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年间,乞丐当街耍“人面蛇”,究竟是蛇还是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9 13:5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朝年间的京城内,从外地来了两个乞丐,他们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身上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可就是这样的一对乞丐却在北京街头引起了轰动。

只见两人从随身携带的麻袋中,倒出一个不断扭动的活物,众人凑近一看,大惊失色,里面的东西让他们不寒而栗:这究竟是蛇还是人?

清朝年间,乞丐当街耍“人面蛇”,究竟是蛇还是人

清朝年间的人面蛇

古书《山海经》曾记载过,上古时期有一种奇兽名叫化蛇,长着一张与常人一样的人脸,身体却是蛇尾,它的声音如同婴儿大声啼哭一般,但又像是妇人在叱骂。

就是这样一种只可能出现在传说中的奇兽,却在清朝年间的北京的街头,被两个乞丐当成玩物,供大众观赏。

清朝年间,乞丐当街耍“人面蛇”,究竟是蛇还是人

同治十二年,繁华的市集上,到处都是往来的百姓。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落里,却聚集了很多民众,只见他们里三层外三层地将中心的两个乞丐,包围起来,全神贯注地盯着乞丐旁边的麻袋。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这里可有常人未曾见过的动物”乞丐一边敲打着铜锣,一边向人群说道,“人面蛇身的东西,你们见过没有?”

众人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一些读过书的人知道,他说的是人面蛇,纷纷表示不相信。

清朝年间,乞丐当街耍“人面蛇”,究竟是蛇还是人

乞丐一脸高深莫测,直言道,这人面蛇是快要历劫飞升的神兽,是他花了大心血才抓到的,只需要给点观赏费,神兽就会给大家带来福运。

听到此,一些囊中羞涩者,只能往人群后退了退,而一些想要一睹神兽真面目,和想要福运的人,则纷纷慷慨解囊。不一会儿,乞丐便赚得钵满体满。

乞丐见钱已到手,便将麻袋解开,将东西倒了出来,只见一条很粗的蛇,从里钻了出来,趴在地面上不断扭动,等到它抬头起来时,众人大为震惊,这条蛇竟然长着一张孩童的脸庞。

清朝年间,乞丐当街耍“人面蛇”,究竟是蛇还是人

乞丐手拿皮鞭,让这条蛇转圈游走,而这条蛇就像能听到人话一般,将乞丐的每一个命令,都很好地完成了,不过它的嘴里不断发出呜咽的声音,似在哭啼,好像十分痛苦。

一连表演了几天,来围观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世上有人面蛇的消息,在北京城内传开。一些见多识广的人觉得其中定有蹊跷,便前去查看。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众人不寒而栗,这分明是人,而不是蛇。

清朝年间,乞丐当街耍“人面蛇”,究竟是蛇还是人

残忍的乞丐

众人觉察不对,向官府报告了这起骇人听闻的案件,官府派出了捕快,将两个乞丐捉拿归案。

在官府的逼问之下,两个乞丐只好如实招来,说人面蛇是他们用“采生折割”的办法,制作出来的,这种办法在乞丐中很流行。

所谓的“采生折割”,是指旧时一种捕杀生人、折割其肢体、取五官脏腑等,用以合药敛财的罪恶行为,而这个人面蛇,就是乞丐们拐来的稚童。

清朝年间,乞丐当街耍“人面蛇”,究竟是蛇还是人

为了能更像蛇一点,乞丐将小孩子打得皮开肉绽后,给他们裹上蛇的皮肤,又将小孩子的手脚砍断,舌头割除,让他们从此不能行走,不能言语,只能依靠在地上爬行来活动。

据乞丐交代,制成人面蛇,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些小孩子在被虐待的过程里,常常因为失血过多,伤口感染,或是实在不能忍受痛苦而死,能够活下来的寥寥无几。

而这些侥幸活下来的小孩子,却面临着比死更恐怖的事情,他们被乞丐们做成人面蛇,带去大街上给人观赏。

清朝年间,乞丐当街耍“人面蛇”,究竟是蛇还是人

这些孩子在精神肉体,受到长期虐待的过程里,早已经疯疯癫癫,分不清自己究竟是人还是蛇,只会按照乞丐的命令,做出条件反射。

如此惨无人道的事情,让人们都深痛恶绝,在对乞丐实施极刑的时候来观看的人,比观看人面蛇的人多了几倍。

只不过,这里的乞丐虽死,可背后的产业链却还存在于世。

清朝年间,乞丐当街耍“人面蛇”,究竟是蛇还是人

邪恶的产业链

人面蛇并不是独例,据有关记载,历史上还出现过“人狗”、“人熊”等惨绝人寰的事情。而如今法治社会下,这样的事情也仍然存在。

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街头乞丐,那些儿童不是四肢残缺,就是身受重伤,引起路人的同情,乞讨钱财。往往,这些儿童身上的伤势,都是有人故意为之的。

