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0375 6015”60岁电报员用电码告别44年岗位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4-27 15:26:00 来源:杭州网

5月1日起,杭州将全面停止电报业务,全国可提供发报业务的城市将只剩北京。

对于杭州最后的电报员任宏,和电报44年的缘分,还剩最后4天。

这里是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惠兴路9号,清晨七点半,春风柔软,树影斑驳。60岁的电报员任宏提前一小时到岗了。

距离杭州全面停止电报业务还剩4天。这家距离西湖畔几百米的电报报房,几个月来收获难得的关注。在熟悉的15平方米小隔间里,对着熟悉的泛黄的铁皮柜、熟悉的老式办公桌,任宏已经连续工作了二十多天。久违的,是桌上两大摞、一千多封等待发出的电报。在这轮热潮之前,任宏和同事一年经手的电报数量不过二三十封。

“0375 6015”60岁电报员用电码告别44年岗位

也是因为电报,这些日子,3公里外的中国电信杭州武林广场营业厅热闹得像几十年前。任宏见识过电报的最高峰,那是1981年,初中毕业的他通过招考成为杭州市电信局的一名电报员。在电报的黄金时代,任宏和300名同事24小时不间断轮班。工作最忙时,他每天要处理近200封电报,平均2分钟就要发出一封。

“0375 6015”60岁电报员用电码告别44年岗位

△20世纪80年代的任宏

电报多重要,电报员多重要!要捧住人人艳羡的饭碗,得有人人服气的本事。还没成年的任宏要过的第一关,是啃下《标准电码本》上的汉字编码。每个汉字对应4位数编码,为期半年的培训后,要背出3000个汉字才能上岗。“开始时只能死记硬背,越背越熟,到后来,我看到数字就知道中文。”任宏说。

时间在惠兴路9号过得格外慢。任宏记得,上百台BD055型电传打字机同时工作,伴随键盘噼里啪啦的敲击声,打孔纸条被机器缓缓吞吐;他也记得,老式发报机发出“嘎达嘎达”的声响,盖不住传送带里的齿轮噪声。

任宏记得这些时刻,因为这些时刻也是他的人生。

“0375 6015”60岁电报员用电码告别44年岗位

△1987年的电报程控机房

“打电报责任很重,有些字不能错。接火车,如果你打错车次,人家就接不到人了。”任宏说,20世纪80年代,远程通讯方式主要是长途电话和电报,一般家庭都没有安装固定电话。无论是接车还是报喜报忧,电报都是重要的渠道。

5分钱可以坐几站公交的年代,一个字7分钱的电报属于“奢侈品”。邮戳盖下,字字要紧。“父病速归”“母子平安”“5月1日8点火车站接”,总有几组电码,串起人间悲欢,所有电报员都倒背如流。

7分钱一个字的价格维持到1992年,然后是0.14元。一如之前的十多年,任宏只消看一眼电报单,就能行云流水将文字敲成数字。

他也在沉默中听见时代的阵阵惊雷。1993年,杭州市电信局全面放开受理住宅电话安装申请;1995年,因为发报量下降、岗位收缩,任宏被调至营业窗口工作。只有0.14元的电报价格没有变,一个字一毛四,一直到今天。

“0375 6015”60岁电报员用电码告别44年岗位

△1947年,杭州的电报员正在发报

任宏记得,BP机出现后,电报量开始下降。后来有了小灵通、手机,电报数量一降再降,直到少有人选择。打了十几年电报的任宏也成为电信各种业务的经办者——卖BP机,卖小灵通、手机,安装宽带……

在惠兴路9号,报房几经腾挪,最终收缩成位于一层的开间。任宏使劲跟住时代的步子,而他的同事留守报房,为了每月一只手都能数过来的电报需求,继续敲击四位编码。铁皮柜里归档的电报底单,堆积成册要好久好久。时光疾驰到这个路口,忽而减速,再徐徐往前。

“还留着电报,是因为还有人在使用。电信行业本身也有服务性,并不是每个项目都为了赚钱。”任宏觉得,电报也是“为民服务”,哪怕亏钱,也一直被保留——直到现在,保留的意义,已经很小。

“0375 6015”60岁电报员用电码告别44年岗位

任宏再次回到报房是2023年,一位专职电报员即将退休,会发电报的人已经不多了。他没有问“为什么是我”,就像当年调他去营业窗口受理BP机业务时,他也没有问过为什么。

