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社会主义国家,出一个这种导演意味着什么?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5-03-10 21:39:00 来源:大叔谈娱乐

艾弗砷

不熟悉波兰的历史,很难读懂安杰伊·瓦依达电影里略去不表的那部分。

社会主义国家,出一个这种导演意味着什么?

波兰导演中间,隔代遗传的传统士绅性格、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传统和知识阶层的自觉,到他这里大约是绝唱了,这种性格,在安杰伊·蒙克、克日什托夫·扎努西身上难以觅到,更不要说波兰斯基和耶日·斯科利莫夫斯基这类人了。

他是个典型的波兰人,像迷恋自己命途多舛的祖国一样,迷恋失败和无望,即使低到尘埃里,仍保留着高傲,不屑于拉拉杂杂的小事。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死屋手记》里写到过波兰的苦役犯,那是些贵族,「几乎不与其他人来往……以冷冰冰的、叫人无法接近的谦恭有礼的态度把自己同别人隔绝起来」。

波兰人的性格让瓦依达无可救药地多管闲事,关心天大的事情,他体内还留着施拉赤塔的基因,否则不会在1983年拍《丹东》直接讽刺雅鲁泽尔斯基的戒严令,也不会用《大理石人》、《铁人》和《希望之人》给团结工会立传。

社会主义国家,出一个这种导演意味着什么?

《丹东》拍摄现场

批评家嫌他选择的主题太正太大,现在看,《丹东》的确不如基耶斯洛夫斯基同样主题的《无休无止》来得灵活和曲折,没那么柔肠百结,也没有那么深刻。

跟同代导演相比,瓦伊达太古典了,在崇尚拼接艺术和反对阐释的二十世纪后半叶,他是个有些笨拙的巨人,让日渐转向自省、遁入梦境的艺术电影界觉得尴尬,他更像一个五十年代的导演,有霍华德·霍克斯、约翰·休斯顿和卡罗尔·里德的影子,又多一些独特的波兰风味。

「浪漫主义」、「英雄主义」、「巴洛克式的镜头语言」是评论者喜欢用在他身上的词。这些词似乎让人回到「波兰的普希金」亚当·密兹凯维奇生活的十九世纪。而我们知道,瓦依达执导过密兹凯维奇最著名的叙事长诗《塔杜施先生》,就艺术风格来讲,拍密兹凯维奇,全波兰找不到比他更合适的人了。

1945年可以说是波兰电影的「零年」。战前一代的导演不是死在战场上,就是被关在集中营或劳改营,再没有回来。一切都从零开始。华沙已经成了一片废墟,战争结束三年后,政府选择在罗兹成立一个电影学校,等华沙重建结束,再搬回首都。没曾想,电影学院从此再没离开过罗兹。

社会主义国家,出一个这种导演意味着什么?

1949年入学的瓦依达是罗兹电影学院较早的那批学生,那时被它录取还不甚难,瓦依达几乎是误打误撞地考了进去。短短几年之后,这里就成了象牙塔,波兰斯基入学极尽曲折,最后靠着在瓦依达电影里当过演员的经历才挤过独木桥,基耶斯洛夫斯基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

瓦依达并不喜欢罗兹,也不喜欢这所学校。他和波兰斯基都是克拉科夫人,跟文化古城克拉科夫比起来,罗兹肮脏,破旧,是个工业城市,化工厂和纺织厂昼夜冒着烟雾,玻璃糊着一层灰,马路不由分说地笔直,缺乏魅力。他从来没喜欢过这里,在他的电影《福地》里,罗兹尽是勾心斗角。

社会主义国家,出一个这种导演意味着什么?

《福地》

后来,1955年,波兰建立了名垂影史的电影小组制度,瓦依达加入的是后来以「波兰电影学派」闻名的Kdar小组,小组的领军人是他克拉科夫的老乡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他处女作《一代人》里的演员,竟然有不少是他克拉科夫美术学院的校友,像齐布尔斯基、波兰斯基,甚至卡瓦莱罗维奇也是。

少年时期在克拉科夫度过的那些年,对瓦依达风格的影响有至关重要。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经说,「人的一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吃早饭时拍你手的那个人。四岁时因你吃早饭淘气而打你的那个人,后来会把第一本书放在你床头。」

瓦依达并没有贵族血统,他爷爷是克拉科夫远郊的农民,父亲一辈的兄弟四人靠自己努力,进入了知识阶层。父亲成了一名骑兵军官,二叔后来是火车站站长,三叔开了一家很大的锁店。瓦依达自诩为「知识阶层的第二代」。

「知识阶层」是二十世纪波兰社会的独特景观,这里的知识分子相信自己有独特的操守和责任。米沃什说,「除了这儿,在欧洲任何地方,艺术家、作家和学者都不曾享有这样至高无上的特权。……知识阶层的『士绅文化』残存至今,在波兰农民和工人身上都有其痕迹。」

瓦依达回忆父母对的影响,说,「父亲和母亲是那种为他人工作的人,我想,那时波兰知识阶层的身上都有这种品质,你不可能不这么做。要为他人活着,而不是为自己。」——瓦依达在意的是「为他人活着」几个字。

社会主义国家,出一个这种导演意味着什么?