清朝年间,乞丐当街耍“人面蛇”,究竟是蛇还是人

早前就有媒体报道过,一些不法分子会靠拐卖儿童,来形成邪恶的产业。他们把被拐卖的儿童打成重伤,或是砍断他们的四肢,再让这些儿童到街上去乞讨。

这些不法分子一般是团体作战,这些儿童背后会有很多人监视,如果一天没能乞讨到规定的数额,等待这些儿童的就是一顿毒打。

近年来,国家严厉打击这样的犯罪团伙,和他们背后的产业链,所以我们在街上看到乞儿数量,少了很多。

清朝年间,乞丐当街耍“人面蛇”,究竟是蛇还是人

在如今的的文明社会里,每年仍然有很多儿童被拐卖,在国家严厉打击这样惨无人道的犯罪同时,我们也应该提高对孩子们的保护力度,尽量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9 15: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面蛇是怎样炼成的?它到底是人还是蛇
...满足观众的好奇心。清朝时,两个乞丐从背上拉出一条"人面蛇"。之所以叫"人面蛇",是因为它长着人的脑袋和蛇的身体,实在是太神奇了。人面蛇是怎样炼成的?它到底是人还是蛇?本文将为
2024-04-28 10:54:00
聊聊杜老汉带回来一个风韵十足的妇人的故事
...对杜虎正色说道,“小兄弟,你好心办了错事,这李财主人面兽心,不该帮他啊。”“前辈,这话是何意?”杜虎大吃一惊,想不到这老者竟然知道他在李府做的事。老者叹了叹气,“小子,我正是
2024-05-07 10:18:00
嘉庆年间的无名乞丐,留下一首诗句句惊艳
嘉庆年间的无名乞丐,留下一首诗句句惊艳,官府破例为其立碑一直以来总是有诸多人对于历史话题是相当感兴趣的,似乎总是能够从中找到些什么,或许从整个的历史人物来进行学习,或许去效仿诸多
2023-02-13 21:28:00
朱元璋的愤怒:因一名侍妾引发的血案
...大户人家的侍妾,因为颇得主人喜爱,便恃宠而骄,在外人面前狐假虎威,逐渐丢掉了应有的矜持。可能小乞丐初来乍到,不太明了此地人物的身份,只是见女人是大富大贵的模样,以为会是个菩萨
2023-09-07 20:54:00
1993年浙江农妇请3个小乞丐吃饭,20年后乞丐成富商,拿100万报恩
...充饥。戴杏芬拿起饭勺和碗,将米饭填得满满的,放在三人面前。三人互相对视,略显犹豫,始终没有动筷子。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剧照) “都饿了,快吃吧!”戴杏芬慈爱地看着这三个饥肠辘
2025-04-23 14:43:00
长风渡上线两天热度突破10000大关,男女主毫无cp感
...爱慕的不是自己的丈夫,只这一条你以后恐怕就没法在世人面前抬头了吧。更别说当着那么多的人拿刀砍自己的夫君,这在古代直接就可以休妻了吧。虽然说这些年拍出来的古装剧已经越来越偏现代
2023-06-25 10:43:00
无名乞丐冻死前写下了一首绝命诗,令无数士大夫羞愧
...人在无数文人中犹如凤毛麟角一般稀少。相传在清朝嘉庆年间,就有这样一位始终坚守自己傲骨的文人。他虽然贫寒交迫身份低微,但是他临终前做的一首诗却流传千古,当时无数士大夫看过他留下
2023-02-21 15:00:00
...在后梁贞明四年(918年)。五代十国局势(941年)此后九年间,徐知诰跟义父间不断地斗智斗勇,在表面上维持一团和气的情况下,不断地培植党羽、扩充权位,而徐温为了扳倒养子,也在
2023-05-09 10:47:00
五官乱飞,瞪眼嘟嘴,《重紫》里的“木头美人”,演技一言难尽
...辣,嫉妒心爆棚的千金小姐。世子的家里十分有钱,在众人面前亮相时无比威风,但世子本人并不是想要依靠这些博关注的人,他把父亲写给南华山掌事的信收了起来,想要凭自己的本事留在南华山
2023-04-22 21: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