连上演,这里不再只是年轻人逛街打卡的胜地,更成了都市文化的“会客厅”。据统计,街区重大节庆日人流量6万人次、平常节假日超3万人次,文化活动惠及约200万人次。
文化惠民,关键在“便民”。江宁着力打造的“15分钟文化生活圈”,让艺术展览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高雅消遣”,而成为居民触手可及的日常。
“以前周末只能带孩子去商场,现在文化中心成了我们的首选。”居民陈女士说。对于退休老师李先生而言,中心的公益讲座让他重拾年轻时的爱好,“感觉生活更有滋味了”。
金秋十月,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迎来开园十载,“牛首十二讲堂”上,著名文化学者单霁翔开讲。

单霁翔做客“牛首十二讲堂”。主办方供图
如果说“牛首十二讲堂”是江宁为市民和游客奉上的“文化大餐”,那么“茉莉花开幸福课堂”就是滋养人心的“苏式小炒”。
从国学课、科普课到健身课、养生课、摄影课……江宁幸福课堂的课表,排得满满当当。
秣陵街道秦淮社区,银发族手机摄影幸福课堂上,老师耐心细致地演示每一个操作步骤。大叔大妈们笑称“要比年轻人还会拍照”;吉山社区吉灯国学堂里,孩子们诵读经典、了解历史典故,在国学海洋中成长。
从2024年12月至今,江宁区已开展2000余场幸福课堂,10个街道培育出“幸福隆‘东’锵”纯‘淳’的幸福”等10个子品牌。江宁区委宣传部文明培育实践科科长包丽所说:“基层阵地是文明实践的‘毛细血管’,文化资源则是‘精神养分’,我们要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汲取幸福力量。”
从“江宁之春”的25年坚守,到“15分钟文化生活圈”的便民惠民,江宁区用文化为笔,以民生为纸,绘就了一幅“文化繁荣、百姓幸福”的新时代图景。这里的每一场演出、每一次展览、每一堂课程,都如同一朵朵绽放的茉莉花,散发着文化的清香,传递着幸福的温度,让优质“文化惠民”成为融入百姓美好的日常生活。【责任编辑:沈杰群 郭韶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