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众网记者 侯祥家 通讯员 李祥 青岛报道
为推进金融机构不良债务核销、探索金融纠纷诉源治理新模式,3月25日,崂山法院分别向某银行、某消费金融公司发出了全省首批3份《预查废证明》。
此前,金融机构面对不良债务,往往会选择诉讼,在经过审判、执行等程序后,才能依据法院出具的文书向金融监管部门申请不良债务核销,诉讼和执行周期较长。针对以上问题,结合金融纠纷批量化、类型化的特点,崂山法院积极探索“预查废”机制,即在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诉讼案件审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涉案债务人及保证人存在他案涉执、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且符合“预查废”机制适用条件,即可发出《预查废证明》。金融机构可凭借该证明进行不良资产处置,与传统方式相比,无需进入诉讼程序,避免了程序空转造成的司法资源浪费,极大缩短了纠纷处理时间。
某银行、某消费金融公司向本院提起诉讼,承办法官在审查时发现3名被告均有其他债务涉诉,因无财产可供执行,已被法院终结执行程序。该3起纠纷均符合“预查废”机制的适用条件,崂山法院于是向金融机构发出《预查废证明》。
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处置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建立健全金融稳定长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崂山法院将进一步深化与辖区金融机构的沟通交流,不断完善“预查废”机制,优化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非诉核销”配套制度,为优化金融法治营商环境贡献“金家岭经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0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