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阳泉日报
多元种植让乡村产业更兴旺
——来自杨家庄乡北杨家庄村的报道
平菇种植基地一角
4月11日,在高新区杨家庄乡北杨家庄村的田间,农机手贾秉冬正驾驶着农机耕田。他说:“我计划5月上旬栽种红薯苗。这些天,得细细地深耕一遍土地,再给地里施加适量肥料。耕好地、施好肥,今年的收成差不了。”
复垦撂荒地是北杨家庄村发展红薯种植产业的第一步。去年,村里集中复垦了30多亩撂荒地,加上北杨家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原有的20多亩地,初次尝试规模化种植红薯。这也开启了全村“红薯+平菇”多元种植的产业发展之路。
北杨家庄村总面积约3.4平方公里,有580多户1609人。近年来,在支村“两委”的带领下,北杨家庄村按照“农业强村、品牌兴村”的思路,发展红薯种植产业。去年,村里还利用闲置厂房种植平菇,“红薯+平菇”的多元种植为乡村产业注入新动力。
“以前,村民各家干各家的,从种植到销售都得自己张罗,辛苦一年也挣不下几个钱。”北杨家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贾建丽说,“我们村离市区较近,好多年轻人到市里打工了,村里住的大多是中老年人。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村里就得想办法。”
为给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2019年,村里成立了北杨家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22年,北杨家庄村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成立市创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带领村民规模种红薯。公司按照多劳多得的薪酬发放模式,激发村民种植热情。
谈起规模种红薯的原因,贾建丽打开了话匣子:“以前,村民以种玉米为主。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外出考察学习,发现红薯的市场需求比较大,加之村里的土质适合种植红薯。我们就想着发展红薯种植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说干就干。有了规模种红薯的想法,北杨家庄村支村“两委”成员多次到我市和周边城市的红薯规模种植区考察学习。经过考察研究、征集村民意见后,北杨家庄村决定规模种红薯。支村“两委”选出了产业发展负责人,去河北日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选择红薯品种、购进红薯苗。村里还聘请了2名技术人员到村里为村民传授种植技术,购置了1台起垄机和1台收割机,复垦撂荒地建起种植基地……红薯种植产业发展计划紧锣密鼓地推进着。去年,北杨家庄村共种植了黄金蜜薯、烟薯25、济薯26等5个品种的红薯50多亩。红薯平均亩产1500多公斤,销售额实现30多万元。
“按照技术员的指导,我们种植红薯时采用了富硒种植法,喷洒了富硒叶面肥。收获后我们就把红薯送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化验。去年11月,我们拿到了检验报告,我们的红薯是富硒产品。”贾建丽高兴地说。
红薯种植产业让大家看到了好前景。今年3月,北杨家庄村又复垦了30多亩撂荒地,计划种植红薯和玉米,用多元化种植的方式带着村民奔向好日子。“自从加入合作社,我不仅跟着请来的老师学会了种红薯,每天还能挣50多元,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村民贾秉冬说。
在北杨家庄村的平菇种植基地,一根根菌棒整齐摆放在菌棒生长放置架上,一朵朵平菇从菌棒两端冒出来,像花朵一样簇拥在一起,鲜嫩肥硕,长势喜人。去年8月,村里利用闲置厂房发展平菇种植,不仅盘活了闲置多年的旧场地,也走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子。“为了‘迎接’菌棒,村里把3000多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彻底清扫干净,打造成了平菇种植基地。”贾建丽介绍,“去年,我们试种了1万多根菌棒,平菇长得不赖。目前,菌棒已有3万多根,每天能产300多斤平菇。”
初次种植平菇,困难自然不少。为了尽快让平菇种植基地的工作人员掌握平菇种植技术,村里聘请了技术员,讲解制作菌棒、培植菌种、管护平菇等知识。“每天来到平菇种植基地,我先得把地浇湿,然后开窗通风,将湿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菌棒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出菇。”今年70岁的村民张四梅一边给菌棒喷水一边说,“每天,我都会给菌棒喷水,这样出菇速度会加快。去年8月,我就来到基地,跟着请来的老师学了不少平菇种植知识呢。”
从去年8月试种到现在,北杨家庄村平菇种植基地共产5000多公斤平菇,销往桃林沟果蔬交易市场等地。“今年4月,村里开始修建5个日光温室大棚,每个大棚占地约1亩。修建好后,我们计划种植黄瓜和西红柿,可为村民提供10多个就业岗位。村里多元种植的路子走对了,大伙儿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贾建丽笑意满满。(李旭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3 0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