他所有电影的力量都来自它们介入某些重大论争的方式,在所有的事件中发声,不管是历史的,意识形态的还是社会的。于是,在单纯电影不能满足他的时候,他进了政府,做了议员。

二战开始时瓦依达才十三岁。之后那几年,他随大流加入了国家军,却没有参加地下活动,更没有去几百公里外的华沙参加过起义。因为缺少身份证明,沦陷期间,他不得不每天待在屋里,在三叔的锁店里帮工,不能出门,连公交车都不敢坐。所有外界的消息都是听人说的。

二战期间,在叔叔们的保护下,瓦依达错过了所有的重大事件。也许正因为没有参加过任何波澜壮阔的行动,他才有浪漫的虚构,才会放心大胆地憧憬二战中那些被绞杀的英雄主义,于是乎,他呈现的抵抗运动是活力满满的《一代人》,他重构的华沙起义,是宿命论的悲剧的史诗《下水道》。

社会主义国家,出一个这种导演意味着什么?

《下水道》

而在参加过起义的安杰伊·蒙克眼中,华沙起义则是《英雄》这样一出讽刺剧。在地下组织里历练过的电影人,经历同一条船上的过尔虞我诈,没有黑白分明,也不再提什么光明磊落,英勇与浪漫被污泥黏住,直不起身。与瓦依达不同,他们作品里充斥的是猜忌和怀疑(耶尔齐·卡瓦莱罗维奇的《夜行列车》),或者众说纷纭的罗生门(蒙克的《铁轨上的人》)。

瓦依达的父亲死于卡廷惨案。但是,直到1989年,他都不知道父亲已经死在了那儿了。于是父亲的缺失成了悬置在空中的一件事——父亲不在了,但是随时可能回来。一切都在焦虑与等待中间,悬而未决。

社会主义国家,出一个这种导演意味着什么?

《下水道》

「1939年9月1日,我的童年断崖一般结束了。我开始苦苦等待父亲回来,而每一个圣诞节都在提醒我,又是一年过去了,而他依然缺席。」全家每年都在等父亲回来,1945年战争结束,瓦依达去克拉科夫学美术,母亲依然留在Radom的驻地守着。

到1950年的时候,全家人终于明白,他大约是永远不会回来了。五十年来,家族墓地上一直没有父亲的名字,他肯定假想过,如果写上父亲的名字,父亲有一天回来,就会荒谬地发现自己被剔除出这个世界之外了。

《灰烬与钻石》讲的不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吗?一个人活着,却不被这个世界需要了。电影里所有人谈论的都是华沙,马切克、酒吧招待、旅馆前台的老头,都在谈华沙,安杰伊在任务结束后也要「回华沙」。

社会主义国家,出一个这种导演意味着什么?

《灰烬与钻石》

看完电影,人们只记得华沙,却不知道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华沙是「别处」,而且这个「别处」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了。像希特勒说的,它已经成了「地图上的一个点」。

