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牛伟坤
当前,养老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来自少数民族界的市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刘琦已连续多年关注这一话题。今年,她提案的焦点是打通居家养老服务的“最后一米”。
刘琦说,我国居家养老服务起步较晚,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居家养老者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接受度不一。因为供需不协调,有些时候,一方面是政府及社会各方在想方设法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另一方面却是老人享受不到近在家门前的各种温暖和帮助,这就是人们形容的“养老服务最后一米接不上”的难题。为了消灭这“一米的距离”,不少地方探索“多业态+养老”融合发展模式,比如“物业+养老”“金融+养老”“快递+养老”等,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刘琦看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制度上着手,整合各方力量,以软实力换空间,进一步延伸服务之手。
她建议,未来可以对家政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疗常识、营养搭配等,既可满足部分老人的需求,也能稳定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同时,她还建议招募退休医务人员加入社区医疗服务团队,在充实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力量、提高居家老人就医质量的同时,也能有效避免突发事件造成的医疗资源挤兑。此外,要灵活充分发挥社区养老驿站的作用,使其既成为满足老人娱乐、康复需求的场所,又是养老服务人员的集结站、物资和餐饮服务的准备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1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