可惜电报在时光里老得太快,发报机的“嘎达”声一点点低下去。去年,全杭州唯一一台还能用的发报机也坏了,任宏只能在电脑上输入文字、打印,再寄出。这台“电报业务综合终端”被放在报房的桌下,标签上写了“使用日期”,2001年1月31日。它比营业厅里许多排队发电报的年轻人,年纪更大。

“0375 6015”60岁电报员用电码告别44年岗位

“0375 6015”60岁电报员用电码告别44年岗位

电报已不完全是电报。可任宏坚持,哪怕是在电脑上打出的电报,基本的格式都要有。先打报头,往下是收件人信息,然后是电报的主要内容。对着手头纸上的汉字,任宏自如地念出一串电报码:“7022 3109 2477 5116 1149 0637 0787 1947 5280 0207 1819 3057 1317。”

7022,长。3109,河。这13个四位数连起来,是来自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最近的电报单上,这句话频频出现。每次敲出电报码,心里有触动吗?任宏没有说。

他说过的是,自己平时打字从不用拼音、五笔输入法,只用电报码,“这两个字,电报,一直在脑海里有深深的烙印。”任宏说,“我肯定是不想错任何一个字的,想把最后一岗站好。”

“0375 6015”60岁电报员用电码告别44年岗位

△20世纪70年代末,杭州电信的电报员们在报房内进行技术比武

距离5月1日还剩4天,任宏和电报44年的缘分,还剩最后4天。这声再见,要怎么说才好?任宏最近发送的电报内容中,常出现一条“有急事速回微信”。他并没有觉得被冒犯:“微信比电报快得多得多,这条电报很有意思。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你有更方便的通讯方式,为什么一定要守着原始的、不方便的东西?这没必要。”

“0375 6015”60岁电报员用电码告别44年岗位

任宏归档的电报单里,有一份电报写满了三页纸,那是一位老人写下的,对从事电报收发工作的父亲的回忆。他说:“电报抑或消没于世,然而,那追求奋进的精神方向永在。”伴随电报在杭州谢幕,任宏退休的日子,也仅仅半年多之遥。不止一个人问他,会给自己发一份电报吗?

任宏念出了两个电报码:0375,6015。他很快说,这份电报,写不写都一样,“电报一直烙在我心底里。我的工作使命完成了,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我善始善终了。”

