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末名臣被污蔑为汉奸,在照片上留下临终预言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2 14:24: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末年间,中国屡次受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受到了很多不公平的对待。在这个危急存亡之时,也出现了很多爱国人士,尽自己的全力,积极救国,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名人,也是其中的一个。但他生前被污蔑成汉奸,他就是郭嵩焘。

清末名臣被污蔑为汉奸,在照片上留下临终预言诗

郭嵩焘一开始的人生并不顺利,两次参加会试都以落选告终,后来参加了第三次会试,才考到了进士。而在他失意的期间,他就任于浙江学政的幕僚,类似于今天秘书的文职工作,在这里目睹了浙江海防的失守,以及英国先进的船只大炮,这令他十分震惊,也为他的传统思想带来了全面的革新。

清末名臣被污蔑为汉奸,在照片上留下临终预言诗

以至于郭嵩焘真正做官之后,十分关心中国的海防建设。曾国藩曾经多次拒绝创办湘军,是郭嵩焘一直没有放弃,多次上门劝导曾国潘创办湘军。而后来湘军的成功,也代表了郭嵩焘的坚持是很有远见,也是极其正确的。而在操练湘军的过程中,郭嵩焘与外国人进行了多次的交流,也在这个过程中,郭嵩焘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

清末名臣被污蔑为汉奸,在照片上留下临终预言诗

果然,郭嵩焘更是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洋务运动,与当时多数人认为学习西方的船坚炮利就可以走向富强的思想不同,郭嵩焘认为应该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手段,这一先进的理论,在当时的中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识之士认为郭嵩焘的思想与时俱进,看到了中国生存下去的希望。

清末名臣被污蔑为汉奸,在照片上留下临终预言诗

而更多的是一些封建保守的旧势力,他们虽然知道当前的中国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强大的帝国了,也知道中国所处的环境危机重重。但是传统的思想观念使他们宁愿蒙蔽自己的双眼,自欺欺人地活在自己的春秋大梦之中。旧势力认为,郭嵩焘这是对崇洋媚外的行为,是对中国封建体制的大不敬。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才是真正把郭嵩焘推向了风口浪尖上,这就是著名的马嘉理案。英国驻华大使的翻译马嘉理开枪打死了中国居民,结果当地居民奋起反抗,最终把马嘉理给打死了。而面对这次冲突,英国人更是毫讲道理,要求清政府派人前去英国道歉。所谓“弱国无外交”,清政府只能找官员前去英国道歉。

清末名臣被污蔑为汉奸,在照片上留下临终预言诗

没有人愿意接手这件事,因为如果作为中国代表前去给英国人道歉,势必会被国内的人民抨击,留下千古骂名。但是,郭嵩焘选择了承担起这个责任,代表中国访问英国,但更多的,他是想去看看当今的世界强国是如何发展的,好总结经验回国进行一系列改革。

清末名臣被污蔑为汉奸,在照片上留下临终预言诗

最后,郭嵩焘还是没有得到人们的理解,他与守旧主义的刘锡鸿发生巨大的冲突,被刘锡鸿诬陷“三大罪”,结果无奈之下只能卸任回国,回国以后的郭嵩焘更是被人们谩骂,甚至有人说他是“卖国贼”,官场之中已经容不下他的位置了,他只能称病还乡。

郭嵩焘在世之时,一直不被人们所理解,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坚定着自己的理想,曾经写下过一首预言诗“流传百代千令后,定识人间有此人”,而如今的事实证明他的语言是完全正确的,他的确被后人所肯定尊重着,也算了结了他的一桩心愿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15:13:5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名臣,汉奸,预言,照片的资讯:
看完2集《梅花红桃》,我敢预言,这部谍战剧会火爆全国
...比如韩东君饰演的男主,表明上看是一个替日本人做事的汉奸,实际上呢,他却是我党潜伏在汉奸阵营的情报人员。至于关晓彤饰演的角色呢,就更有看点了。军统美女特工。这两个人分属于两个不
2023-10-12 09:30:00
他杀同胞为胡虏政权续命,死后却被封圣是为何?
...汉民族大罪人等等;也有许多正面评价:名教伟人、中兴名臣、中流砥柱等等。这个人就是清末名臣曾国藩,他主要的功绩就是打压太平天国起义,他屠杀了无数的义军将士,攻破南京城后更是实施
2023-05-18 10:52:00
张之洞的老来子长大后为何成了著名汉奸
...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张之洞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晚清第一名臣,他在历史的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他的小儿子张仁蠡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路,后来更是成为人人唾弃的汉奸
2024-10-18 12:38:00
张之洞的老来子,为何后来当了汉奸
作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对清朝的影响比较大。早年,他是请流派首领,后来成为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后来该校成了武汉大学;三江师范学堂,也就是现在南京
2024-05-21 20:42:00
聊聊不合格的汉奸——张宗昌
...出来。这些人中的许多人后来都跑到了江南,成为南宋的名臣。金人对他提出的条件越来越受不了了,所以当他提出"遣还怀孕的诸王夫人及诸帝姬",坚决不同意。这些女人后来的命运相当可悲,
2022-12-31 17:47:00
王保保:蒙古名将与汉奸之名的纠葛
...邸旧臣蔑儿乞人阔阔,就取字“子清”。和阔阔同时代的名臣康里不忽木字时用,他的儿子回回字“子渊”,巙巙字“子山”;巙巙的儿子名叫维山。 中书左丞相康里脱脱的儿子中书平章政事铁
2023-12-21 14:29:00
他因1事得罪崇祯,连降3级贬为平民
...语双关,前者“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含有抗清名臣史可法的名字,虽然史可法抵抗满清失败身死,之后满清的扬州十日屠城,但史可法宁死不降,足显民族气节。而后者“洪恩浩荡,不能
2023-06-21 13:51:00
汉奸章宗祥和同学胡礽泰在日本与日本同学合影
...焕发光芒。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张汉奸章宗祥和日本同学的合影。先来说说章宗祥。章宗祥这个人,很多人都是从五四运动这段历史上知道他的。他是“五四”运动中学生要求
2024-11-22 02:18:00
樗里疾:秦国一代名相与风水大师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历史上令后人津津乐道的人物。他不仅是秦国一代名臣良将,更是一位预言家、风水大师,死后居然还能左右朝代兴衰。他的才华、睿智、胆识无不令人刮目相看。但其最令人称奇的,还是他
2024-01-07 15: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