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她因长得太美被日军抢走,“慰安椅”上受尽折磨,获救时已被绝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2-25 16:0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二战时期,侵华日军在中国大地上犯下了许多滔天罪行,无数国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其野蛮而变态的罪恶行径,远比我们想象的可怕,日军,有个臭名昭著的政策——三光政策,即杀光、烧光、抢光。所过之处,一片狼藉,对待妇女,他们更是出了名的变态,不仅欺骗本国女子,还以天皇“效忠”为理由,远赴中国,成为日军发泄的工具。在中国大地上,更是“明抢”妇女,抢来的妇女,在他们的威逼下,被迫成为慰安妇。

她因长得太美被日军抢走,“慰安椅”上受尽折磨,获救时已被绝育

慰安妇的生活无疑是十分悲惨的,她们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一旦进入慰安所,便是进入了人间地狱,没有一丝丝光明。

虽然日军战败时,销毁了大量的证据,对于日军侵华的暴行,我们还是能从一些记录中了解一二。这是一个关于被迫成为慰安妇的小英的故事,这是一段悲惨的故事,这是一段沉痛的历史,青春靓丽的小英,本应该拥有光明的人生,可在日军的强占下,她被迫进入了那个人间地狱。

她因长得太美被日军抢走,“慰安椅”上受尽折磨,获救时已被绝育

小英出生在充满柔情的江南水乡,但在那个战争的年代,所有的柔情都被日军的马蹄所踏碎,包括小英俊俏的模样和纯真的心灵,也在日军的马蹄下,变得支离破碎,她的美丽,在那个年代,更是变成了一种罪过。

在她17岁那年,日军将魔爪伸向了她的村庄,日军杀光、烧光、抢光以后,将女子集中在一起,如同挑选一个物品一样,一个一个地挑选着这些女子。反抗的女孩,被当场射杀,看着与昔日的旧友生离死别,小英害怕极了,她不知道她的命运将走向何方。

她因长得太美被日军抢走,“慰安椅”上受尽折磨,获救时已被绝育

日军挑选完以后,小英随着一些女子,到了那个如地狱般的慰安所,慰安所里几乎不透风,几乎不透光,潮湿且阴暗。

看见这些,小英害怕到了极点,她不知道接下来面对的是什么,她等待着等待着,时间,从来没有如此的漫长。随着一声粗鲁的推门声,一名日本兵来到了小英的面前,他讲着小英听不懂的语言,粗暴地侵犯了她!她自然是不愿意,她挣扎着,反抗着。但她越是挣扎,越是反抗,日本兵对她就越是粗暴,几拳下去,柔弱的小英,早已扛不住了,在伤痕与泪眼中,她被迫就范。

她因长得太美被日军抢走,“慰安椅”上受尽折磨,获救时已被绝育

在日本士兵的指示下,她坐上了那张罪恶之椅——慰安椅。在这张椅子上,她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不论如何反抗,哭泣,都无济于事,都没能阻止日本兵的罪恶,反而让变态的日本兵更加兴奋。在凌辱中,小英彻底坠入了地狱,从此再无光明。每天,日军都会对她进行轮番的凌辱。她想逃跑,可逃跑无门,她想求死,却又求死不成,每天过着生死不如的生活,光明不再,唯有麻木。

在慰安所里,还有很多很多和小英一样的女孩,在日军的暴行下。本该光明的青春生活,却过得同黑暗的地狱一般。有些女孩,不堪折磨,死在了慰安所里,小英已经无法感到悲伤了,她已经麻木了。

她因长得太美被日军抢走,“慰安椅”上受尽折磨,获救时已被绝育

1945年,日本投降,小英也迎来了新生的机会,她被当地的中国军队救出来了,救出来时,她眼中的光芒不再,唯有痛苦与麻木。噩梦难以散去,日军给她带来了持续性的伤害,为了绝育,日军给她注射了砷制606,小英永远地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

她因长得太美被日军抢走,“慰安椅”上受尽折磨,获救时已被绝育

小英不是个体,而是一个群体,她代表着无数慰安妇的悲惨生活,代表着暴行,代表着那段沉痛的历史,而一些日本人却不承认这些暴行,篡改教材、拒绝道歉。但历史不会被遗忘,吾辈更当以自强,唯有强大,国得以强,民才得以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5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79年前的今天,不能忘!
...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图为被缴获的日军防空高射炮。中国照片档案馆征集8月21日中国军队代表召见日军洽降代表指示日方投降准备事宜1945年9月9日,南京举行中
2024-08-15 14:09:00
...暗喻。日本关东军自掘的“坟冢”冰冷、坚固,这是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带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令人深感不适。走进虎头要塞,黑暗伴着令人窒息的霉气迎面扑来,脚下湿滑的地面与头顶手指般
2023-09-21 03:11:00
今天“九一八”!这些历史真相每个中国人都应牢记!
...忘记! 01和平在那个夜晚被打破1931年9月18日22时20分许,日军炸毁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却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进攻北大营和沈阳城,震惊世界的“九一八”
2023-09-18 11:33:00
1942年左权牺牲,日军挖出遗体再侮辱,彭德怀命敢死队:血债血偿
...况下,彭德怀、左权等八路军领导人依靠过人的智慧,与日军斗智斗勇。所以,日军始终没能达到他们消灭八路军的战略目的。阴谋行动这时,日军的指挥官想出一个阴谋,他们组建了两支秘密的挺
2023-08-17 15:49:00
126件(套)文物史料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26件(套)文物史料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揭露日军侵华罪行 见证抗战胜利荣光9月2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文物史料捐赠仪式。图为尹愚夫捐赠的一把日
2025-09-03 07:39:00
日本学者来华披露731部队罪证档案
...,日本学者、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松野诚也向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披露一份731部队新档案,名为《陆军高等文官名簿 陆军书记官 陆军技师》。这份档案是松野诚也在日本
2024-09-18 17:05:00
抗日战争中,日本为什么决不投降?
...政府,最终也不得不跑到西南的重庆躲起来,没有办法和日军正面对决。但是,最终日军还是战败投降了。那么,究竟为什么中国军队能够最终战败日军呢?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人会说,这其实并
2023-08-11 17:03:00
项松茂创办的五洲大药房
...,因租界的存在和其经济地位而很少遭到侵略。1932年,日军发起一·二八事变,开启了对这座远东不夜城的狂轰乱炸,上海市百姓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恐慌当中。战争期间,最无辜也是最容
2023-08-01 16:25:00
江苏南京:和平之声 声声入耳
...中华”的“12·12 和平之夜”接力诵读活动举行。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领诵者和青少年学生肃然而立,深情诵读《南京大屠杀真相——中方史料》 ,用声音接力,为
2024-12-13 09: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