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
实质解纷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到潮南区红场镇开展“百千万工程”专题调研。 受访者供图
前11个月12026个案件止步于诉前,调解成功率62.31%;反映案结事了能力指标的一审服判息诉率达89.32%,案件比1:1.43,居全省前列……这一串来之不易的数字,是汕头法院在服务实施“百千万工程”中交出的答卷。
今年以来,汕头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坚持能动司法、实质解纷,深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抓实抓细诉源治理,以高质量法治服务保障“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司法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能力和水平。
●撰文:杨立轩
多元解纷推进乡村改造
“要不是法庭及时调解纠纷,村里改造工作真的开展不了。”在汕头市金平区,一名经联社负责人述说着这几年的不容易。3年前,该经联社将黄先生兄弟起诉至当地基层法庭,原因是黄先生家的房子在村规划改造范围内,需被收回,但遭到黄先生兄弟反对。
“20多年前我们已经在这块地盖房子,凭什么突然就说要收走。”随后,黄先生兄弟向当地政府提出土地权属纠纷调处申请,结果裁决争议土地使用权归经联社所有。不服裁决的黄先生兄弟又向汕头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之后向汕头中院提起行政诉讼,但因土地确权诉求一直不被支持,最后上诉至广东高院。
由于经联社提起的排除妨碍民事诉讼,需以土地确权行政诉讼的判决结果为依据,岐山法庭只能中止案件审理。“就算行政案件判决结果出来了,可能还要经一审二审执行,村里的改造等不起。”承办法官希望,能找出一个既不损害村集体利益又能让项目落地的双赢解法。
出于这番考虑,法官组织经联社负责人和黄先生兄弟面对面调解协商。最终,经过多次调解,双方同意由经联社向黄先生兄弟支付补偿金,黄先生兄弟收到补偿金之后限期将房子交由经联社进行拆除,同时撤回行政案件上诉。
这是一次以民事和解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探索,也是汕头法院坚持能动司法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实践。
今年以来,汕头法院坚持“案结事了,高效运转”理念,探索多元解纷机制,把实质解纷的要求贯穿审判执行全过程,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同时,建立汕头法院阅核机制,制定工作指引(试行),落实院庭长监管职责,严把案件裁判尺度,促进审判质效提升。截至11月底,汕头法院一审裁判被改判发回重审率为2.43%,居全省第3。
为更好赋能“百千万工程”,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还制定了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工作指引,严控小额诉讼程序转换,定期通报该适用而未适用小额诉讼案件情况,推动各基层法院严格依法适用,逐步提高适用率。今年以来,汕头法院适用速裁、简易、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30649件,速裁案件服判息诉率达99.3%。
诉前调解助力基层治理
“当事人驾驶无牌机动车,没有交警责任认定书,没有保险理赔,这种情况怎么办?”在汕头市龙湖区外砂街道华新村,治安调解主任陈友川近日处置交通事故时遇到了这个难题,但很快他的疑问得到了专业解答。
拨通电话,外砂法庭片区法官许凯坛了解案情后,随即指导令陈友川向当事人解读和分析,不一会儿当事双方就签下协议书。
片区法官、联动联调,是外砂法庭服务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创新路径。该法庭将辖区内34个村居划分为5个片区,每个片区配置一名片区法官,负责定点包片联系,随时指导基层调解。今年1-10月,该法庭已联合各村居调解了800余起纠纷,借助庭所共建机制联调成功率达到97%。
走出外砂法庭,法护“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行动也在汕头各区县铺开。
针对基层法庭案多人少、纠纷逐年增加的“通病”,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出精准“药方”——与汕头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开展“庭所共建”工作的通知》,由各区县法院均与司法局签订“庭所共建”协议,并与47家司法所开展联动联调合作。
在这一机制下,法司优势互补、联动联调,为辖区内多发的租赁、买卖、民间借贷等商事纠纷以及离婚、继承、劳务等民事纠纷,提供高效便捷的诉前联调、司法确认、法律咨询等服务,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今年以来,汕头法院已指导人民调解2391件,作出司法确认213份。
汕头法院还强化“法院+”诉非联动,与教育部门、侨联、工商联、金融机构等部门协作,引入多个特色调解组织,打造“法院+侨”“法院+工会”“法院+金融”“法院+知产中心”等多元解纷模式,充分发挥法院和调解组织专业整合优势,实现各行业、各领域诉前解纷提档升级。截至目前,汕头法院专、兼职人民调解员达224名,今年解答法律咨询6500余人次,诉前联调9808件,调解成功率64.5%。
“群众有所呼,司法有所应。”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人表示,汕头法院坚持能动司法理念,聚焦“抓前端、治未病”,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全力推动诉源治理工作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
一线实践
濠江区法院:
为营商环境
注入法治力量
“人都没去过法院,裁定书就到手了。”汕头市濠江区法院高效的司法确认,让建筑公司负责人何先生十分惊喜。此前公司员工高空作业不慎摔伤,尽管双方达成调解意见,但协议如何拟定才有效也曾困扰着何先生。幸得濠江区法院启动绿色通道,通过“云调濠江”视频平台连线,不足1小时就完成线上确认。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过程中,濠江区法院紧盯企业发展中的司法新需求,立足本职、能动司法,全面助力企业复元气、添动力、强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今年5月,濠江区法院联合该区司法局打造“云调濠江”平台,由法院与7个司法所、社区和园区人民调解组织直接连线,实现在线提供法律意见建议、在线委托委派或联合调解、在线司法确认的“调裁一体”新模式在全区覆盖,让企业充分感受到指尖上的诉讼便利。
在此基础上,濠江区法院将调解靠前延伸,不断扩大涉企纠纷专业调解“朋友圈”,与侨联、工会、工商联、金融机构等共建诉调对接机制,推动涉企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多元化解,让广大经营主体真正放下后顾之忧。今年前十月,该院诉前、诉中共调解涉企纠纷943件,调解成功率68.79%。
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濠江区法院出台了《关于为濠江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推出畅通涉企诉讼服务绿色通道、开展专项审判防范金融等重大风险、部署涉中小微企业专项执行等十项举措,用足用好政策和法律工具箱,帮助企业解难题、过难关。今年以来,审结、执结各类涉企案件657件,解决标的额4.98亿余元。
针对辖区内设有国家级功能平台综合保税区,濠江区法院设立巡回审判点,把庭审开到园区去,从源头化解涉企纠纷。该院还多次组织法官送法进园区、进企业,并根据濠江区侨商侨企投资活跃的特点,深入重点跨国侨企,现场“把脉问诊”,帮助企业依法规避发展风险,将末端保护导向前端预防,筑巢引凤助力招商引资。
今年初,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关于以高质量司法护航全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围绕汕头“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思路和“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出6方面19条具体措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8 10: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