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代渤海国有多神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6 20:5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历史上的女真民族是一个活跃的民族,但是人们往往十分熟悉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和女真人演化而成的满族建立的清朝。其实,早在唐朝武则天时期,广袤的东北地区就曾屹立着一个盛极一时的女真国家——渤海国。虽然关于渤海国的史料存世不多,但是《新唐书》还是记载了渤海国的来龙去脉。

唐代渤海国有多神秘

“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高丽灭,率众保挹娄之东牟山,地直营州东二千里,南比新罗,以泥河为境,东穷海,西契丹。筑城郭以居,高丽逋残稍归之。万岁通天中,契丹尽忠杀营州都督赵翙反,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馀种东走,度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树壁自固。”

“武后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赦其罪。比羽不受命,后诏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中郎将索仇击斩之。是时仲象已死,其子祚荣引残痍遁去,楷固穷蹑,度天门岭。祚荣因高丽、靺鞨兵拒楷固,楷固败还。于是契丹附突厥,王师道绝,不克讨。祚荣即并比羽之众,恃荒远,乃建国,自号震国王,遣使交突厥,地方五千里,户十余万,胜兵数万。“

”颇知书契,尽得扶馀、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中宗时,使侍御史张行岌招慰,祚荣遣子入侍。睿宗先天中,遣使拜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所统为忽汗州,领忽汗州都督。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渤海传》

总结起来,渤海国能建立的原因一是要感谢唐朝刺史赵文翙,二要感谢契丹,三要感谢突厥。总之,渤海国算是捡了大便宜。算起来,渤海国的建立者大,祚荣和满族创始人努尔哈赤算是同源。不过大,祚荣祖籍属于粟末靺鞨,努尔哈赤祖籍属于黑水靺鞨。

唐代渤海国有多神秘

注:靺鞨是先秦时代的肃慎,以供奉“楛矢石砮”闻名。汉朝时,又改称“挹娄”;南北朝时,又称“勿吉”;隋唐时,才称“靺鞨”。不过此时的靺鞨已经分为七部:安车骨部(阿什河流域)、坲捏部(兴凯湖附近)、号室部(乌苏里江流域)、伯咄部(松花江拉林河流域)、黑水部(松花江、黑龙江合流处)、白山部(长白山地区)、粟末部(松花江鞨牡丹江上游,最靠近汉地的部落,故而最早萌发了民族意识,最后也把这种民族意识间接传递给了其他女真部落。)

唐代渤海国有多神秘

武则天时,营州(辽宁朝阳市)都督赵文翙刚愎自用,视契丹如奴仆,坐观其族饥饿而不赈济。契丹族李尽忠、孙万荣愤恨之余,旋即起兵攻杀赵文翙,开始武装反唐。除了契丹族外,和契丹比邻而居的靺鞨人也参加到李尽忠的起义队伍中。于是,武则天随即征发军队讨伐。敌我悬殊,契丹人一边设伏硖石谷(迁安),一边释放俘虏引诱唐军入伏。硖石口之战,唐军几乎全军覆没。武则天震怒之余,准备再次征发军队平叛。同时,东,突厥可汗趁李尽忠病死,率军袭击了契丹人。契丹人反应过来后,又召集残部突入河北地带,其兵锋一度波及今河间地区。这下,受到震动的唐朝毫不拖泥带水地集合17万军队立即开赴前线。两军再战硖石谷,唐军又败,契丹人一度入无人之境。同时,契丹人又喊出了一句口号,”何不归我庐陵王(将皇位还给退位的唐中宗)“无疑,此两战对晚年武则天的政治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这也间接促成了705年唐朝大臣逼迫武则天退位的神龙政变。当然,对武则天来说,此时继续调动兵力平叛当是不得不做的头等大事。

唐代渤海国有多神秘

同年四月十八日,武则天再次征发20万大军征讨契丹,但屡战屡败的唐军恐惧对敌,只是退守今安阳地区畏缩不战,契丹势力深入到今石家庄赵县地区。恰在此时,突厥人再次袭破孙万荣老巢。于是,汇同契丹人叛乱的奚族人叛变在后,唐军攻击在前,契丹人一路溃逃到今通州潮白河流域,孙万荣仅存数骑,被唐军追及斩首。平定了契丹人后,唐军一路深入,兵锋直指靺鞨人。靺鞨首领乞四比羽、乞乞仲象先后败死,只剩乞乞仲象之子大,祚荣率残部窜逃。看到唐军紧追不舍,大,祚荣旋即列阵天门岭。天门岭一战,唐军再次战败。

