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纸短情长,杭州最后一台电报机有望归来吗?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11-07 23:06:00 来源:杭州网

潮新闻讯 一些东西在渐渐消逝,一些回忆始终留存。

博主“浪花”寻找电报、发电报的一则视频,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浪花”跑到杭州,意外得知杭州最后一台电报机已经报修。

带着万千网友的好奇和期待,潮新闻记者去找了这台电报机,并探访了仍坚守岗位的老一辈电报人,虽然电报机坏了,但他用电脑打字的方式发出一封封电报。随着社交媒体上电报打卡热的兴起,年轻人一波波赶来,每天的电报业务量有所提升。

报道推送后,勾起更多人的“电报回忆”。

“我妈妈中专在辽邮,学的就是电报专业,后来,她工作后又考了大学,在北邮学了通讯,之后一直从事微波通信工作。小时候,我们还有电话局,有人值班,晚上我和妈妈会去找电话局值班同学去玩,后来,电报的功能逐渐被电话取代,后面微波通信技术逐渐被光缆取代。我妈说,她一辈子干了两件事情,都干到事情黄掉了。但是,是非常幸福地见证黄掉了。”

纸短情长,杭州最后一台电报机有望归来吗?

纸短情长,杭州最后一台电报机有望归来吗?

纸短情长,杭州最后一台电报机有望归来吗?

网友的故事分享 截图

“父亲是邮局工作人员,小时候目睹过发电报过程,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先用电报纸写字,转换成电码,比如要发我的姓氏是转化成7806电码,然后打电话给报房,7806电码逐个报出来,报房再用电话分发到目的地,纸质邮递到接收者。网络兴起后,我还用姓氏电报码当作邮箱尾缀、车牌号尾缀。”

“我爸妈有一段传奇故事,我大姨给我妈和我爸安排相亲,妈妈看中了爸爸,但是大姨没看上便把妈妈送回老家,棒打鸳鸯。但我爸我妈一直通过发电报,搞地下恋情。”

“学通讯要背电报码,我学机电专业时,两位同学学了通讯专业,每天都坐那背电码,一年后再见同学,都秃顶了。”

“我爸和我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从湖南去广东打工,当时通讯不方便,家人都会通过发电报联系他。我自己作为零零后,第一次接触摩斯密码还是在大学期间,电报机给我的印象,是战争片里通讯时滴答滴答的声音,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吧。”

杭州吴女士说她最后一次发电报也是唯一次发电报是1998年大学毕业时。

“小时候有点急事,家里人都会发电报,比如亲戚从广东给妈妈买了电视机,发电报告知接收时间,或者是去外地让人接火车,也会发去一封电报。”那一年,吴女士发走的电报,则是因为发小的求助,发小的女友在异地考研究生,为了维系感情,回到家乡的发小恳求吴女士给女友发一封电报情书。

纸短情长,杭州最后一台电报机有望归来吗?

杭州最后一台坏掉的电报机 章然 摄

1998年,电话已经比较普遍,手机也出现了,电报的业务有所下降。

为了提升业绩,礼仪电报诞生,即不把电报当作一个传递急事信息的工具,而是传递感情、富有仪式感的承载体。

“新型的电报,文字更讲究,更浪漫,我发小也是觉得女友收到一封这么浪漫的电报,两人的感情会更好。”吴女士说,这是她第一次写情诗,她想了很久,写得“很肉麻”,自己都不好意思了,送到报房时,一个字的价格要几块钱,“花了几十块发走的”。

那一次,是吴女士第一次和电报打交道,也是最后一次。

“后来手机越来越普及了,电报的存在性慢慢降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吴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发小和女友的感情很好,但距离的阻隔下,两人最终还是分开了。就像诉说衷肠的礼仪电报,虽然情感满溢、仪式感十足,终究在时代发展下慢慢消逝:“不过,电报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就足够了。”

记者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了解到,因业务量过大,目前杭州最后一台电报机仍在修理中:“主要还是配件的问题,并非技术上不能修理,而是找不到相应的配件,所以修理难度比较大。”他们表示,会继续全力修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8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你用过电报吗?杭州最后一台电报机报修,他也许是最后一个电报人
...味的邮戳电报,“浪花”跨越千里,但因为杭州最后一台电报机报修,最终采用电脑word形式发出电报,这份心愿仍留有遗憾。“浪花”上传了一段寻找电报的旅程视频 受访者供图浪花是零零
2024-11-06 22:00:00
“0375 6015”60岁电报员用电码告别44年岗位
5月1日起,杭州将全面停止电报业务,全国可提供发报业务的城市将只剩北京。对于杭州最后的电报员任宏,和电报44年的缘分,还剩最后4天。这里是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惠兴路9号,清晨七点半
2025-04-27 15:26:00
...,美国艺术家塞缪尔·莫尔斯于1837年利用电磁原理发明了电报机,并创立了莫尔斯电码。经过改良后,他于1844年5月24日在美国华盛顿和巴尔的摩之间发送了人类第一份长途有线电报
2025-04-17 07:39:00
以后 全中国只有北京能发电报了!当年一个字1毛4分钱
...把文字翻译成莫尔斯电码,通过电键发送出去;接收端的电报机收到信号后,再把电码翻译回文字。这个过程听起来简单,但其实需要发报员和收报员的高度配合,就像一场无声的“接力赛”。18
2025-04-09 21:17:00
致敬坚守者|永不消逝的铁路“电波”
...化时代的到来,“四码”早已写进了历史。“以前用的是电报机,打错字就要重来,现在我们打电报用的是电脑。所以之前我们武汉铁路一共有15个电报所,2019年的时候,全部合并到现在这
2023-01-24 13:18:00
晚清重臣让6匹马和电报赛跑,结果如何
...两个木杆,杆上横架电线,文字编为暗号,以码代字,用电报机传递,收发电报时,首尾各有人以任其职,如首一动,尾即知之,不论政务,顷刻可通万里。20年之后,英国驻中国公使威妥玛,给
2022-12-26 13:36:00
...,是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开办的,1873年清朝第一台电报机在民间研制成功,当激动的民间高手把这个好消息呈报给清政府后,便没有了下文,思维僵化的清政府对此嗤之以鼻并未采纳。但
2023-08-21 13:56:00
为民服务不打烊 | 铁路“信鸽”的别样“双节”
...。9月初的一天,电报所工长刘振影在工作时发现,俄方电报机提示音异常,经分析,刘工长和工友们一致认定是俄方电报终端故障。确定问题点后,她们及时与俄方沟通,在俄方技术人员的远程指
2023-10-03 13:31:00
...自建经营的公众电报电路。这里还展示了上海最早使用的电报机——“莫尔斯电报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信事业迎来跨越式发展。在电话通信领域,馆内展示着20世纪80年代公用电话传呼
2023-11-24 23:01: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