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关键时刻,党报连续三天发声,透露了什么信号?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19 11:49: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撰文 | 余晖

“疫情防控”工作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顺利渡过流行期备受外界关注。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几天,《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署名为“仲音”的文章。聚焦的主题都是“近三年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这三篇文章分别是:

12月16日,《因时因势决策,科学精准防控》

12月17日,《不断筑牢保障人民健康安全的防控屏障》

12月18日,《在疫情防控中有力保障改善民生》

关键时刻,党报连续三天发声,透露了什么信号?
关键时刻,党报连续三天发声,透露了什么信号?
关键时刻,党报连续三天发声,透露了什么信号?

几个细节值得一提。

第一,最近这段时间,“仲音”连续刊文谈疫情防控优化措施。

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11月11日,《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发布,公布了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

11月12日开始,《人民日报》连续19次刊发“仲音”署名文章,持续为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发声。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此后,《人民日报》又接连刊发了多篇“仲音”署名文章,为“新十条”发布后落实好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发声。

第二,“仲音”最近三天发布的文章,多次肯定了近三年来的抗疫战略策略。比如,文章提到:

过去近三年,我们有效处置了百余起聚集性疫情

科学决策和创造性精准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近三年来的抗疫战略策略是符合我国国情、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举措,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方案。

我们的抗疫各项措施是科学精准、及时高效的,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用最小的代价实现了最大的防控效果。

我们的疫情防控政策得到了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我们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非凡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能够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举措的同时,减少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12月18日,新华社发文称,当前,新增感染者处于快速增长期,新一波疫情高峰来临。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正在发生变化。

今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这次会议特别提到:

要按照党中央部署,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强统筹衔接,有序组织实施,顺利渡过流行期,确保平稳转段和社会秩序稳定。

“优化调整”依旧离不开实事求是。

《人民日报》在文章中提到,近三年来的疫情防控充分说明,尊重科学是抗疫的有效武器,实事求是是抗疫的重要法宝。

“当前,病毒弱了、我们强了,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抓住时机优化疫情防控政策,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使防控更具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无论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科学精准始终是道必答题。”

第四,“接种疫苗”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之一。

《人民日报》的上述三篇文章中提到,“接种疫苗是战胜疫情的利器,是直接决定一个社会能否抵御疫情冲击的关键变量。”“当前,疫苗接种正精准推进,各地坚持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重点,压实属地责任,加大动员力度,进一步提高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率。”

关键时刻,党报连续三天发声,透露了什么信号?

就在12月17日,在2022年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高端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在现阶段感染高峰期马上来临之际,对老年人要有非常好的保护。

他说,“如果老人没有打过疫苗,应该降低他们的活动度,出来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而去见老年人的时候,也要戴好口罩再去。最终希望老年人能够注射疫苗,有更好的药物能够去保护他们。”

第五,“解决群众就医用药问题”也是最近频繁被提及的一个重点话题。

《人民日报》的文章提到:

要加快解决群众就医用药问题,根据疫情形势、病情轻重缓急程度等合理分配医疗资源,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要强化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服务保障,及时提供咨询指导;

要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努力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政知君注意到,最近,多地都召开会议强调了就医用药等问题。最新的一例是浙江。

12月17日,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浙江的会议提到,要确保安全平稳有序渡过第一波疫情高峰,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不断完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加快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尽最大努力保障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全方位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胜仗的充分准备。

