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鲍南
十年毁林开垦近10万亩,6000余亩人工水面长期违规取水……近日,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通报了西北某地在环境保护上存在的种种问题,直言当地一些部门“不作为、乱作为问题突出”。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常年干旱少雨,用水矛盾突出,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但在一些人眼中,冰川水、地下水似乎成了可以“截流变现”的资源,尽管中央多次提出整改要求,但圈水圈地造园林现象仍不少。就拿此次被通报的地方来说,自2020年6月国家加强“挖湖造景”排查整治以来,该地仍然在几个公园里违规挖出四个人工湖,营造“波光粼粼”的幻景。
从秦岭违建到木里盗采,从“环湖造城”到“圈水造景”,纵观近年来发生的破坏生态环境案例,一个共性问题是发展理念不对头,忽视乃至无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这背后,更多有畸形政绩观的影子,一些人迫切希望在短期内“脱颖而出”,不愿意“为他人做嫁衣”,于是寅吃卯粮、急功近利。凡此种种,折腾的是自然,浪费的是资源,挫伤的是民心,损耗的是政府公信力,轻则危害当地可持续发展,重则祸及子孙后代。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生态文明建设如何从一些人脑海中可松可紧的软约束,变成必须坚决落实的硬杠杠?用好督察利剑是主要抓手之一。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制度运行8年来,已系统开展过两轮大规模督察,受理举报材料超28万件,追责问责近万人。眼下,第三轮督察大幕刚启不足半个月,就发现问题、曝光典型,展示了动真碰硬、啃硬骨头的作风。期待环保督察能够继续深入查办乱象,在推动地方建立保护生态环境长效机制的同时,促进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持续保持环保督察力度,火眼金睛发现问题,真刀真枪整改顽疾,迈向“美丽中国”的脚步也将更加坚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05:45:3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