以前的华沙需要这些人,现在不是了,红军进去了。华沙的栗子结果了,摘的人却不是他们了。电影最后,老头让马切克给华沙的一条街道捎好,马切克没理他:他自己也回不去了。缺失的意象和别处的意象一直蔓延在《灰烬与钻石》里,它想说的很多,总欲言又止。/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10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位建筑系学者眼中的《粗野派》
...体,承载了战后移民的身份困境,梦想和失败,也反映出导演的野心。而在许多建筑师看来,电影虽然从片名就与粗野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实际上却同真实的建筑史和粗野派主张相去甚远。在同济大
2025-03-07 08:55:00
《孤注一掷》火了,坏猴子的下一个爆款还有多远?
...时,还赋予了一部电影深刻的时代意义。其实,从第五代导演的《秋菊打官司》到第六代导演《三峡好人》《狗十三》,现实题材创作一直从未停歇。在社会进展过程中,消费观念、流行趋势或社会
2023-09-04 07:58:00
《身在内陆》:一部难得的表现主义侦探惊悚片
导演斯戴芬·卢佐维茨基,在2007年,自编自导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电影《伯纳德行动》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自那以后,这位电影制作人开始了导演行业非常奇特的职业轨迹。他很少重复
2023-02-25 00:17:00
《红毯先生》导演宁浩:拍摄“优雅喜剧”“极简主义电影”的初心
...华领衔主演的电影《红毯先生》日前发布“优雅的疯狂”导演特辑,特辑中,宁浩不仅透露了片场中的趣事,还分享自己拍摄这部“优雅喜剧”的初心和“极简主义电影”的想法,表示极简主义的优
2024-01-24 14:44:00
海外网讯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我们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数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中国
2023-06-30 22:20:00
从暑期档看见中国电影的韧性与深度
...特效,更重要的是其在市场上的接受度。回想当年张艺谋导演的《长城》,该作在某种程度上也追求了史诗的宏大,但可能由于其剧情的不足而未能完全达到市场的预期。相较之下,近年“封神”题
2023-08-30 06:04:00
「向美而行 温暖启新」腾讯视频私享汇开启微短剧行业新气象
...制耿国勇、初起微时文化创始人何伟、黄金壹代创始人兼导演回宇、火凤燎原CEO蒋翊、七猫影业总制片人刘沐晗、辰霜影视CEO翟茜、仟亿影视CEO兼总导演周潇等行业合作伙伴(以姓名首
2022-12-13 22:29:00
...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新一代戏剧青年大多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接
2023-11-30 07:10:00
《西哈诺》将登国话舞台,丁一滕“新程式”诠释法式浪漫
...而降,穿透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西哈诺》改编编剧、导演丁一滕 (陈阳阳 摄) 发布会现场,导演丁一滕表示在创作过程中秉承了忠于原著的理念,以现代社会视角去重新审视与解读这个
2023-09-27 15:4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超甜!他们在福州牵手了!
福州新闻网10月18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杨玉娟 文/摄)当军装的坚毅遇见红妆的温柔,一场专属于军地青年的浪漫邂逅上演了
2025-10-18 23:00:00
鲁网10月18日讯(记者 赵鹏飞 通讯员 汤靖)近日,荣成市少年宫第一届艺体科技嘉年华暨四周年庆典圆满落幕!四载耕耘,童心绽放
2025-10-18 21:07:00
现代京剧《土地长歌》持续上演:以国粹之韵讲好黑土地振兴故事
10月16日至17日,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创排的现代京剧《土地长歌》在大众剧场上演。该剧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吉林省重点打造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作品
2025-10-18 21:59:00
就在今晚!毕节市2025响水滩音乐季即将迎来最终章
10月18日晚7:30,毕节市2025响水滩音乐季即将迎来最终章——“音你而来 乐动毕节”主题音乐会将在七星关区同心城市公园热情上演
2025-10-18 20:53:00
《非凡的你》致敬“人工天河”设计师,红旗渠精神闪耀银幕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红旗渠的潺潺流水不仅滋养了豫北大地,更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
2025-10-18 19:47:00
10月17日,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现场,人形机器人跟着节奏跳起热舞,吸引了观众围观。
2025-10-18 08:32:00
话剧《我这半辈子》“大剧场版”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10月17日-19日,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演。话剧《我这半辈子》改编自老舍一系列自传性质文学作品
2025-10-18 19:16:00
青春华章丨“苏超”短剧即将上线!历史名将“穿越”,用兵法叱咤球场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夏思宇汉代名将韩信跨越两千年时空,闪现万众瞩目的“苏超”赛场?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齐聚绿茵场
2025-10-18 09:21:00
南昌保利大剧院一年举办167场艺术演出活动
大皖新闻讯 2025世界VR产业大会召开前夕,南昌市红谷滩区委宣传部组织了“活力红谷滩 智启新未来”主题媒体行活动,带领媒体探访商业及文化地标
2025-10-18 16:57:00
《依依向北风》,回首金陵岸年代大剧周日登陆央视,取景地包括260多个南京场景□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故事跨度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
2025-10-18 09:21:00
冲击文华奖河北两作品亮相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河北日报讯(记者韩莉、史晓多)10月16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成都开幕。本届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
2025-10-17 08:26:00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一个陪你疯、陪你玩、随叫随到的“社交搭子”,无疑是一个温暖又治愈的存在。由北京农商银行冠名的《京城十二时辰》第五季暖心回归
2025-10-17 09:25:00
燃爆!欢聚传媒艺人闪耀出圈,王阡惠、王钰威频创佳绩引全网关注
燃爆!欢聚传媒艺人闪耀出圈,王阡惠、王钰威频创佳绩引全网关注近期,欢聚传媒旗下新生代演员凭借多元戏路与扎实演技表现亮眼
2025-10-17 09:25:00
将支点高台变为难以控制的头顶,演员凌空而起进行抛接、翻腾等动作,构思新奇,造型优美而富有张力。
2025-10-17 09:53:00
东南网10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郭斌) 12日下午,北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大厅,由我国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孙砾
2025-10-17 10: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