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近期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赋能执勤安保,大力开展无人机智能感应平台建设,全面打造“5分钟消防圈”。
目前,支队已在全市修建无人机机场9个,以全力护航城市建设发展,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9个无人机机场分别位于天宁区、武进区、常州经济开发区,每个机场由机巢、无人机、控制中心三部分组成,机巢多位于楼顶或视野开阔区域,无人机在机巢内停放,由控制中心对其进行远程控制。
无人机机场属地消防救援站可通过无人机实现以机场为中心半径5公里范围内高空览测巡防全覆盖,面向居民住宅小区、企业开展日常消防安全巡查和灾情先行侦察,并向指挥中心传输相关信息,为日常防火监督、灭火救援、火灾调查提供数据支撑。
今年以来,该队聚焦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能力和实战水平,消除城市消防救援高空视频监测盲点,在天宁区试点建设无人机机场并投人使用。目前已应用于灭火救援、日常巡查、火灾调查、大型活动安保等方面,累计出动无人机200余架次。
天宁区有一个无人机机场就设在该区东南消防救援站办公楼楼顶。在1个直径约5米的同心圆图标识中间有1个体积近1立方米的无人机机巢。一旦接到该支队指挥平台的指令,机巢便会打开,无人机迅速起飞。在1分10秒内,无人机就可爬升到150米左右高度,并以每分钟1公里的速度按相应路线飞往任务区域查看情况。与此同时,消防救援人员做好出发准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
无人机机场的投人使用,有效解决了消防救援指挥系统调控限制多、地面力量融人全局感知难、应对突发事件反应慢、黑暗环境中看不见摸不准等向题,持续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研判决策、执行指令等能力。
以天宁区为例,其中3个无人机机场共出动无人机20余架次,飞行时长超过16个小时,通过网格化交替飞行,不间断护航辖区萃园、朝阳市集等重要点位,为消防安保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支队应用无人机三维建模、划分电子网格、标注活动场地信息、安保人员定位、实时图像与卫星地图人工智能叠加等技术,制作灭火救援行动电子沙盘,利用无人机“可见光+热成像”功能实现辖区全方位、全时段热感侦测,并将采集到的高清画面传输到指挥中心。
重要节日期间,支队会按照执勤战备工作要求,组织各大队主管到一线指挥,调派下属4个基层队站30余名消防救授人员开展前置备勒。前置备勒人员以“点位划分+集中巡防”相结合的方式,分成2个巡逻小组,在6个固定点位与无人机开展空地协同巡防,实现重要点位巡防全覆盖。该支队近期将继续推广应用无人机,切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形成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整体联动的应急处置新机制。 李潇 郭淼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