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四川新闻网消息 在静谧的乡村一隅,总有一群被称为乡贤的人,或是走出家乡功成名就回馈故里,或是坚守故土默默耕耘。他们以自己的智慧、财富和力量,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如同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光芒,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断激发着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
岁月悠长如河,但对于“他”而言,每一滴流逝的时光都承载着对故土的深情与责任。他的心中,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根”的情怀,这份情怀如同地底深处涌动的清泉,滋养着他对家乡的热爱与坚守。他叫闵弟聪,原古蔺县护家镇马地村、新店子村党支部书记。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先后荣获泸州市先进个人、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模范、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扶贫先进个人、学雷锋标兵等荣誉。“能吃苦、敢想敢做、乐于助人,坚信勤劳致富”是他身上的标签,这些标签并不是昙花一现,而是闵弟聪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守住“绿水青山”,留下“金山银山”
闵弟聪植树造林的故事,要追溯到1984年初,当时新店子村白沙坡段土地荒芜、水土流失严重,为改善环境恶劣的情况,闵弟聪毅然放弃自己已经颇有起色的产业,选择弃商造林。
几百亩荒山植树造林,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对于闵弟聪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为了能够顺利植树造林,他拿出家里的2500元存款,用按劳计酬的办法,组织五十余户村民上山植树。为节省成本,他专门开辟了育苗基地,500多亩的荒山所需的树苗都是自己动手培育。育苗成功之后,他成功探索出“以林养林、以短养长”的方法,将多余的树苗卖出去,获得了13万元的收入,不仅解决了植树造林资金短缺的难题,更是实现了贫困户的增收。在闵弟聪带领村民奋战4年后,503亩标准化、规范化速生林的种植任务圆满完成,并顺利通过世界粮援组织的验收。闵弟聪也因垦山造林这件“苦差事”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植树造林标兵等荣誉称号。
守护“乡村希望”,留下“热心故事”
闵弟聪对学校教育格外重视,教育的重要性他看得很远。他深知“知识能够改变命运,孩子才是农村未来发展的希望”。
早在1988年,新店子村(原马地村)修建学校资金短缺,闵弟聪先垫付了1.2万元,并赞助1400元。在学校动工修建之初,工人们没有吃饭、睡觉的地方,闵弟聪便把自己的屋子让出来,并商量与妻子义务为工人们做饭。教室安装门窗没有木材,他捐,厕所修建缺水泥,他捐,学校缺什么他就支援什么。1995年,老校舍已经难以满足孩子们上学需求,他又四处奔走,筹集各方资金25万元,自己又主动拿出自家耕地和其他农户交换作为建校用地,又捐赠自家木材、现金等,带领群众投工投劳扩建学校。2012年马地小学供水不足,他又主动参与工作建设,义务修建蓄水池供学校免费使用。
坚守党员初心,时刻牢记使命
2011年,闵弟聪卸任村支部书记,职务卸了,责任和担当却没卸。他不仅是村上的义务调解员,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他的身影,还是村上的义务保洁员,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总是将自家周围100米的公路清理打扫干净。为了彻底解决马地小学200余名师生及周边群众生活用水问题,他个人还投资20余万元,修建水池3口、过滤池1口。2022年,古蔺县遭遇百年大旱,他还动员全村群众修建水池、水井上百余口,自此,村民生活用水得到解决。2023年动员农户发展高粱600余亩,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如今,30多年过去了,闵弟聪早已满头白发。但在新店子村登高远眺,仍可以看见一片片青翠的人工杉林,如今,它们已茁壮成长,郁郁葱葱,不仅为村庄增添了一抹亮丽的绿色,更成为了村民们致富的“绿色银行”,其价值早已远远超过了百万元,成为了村里最宝贵的财富。望着这片郁郁葱葱的杉林,闵弟聪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片土地将会孕育出更多的希望与梦想,而他和村民们的故事,也将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传唱。(供稿:古蔺县委统战部 彭琳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2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