唐代渤海国有多神秘

但对唐军来说,此战不过是小挫兵锋。正在唐军调集军队再次镇压靺鞨人时,突厥人再次对唐朝叫板。担心后路被断的唐军,不甘心地放弃了追剿大,祚荣。利用这一机会,698年,大,祚荣建立震国,自称震国王,定都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直到703年,唐朝与突厥的关系再次缓和,大,祚荣充分利用这一段三不管的“真空时期”召集散亡,壮大了力量。

唐代渤海国有多神秘

705年,武则天退位,唐中宗复位。大,祚荣深知震国并非唐朝对手,只好选择臣服,并派自己的儿子大门艺入唐为质。此时唐朝的政局和国防并不稳定,故而唐朝也不愿在边疆生事。713年,唐朝派使者册封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为了控制自己的统治,大,祚荣从此废弃靺鞨称号,改称“渤海”。49年后,唐朝将渤海升格为国。926年,渤海国被契丹人耶律阿保机攻灭。国破家亡的渤海人如鸟兽散,一部做了顺民,一部逃到高丽,一部投奔了他们的族人黑水靺鞨。于是,黑水靺鞨渐渐开化,并最终在女真人著名的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于1114年起兵,1125年攻灭契丹人建立的辽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6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渤海国被灭的事情
“公元698年,唐朝女皇帝武则天为了吃上渤海国出产的有美容功效的神奇大米,发兵攻打渤海国,用了7年的时间,硬是将渤海国变成了渤海郡……”这就是网络上盛传的“一口米饭引发的战争”。
2023-05-05 06:57:00
...二,契丹营州之乱和安东都护府的再次内迁唐高宗末期到武则天称帝之前,唐朝出现比较严重的政治斗争,于是边疆地区的局势逐渐发展得不可控了。682年,东,突厥成功复国,建立了“后突厥
2024-04-29 21:37:00
渤海国是怎么改变唐朝在东北的地位的
渤海国(698-926)虽然大家都不了解,但它并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渤海国在唐代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大国。唐高宗时,东北地区、朝鲜半岛的高句丽灭亡,靺鞨族在东北趁机建国。开元七
2023-07-26 21:57:00
东北为什么这么猛
...国,严重威胁唐朝的边境安宁。继夫执掌大唐至高权柄的武则天,只能将原先归附的高句丽贵族及部众通通移至后突厥与大唐边线,加强戍卫。但由于东北地区长期生存着契丹、奚、靺鞨等多股少数
2023-02-20 14:54:00
...地。很快,安东都护府以内迁到了辽东。 唐高宗后期到武则天前期,唐朝的疆域出现了很大的萎缩,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唐朝推行羁縻体制,对边疆的控制力不足;第二,唐朝出现了权
2024-04-29 21:37:00
武则天大怒,增兵40万讨伐契丹
...契丹名将李尽忠设下埋伏,全歼5万唐军,俘虏28位将领。武则天大怒,增兵40万讨伐,唐军损失更大,丢盔弃甲。李尽忠,契丹名将,骁勇善战,深得民心。唐朝在契丹生活区域,设置营州都
2023-08-19 19:54:00
唐朝体量很大,几次失败不足以动摇根基
...场。不久,契丹前锋抵达冀州郊外,20万唐军闻风而逃,武则天怒不可遏。孙万荣,契丹名将,骁勇善战。695年,契丹出现饥荒,营州都督府官员没有开仓赈济,反而要求契丹上供“特产”,
2023-08-19 19:50:00
...部被束缚于唐朝,其贵族被大量强制南迁于辽东半岛。到武则天时期,后突厥复国,契丹叛乱,东北失控。粟末部的首领大,祚荣就趁机带领族人回归故土,建立了“震国”。大,祚荣东迁时,许多
2024-04-29 21:18:00
唐朝44万大军惨败,唐朝主帅坠崖而亡
...很多,败仗也不少,有时甚至全军覆没。李世民、李治、武则天、李隆基在位期间,唐朝进入“盛世”,与周边游牧民族战争不断。696年、697年,武则天统治下的盛唐军队,与刚刚崛起的契
2023-08-22 20: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