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你在鼓楼淋着雨,我在秦淮晒太阳
南京最近的雨就像开“盲盒”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马忆玲
“预计未来雷阵雨天气频发,16日全市多云到阴,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雨……”9月开始,“分散性降雨”一词经常在天气预报中出现,天气就像开“盲盒”——刚刚还是艳阳高照,换个地方就大雨滂沱、狂风大作。近期,南京的降雨为何如此分散?
“随意”:高淳偏多2倍,浦口偏少九成
9月8日,市气象台发布强对流黄色预警信号,随后不少网友晒出大雨照片,也有一些网友愣住了:我这里怎么还是大太阳?预报不准吧!
其实,不是天气预报不准,而是降水太分散了。
步入9月,南京连续出现分散性阵雨,降水分布极为不均。以9月4日为例,降水“主攻”主城区,秦淮区和雨花台区雨量较为明显,最大小时降水量达到26.6毫米。但当天的降水实况图上,六合、溧水、高淳大部及江宁大部地区并未出现降水。
9月10日,高淳区南部的古柏街道、东坝街道在12时至13时出现短时强降水,其中一小时最大雨量达37.3毫米。可在同一时段的主城区范围内,只有鼓楼区宁海路街道、建邺区南苑街道出现约5毫米的降水,其他区域基本“一滴未下”。
“9月上旬,全市各地降水差异显著,整体呈现南多北少的空间分布特点。”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沈澄列出5个基本气象站的数据:9月1日至10日,高淳站雨量累计99.1毫米,南京站88.8毫米,两地较常年同期偏多约2倍和2.7倍;溧水站、六合站分别为29.3毫米和26.7毫米,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而位于我市西北部的浦口站仅降水2.5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九成。
“任性”:目前的预报技术难以“定位”它
在气象人员看来,雨有不同的性格脾气——由低压槽、台风等引发的系统性降雨热情大方,热衷于让整座城市甚至多个省份“雨露均沾”。相比之下,分散性降雨就像“不小心打翻了几杯水”,地点、雨量、持续时间随意,跨个街区就可能情况不同。
“目前的预报技术能预判‘区域可能有对流’,却很难精确定位它在哪下、几时下。”沈澄说,遇到分散性降雨天气,出门带伞是最稳妥的选择。
为何会出现分散性降雨?沈澄说,这与当前南京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的天气背景有关,“一方面,暖湿气流活跃,大气中水汽含量较高。另一方面,进入9月后北方弱冷空气不断南下,与副高外围的暖湿气流交汇,易形成对流性天气。”
她进一步解释,受地面气温和风场分布不均影响,降水落区“分散”。比如说,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区气温明显高于郊区,形成温度梯度,南京沿江地区与内陆之间也存在热力差异,江面温度一般低于周边陆地,进一步加剧气温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易形成风场辐合,促使气流汇聚上升,若水汽和热力条件适宜,就会触发对流性降水。相反,气流辐散的区域就不容易形成降水。”由此可见,我市近期的分散性降雨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多注意!水稻和螃蟹都怕高温高湿
分散性降雨的随机性,会否对“不受宠”区域的农业生产有影响?这是广大农户关心的问题。在市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正金看来,现在总体上不存在旱情,短时间内降水多少,对农业的影响不会太大。他告诉记者,抽穗期至灌浆期,水稻喜欢干湿交替,既不能渴着没水喝,也不能一次喂饱水。当前土壤墒情总体适宜,即使是近期降雨偏少的浦口地区,也没有明显缺水的情况。
李正金更担心的是:近期多阴雨天气,对水稻尤其是晚熟粳稻可能不利。“8月下旬至9月上旬,晚熟粳稻正处于抽穗扬花至灌浆初期,这个时段高温高湿会加速水稻病虫害的繁殖和侵染,不利于植保防治工作。”
同样害怕高温高湿的,还有高淳的螃蟹。螃蟹养殖对水体环境要求极高,而雨水呈弱酸性,大量雨水可能携带泥沙、污染物进入蟹塘,会使水质恶化、溶氧不足,导致螃蟹免疫力下降甚至烂鳃、水肿。因此,农技人员提醒:“秋天螃蟹养殖期间降水偏多,要密切关注水质、水温变化,根据天气和水位变化,合理调整蟹塘水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16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