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常州日报
对市民问卷调查显示:
出行停车诉求有五类
□董心悦 国调宣
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近日对200位市民开展问卷调研后发现,我市停车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停车难”“停车贵”等问题仍需关注。
数据显示,我市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汽车保有量约为72辆。去年,我市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23万个,完成22处退红线区域改造,规范设置停车泊位2854个。调查中,四成受访者对市区出行停车的便捷程度感到满意。
就提高车位流动性、避免“霸位”而言,超半数居民支持停车收费管理。因此,收费与否不是关键,大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费用的高低和停车的便利度。调查中发现,解决“停车难”“停车贵”问题,仍有五方面问题亟待改善。
车位供需不对称。出行找停车位时,50.5%的受访者认为经常找不到合适停车位。当停车位紧张时,仅一成受访者表示在5分钟内就能找到车位,花费10分钟以上的占四成。希望进一步扩大停车资源供给,设置更多限时停车位,鼓励闲置车位有偿使用等。
停车场管理不佳。停车区域乱停车、车位被商家或非机动车占用、“僵尸车”得不到清理等情况,均加剧了“停车难”的问题。许多受访者表示,系统显示有余位的情况下,由于存在一车停两位、空车位被非机动车占用的情况,让自己不得不另找停车场。
智慧停车发展受限。不同停车场需要通过不同的管理平台缴费,且余位查询、寻找停车场等关键功能提供不足。此外,各类停车收费平台均需注册绑定手机号码,担心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建议政府建立统一的共享管理平台,打通各平台信息壁垒。
收费标准不一。我市停车场收费分别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民营停车场以及商业场所配套的停车场不在价格主管部门定价权限范围内。受访者认为,实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治理的停车场收费较为合理,但是部分商圈或私营停车场的收费普遍较高。希望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停车场评价机制,提升停车服务收费监管。
停车费用存争议。近八成受访者表示一般停车时长会超过1小时,所收停车费和周边地区相比偏高。自停车收费新政实施以来,免费停车时长有所延长,按每15分钟进行计价的模式得到推广,“超出一分钟要按一小时交费”等“停车贵”情况有所改善。希望进一步推广灵活计费标准,缓解停车压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05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