0375,再见的再。6015,再见的见。

0375,6015。再见。

▼相关阅读▼

“0375 6015” 杭州将全面停止电报服务

5月起全面停止!杭州停办电报业务

杭州最后的电报房 还有5位报务员在坚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7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后 全中国只有北京能发电报了!当年一个字1毛4分钱
...不同的信号,比如“滴”“嗒”声,这就是著名的莫尔斯电码。莫尔斯电码表 别小看这些简单的信号,它们能组合成各种文字和数字,把复杂的信息传递出去。电报的“工作流程”电报的传输过
2025-04-09 21:17:00
...电报工作。多年来,他一直坚持用发报码打字,一本标准电码本记录着4000多个数字编码,随手能翻译3000个常用字。比如,“0375 6015”就是“再见”的意思。在他的柜子里,
2025-04-17 07:39:00
杭州最后一封电报,发给全体市民
...在发报单上写下给杭州市民的电报:“西子湖畔的摩尔斯电码,自1883年的第一声‘滴答’起,跨越了三个世纪的通信长河……衷心感谢您的一路相伴!谨以杭州电信的最后一封电报,致敬通信
2025-05-01 08:24:00
你用过电报吗?杭州最后一台电报机报修,他也许是最后一个电报人
...浓烈些。”那时,任宏每天要处理约200张电报。一本标准电码本记录着4000多个中文编码,任宏能熟练记住3000多:“丈是0004
2024-11-06 22:00:00
杭州电报业务5月1日退市!年轻人扎堆去体验 女孩发2封电报让朋友速回微信
...该信号用编码代替文字和数字,通常使用的编码是摩尔斯电码。随着电话、传真等的普及应用,电报已很少被人使用了。中国首条出现电报线路是1871年,由英国、俄国及丹麦敷设,从香港经上
2025-04-05 17:13:00
纸短情长,杭州最后一台电报机有望归来吗?
...过程,大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先用电报纸写字,转换成电码,比如要发我的姓氏是转化成7806电码,然后打电话给报房,7806电码逐个报出来,报房再用电话分发到目的地,纸质邮递到接
2024-11-07 23:06:00
要说再见了!今天最后一天,杭州有人没开门就去排队
...随着今年3月24日中国电信杭州分公司发布消息:杭州地区电报服务将从2025年5月1日起全面停止,这两个代表着“再见”的电报字段就不断被大家提及。4月30日,杭州正式终止电报服
2025-04-30 18:35:00
科普 ▏无线电发报机的原理是什么?
...的发报员在那里嘟嘟嘟的按着按钮,这就是在使用摩尔斯电码发电报。直到今天,在有些领域里,依然使用着摩尔斯电码。比如,我们熟悉的求救信号SOS,本身并没有任何含义,只是因为它在摩
2023-12-27 10:40:00
...博物馆,除了参观展品,还可以通过沉浸式破译“莫尔斯电码”、体验模拟发报等互动活动,了解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2023-11-24 23:0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不办升学宴改种银杏树 黄飘有片“状元林”
8月9日,黔东南州黄平县黄飘村第二届“状元文化节”如期举行,19名今年高考上线的学子身披红绸,在一片“状元林”前接过荣誉证书
2025-08-23 13:34:00
爱满西安路:用温暖打破偏见壁垒
在社会的角落里,特殊困难人群常常因身体残缺、疾病标签或生活困境,遭遇无形的歧视与隔阂。这些偏见像一道墙,将他们与正常生活隔离开来
2025-08-23 13:04:00
中奖名单来啦!双休日就要去农博园逛逛逛!
当双休日又一次“撞见”农博会朋友们是不是都已经准备好了带上大口袋和5G的胃咱们去第二十四届长春农博会转一转这不巧了吉刻新闻与长春农博园联手推出的有奖竞猜第三期活动中奖结果公布啦
2025-08-23 09:32:00
8月22日,从市房产管理局获悉,太原房产“超市”即日起上线,为购房者打造一站式、全链条房源检索平台,让“好房子”一键直达
2025-08-23 07:20:00
华商网讯 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8月22日发布关于天门山索道故障的情况说明:8月21日16:10,天门山索道线路1号段(市区至中站)控制系统电子部件突发故障
2025-08-23 07:25:00
网购商品真伪难辨、质量参差不齐,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启动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
2025-08-23 05:16:00
十年扎根基层,从青涩学子成长为技术尖兵;十年精益求精,以匠人之心守护产品质量。他就是青州卷烟厂制丝车间切丝机操作工司维鹏
2025-08-22 16:58:00
凡人歌丨手机号码成健康热线,他打造全国首家乡村胸痛救治单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祖锋 通讯员 朱天麒在青岛莱西市河头店镇,有一位深受村民爱戴的乡村医生,他叫于浩峰,从医多年的他始终秉持着“医者仁心”的信念
2025-08-22 17:02:00
日照经开区这支“兵哥”雷锋队:化解纠纷服务居民显担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郑玥在日照经开区大连路社区,“兵哥”雷锋队已成为一道亮眼的风景线。这支由社区民警王存生牵头、37名退伍军人组成的队伍
2025-08-22 17:02:00
赣州蓉江新区:社区古诗词大会火热上演
江西手机报赣州讯(邱蛟龙、刘平生)近日,在赣州蓉江新区阳光·和谐家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诗韵和谐情满家园”古诗词大会正火热进行
2025-08-22 17:06:00
“经纬”密密缝,匠心簇簇新
大众网记者 孟彤晖 济南报道“上网拦,下网拦,中间坐个女儿官。脚一踩,手一扳,惊得鲤鱼来回窜。”这首古老的商河民谣,曾回响于家家户户的织机旁
2025-08-22 17:08:00
【天眼问政】遵义这里停车39分钟收费10元!相关部门:已现场责令整改
近日,“天眼问政”栏目收到外地游客刘先生反映,称高铁遵义站进站广场上的友通停车场存在收费不合理现象,上月其在此地停车共计39分钟
2025-08-22 17:16:00
【天眼调查·追踪】绿化带“硬化”、排水沟外移 毕节一小区居民:公共区域成“私家领地”?
2025年7月19日,“天眼问政”栏目就毕节市拓海学府新城小区房屋开裂、楼顶加盖、车库漏水等问题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25-08-22 17:17:00
国内首例!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团队成功完成幼儿肋间单一切口心外膜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鲁网8月22日讯近日,青岛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在小儿心律失常微创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泮思林教授、陈瑞教授、李自普教授联手为一名2岁3月龄
2025-08-22 17:37:00
命悬一线!萍乡市人民医院让七旬老人停摆心脏 “重开机”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朱银霞、叶鑫)“感觉一只脚都踏进鬼门关了,多亏你们动作快,没有放弃我。”近日,家住萍乡芦溪县的杨老在家人的陪同下
2025-08-22 17: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