会议还提到,要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作用,及时回应群众疑虑、澄清谣言传言,引导群众理性看待防疫措施优化调整和疫情形势变化,为社会各界增强抗疫信心、配合抗疫举措、维护正常秩序营造良好氛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9 12:11:5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党报,信号,时刻,关键的资讯:
关键时刻,党报连续三天发声,透露了什么信号?
撰文 | 余晖“疫情防控”工作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如何顺利渡过流行期备受外界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几天,《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署名为“仲音”的文章。聚焦的主题都是“近三年来统筹
2022-12-20 10:43:00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其重要程度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党报记者,有着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必须旗帜鲜明地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打好主动仗,讲好身边好故事,
2023-11-23 10:48:00
...笔者到访我市一些小而美的阅读空间,却罕见报纸尤其是党报的身影。且不说,党报仍有很大一部分受众,如一些中老年人,读报是他们多年来养成的阅读习惯。仅就阅读体验空间呈现内容的系统性
2023-01-04 16:48:00
摘要:本文针对融媒时代给地市党报新闻策划带来的挑战,详细分析了融媒时代特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融媒时代地市党报新闻策划原则及创新路径。新闻策划原则包括坚守政治底线、坚持内容为王、坚
2024-10-21 05:35:00
本文转自:梧州日报订阅党报党刊正当时张渊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这是我们面对的难题。当前,媒介五花八门,信息铺天盖地。人们在鱼目混珠的信息圈里转一轮发现,我们缺的根
2023-12-04 09:48:00
“党报是我上党课的鲜活教材”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95岁老人每天坚持读报剪报——“党报是我上党课的鲜活教材”陆仁宽在看报。陈晨 摄通讯员 王春贵 徐晶 记者 陈晨“陆老,今天的报纸到了!”清晨,听到送报工的声音
2023-06-26 07:58:00
“《济宁日报》复刊40周年”征文颁奖
...阅报栏构成的多元现代传播体系。40年间,我们始终牢记党报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笔尖记录时代,以镜头见证发展,在新闻宣
2024-01-14 06:50:00
陈家兴:锐意创新,奏响时代最强音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主任 陈家兴作为观点生产的生力军,党报评论直接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传递党的声音,最能代表党报的立场,也最能引领舆论的走向。新时代是党报评论大有可为、也
2023-10-07 15:22:00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第29届全国副省级城市党报总编辑联席会在广州举行本报作品《雅万高铁首批交付列车从青启运》获一等奖□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娉本报广州5月9日讯 9日,第2
2023-05-10 06:2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网友留言板|长春“人民咖啡馆”改名降价 咖啡跌破20元
近日,针对网友的建议,全国多家“人民咖啡馆”更改名字。对此,长春的一些网友向中国吉林网咨询,长春的“人民咖啡馆”名字有变化么
2025-11-09 16:12:00
匠心邂逅科技,张园进博展厅首发下的“双向赋能”
11月8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张园“静安会客厅”内,世界级的中国羊绒奢侈品牌沙涓(Sandriver)与VR魔幻音乐电影《摇啊摇·刺激1995》举行了双首发系列活动
2025-11-09 10:1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2025年11月9日,全国第34个消防日如约而至。这一天,城市街头的电子屏亮起“关注消防,生命至上”的标语
2025-11-09 06:13:00
11月8日,以“溯源台骀、传承根魂”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台骀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张氏宗亲代表等100余人
2025-11-09 07:33:00
关注进博会|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
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11月6日,观众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河北省主题展区石家庄市矿区华康瓷业有限公司展位参观
2025-11-09 07:37:00
中国记者节海报丨初心如炬 执笔不负时代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魏向阳本期编辑 吴美慧
2025-11-08 07:39:00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锚定创新,勇闯绿钢新赛道“我们产品的金属化率越来越稳定,铅、砷等有害元素含量很低,产业化的步伐更快了”“优化工艺流程
2025-11-08 07:57:00
深山紧急救援 火箭救援队找回九旬老人
东南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曾 程 林佳慧)“找到了!找到了!”10月30日14时20分,三明市建宁县黄埠乡龙潭村深山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呼喊
2025-11-08 08:15:00
今天的新闻主角 聚焦勤勤恳恳的你
编者按与时代同行,为城市写注脚。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记者一直奔走在路上,用镜头记录发展历程,以文字传递澎湃力量
2025-11-08 08:34:00
家人眼中的媒体人 闪闪发光的你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白天采访拍摄,晚上写稿剪辑。他们像一支笔,记录时代变迁,他们像一盏灯,点亮人间真情。生活中
2025-11-08 08:34:00
今天是记者节,身为记者的你是否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2025-11-08 08:35: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艺术家陈昱辰的作品《时代信号》,让电磁波“显形”,观众
2025-11-08 08:41:00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2月份,黄山市举行2025超级“黄白游”活动,在12月1日—31日期间,黄山风景区、齐云山景区
2025-11-08 08:43:00
“去年我家装修房子把暖气片拆了没用暖,物业还是让我全额交了暖气费;物业经理说今年可以帮我提前申报停热,结果没办成。没用暖却要缴费
2025-11-08 08:44:00
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初心如磐映大爱 二十余载践担当
鲁网11月7日讯杨洪兰,女,1959年1月生,中共党员,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村民。在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提起老党员杨洪兰的名字
2025-11-08 08: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