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28日电 题:内蒙古固阳县:乡村振兴“药”有良方
新华社记者安路蒙
初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11万余亩黄芪长势正旺。走进阴山脚下的下湿壕镇黄芪育种基地,淡黄色的黄芪小花开得漫山遍野,山风吹过,清甜花香扑鼻而来。
固阳县地处海拔2000多米的阴山北麓,年均气温低、降水少,农作物广种薄收。不过,独特的高原地貌和凉爽气候,恰好适宜黄芪生长,这里是蒙古黄芪的传统产地,采集种植黄芪的历史悠久,有“正北黄芪之乡”的称号。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大发展,固阳县聚力发展黄芪产业,从育种技术、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等方面入手,推动小药材向大产业转变,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
固阳县下湿壕镇黄芪育种基地。
站在下湿壕镇黄芪育种基地,一排排的育苗田界限分明,地头还立着“身份证”。“这19块试验田,按照施肥的比例和播种季节的不同进行分区。在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不同的试验田,探索最科学合理的黄芪种植方式。”下湿壕镇人大主席吕晓峰说,当地农民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种植黄芪,但多年来一直未能在轮茬和育种上取得突破。2022年,固阳县依托财政扶持资金建立黄芪育种基地,在中国中药科学院中医研究所的指导下,试点以科学方法种植黄芪,力破传统种植的瓶颈。
凭借科学种植模式,固阳县的黄芪种植面积快速扩大,从去年的6万余亩扩大至11万亩,种植合作社和农户也从原来的500多家增加到1200多家,走出一条规模化种植的新路子。
在固阳县道地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晾晒场上的黄芪垛散发着中药材独有的清香,一捆捆打包好的黄芪等待装车,将被送往全国各地。合作社负责人范文宏介绍,合作社每年会和种植户签订标准化种植订单,提供种苗和有机肥,并按照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系列团体标准进行监管,吸引了多家国内知名药企。在这样的利益联结机制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标准化种植。
固阳县下湿壕镇前白菜村的中药材切片车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8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