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黄巢屠长安对唐朝社会的巨大冲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1 16:49:00 来源:戏说三国

黄巢在长安城里即皇帝位后,为了笼络人心,恢复正常秩序,严令自己的军队立刻封刀,不得当街胡乱杀人,并勒令各军都把兵器如数上缴,登记造册,封存入库。不过日事屠戮、烧杀抢掠、胡作非为惯了的巢军骄兵悍将们脑子里根本没有“大齐皇帝”这个概念,对黄巢颁布的旨令置之不理,“止杀令”起到的效果非常有限,几乎沦为一纸空文。

黄巢还下诏召集在京城的原唐朝官员,三品以上的暂时停职检查,四品以下的均官复原职,继续为新朝效力,但这些人反应冷淡,抑或被巢军的残暴吓破了胆,应者寥寥无几。见自己的话不好使,好心被当做驴肝肺,大齐皇帝很是恼怒:自己的兵不听话俺奈何不得,你们这些前朝的赃官也敢使性子拒绝征召,难道俺怕你们、对付不了你们不成?旋即下令全城大搜捕,将那些不愿配合的前朝瘟官全部抓起来。结果发现好些个原唐朝的高官都躲在迎降大功臣、前金吾大将军张直方府里,其中居然包括前朝的两个宰相崔沆和豆卢瑑。

黄巢屠长安对唐朝社会的巨大冲击

崔沆是唐晚期赫赫有名的人物,称得上名标青史。但他之所以青史留名,并不是因为其人雄才大略,立下过什么丰功伟绩,而是因为他在担任主考官时举亲不避嫌,违众破格录取了同宗子弟崔瀣,于是坊间议论他任人唯亲,应试举子们更是传言道:“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沆瀣一气”逐渐变成一句耳熟能详、老少皆知的成语,连带着崔沆也跟着出了名。

张直方是唐朝的金吾大将军,因率文武公卿到灞上迎降黄巢有功,颇受黄巢信任,不过张直方并非真心“降贼”,他收留了唐重臣崔沆、豆卢瑑、于琮等数百人藏匿家中,以躲避巢军抓捕,还暗中与唐凤翔节度使郑畋互通消息,准备伺机劫走黄巢归唐,不料遭人告发,事泄后被大齐兵包围府邸,诛灭其三族,一同遇害的还有两位唐宰相崔沆、豆卢瑑以及数百公卿大臣。《新唐书》记载了此事:“黄巢犯京师,直方迎灞上,既而纳亡命,谋劫巢报天子,公卿多依之。贼觉,屠其族。”

黄巢屠长安对唐朝社会的巨大冲击

黄巢向原唐朝王公大臣举起屠刀那一天,长安城已经沦为人间地狱,真可谓“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韦庄·《秦妇吟》)

长安城是当时世界性的大都市,也是唐王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中殿堂巍峨,官署林立,官员多如牛毛,来自各国的商人也不少见,很多外国商人长期居留长安进行贸易活动,李唐宗亲贵戚也大多居住在城内或周边的庄园里,过着使奴唤婢、骄奢淫逸的生活。黄巢和历代农民造反领袖一样,对皇帝以及皇室成员恨入骨髓,一旦抓获,很少有人能幸免......因为张直方阴谋劫杀大齐皇帝一案事发,很多李唐皇族成员被株连,大多数李氏宗亲被不分青红皂白地处死。

黄巢屠长安对唐朝社会的巨大冲击

唐懿宗的亲妹广德公主,没来得及随侄儿唐僖宗出逃西川,只得滞留长安。她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女子,嫁给宰相于琮为妻,两人婚后感情甚好,恩恩爱爱。广德公主为人贤良淑德,不像其他公主那样娇生惯养,刁蛮任性,她奉公守法,孝敬公婆,善待下人,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广德公主的好人缘,于琮才得以在险恶的权力斗争中屡屡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可驸马爷于琮和广德公主这次遇见了杀人如麻的魔王黄巢,算是在劫难逃了。黄巢进京后,于琮不愿“从贼”,就躲进了张直方府里想寻机出逃。后来,于琮不愿意出卖丈人家,又拒绝出首,被围杀张直方府邸的巢军给搜出来了,当然难逃被诛杀的厄运。史载,临刑时,广德公主痛哭流涕,手抓刽子手的锋利刀刃说:“我是李氏的女儿,于琮的妻子,你实在要杀,就把我和于仆射一块儿杀了吧”!于是夫妻双双遇害。

黄巢屠长安对唐朝社会的巨大冲击

史料记载,还有许多前朝官员不愿受辱,率领全家一起自杀。黄巢军满城搜捕,未能逃走的李唐宗室成员几乎被杀戮殆尽,不愿投降大齐任"伪官"的原唐朝文武官员及其家眷更是被搜杀一空......

综合史料所记,黄巢占据长安两年间,确实是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有人题诗讥讽他,因为查不出谁是真正作者,他索性下令把长安城中3000多无辜的儒生统统抓起来都砍了头。唐军发起反攻突入城中时,受到长安百姓的夹道欢迎。重新杀入长安的黄巢,对于百姓箪食壶浆欢迎唐军一事恨之入骨,下令屠城。将城中15岁以上的男丁杀戮殆尽,遇害者多达数万人,城中尸骸狼藉,血水横流,景况惨不忍睹。这事并非虚构,早被史家记入正史:“巢怒民迎王师,纵击杀八万人,血流于路可涉也,谓之洗城”......《旧唐书·黄巢传》

黄巢屠长安对唐朝社会的巨大冲击

黄巢血洗长安城,使这座当时世界人口最多、最繁华富庶的第一大城市长安,人口几乎灭绝,成为一座空城、死城。883年4月,面对唐军围攻,黄巢逃出长安之时,下令纵火焚城。这座周、秦、西汉以来一直作为首都的十三(还有十四、二十朝一说)朝古都,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建都史,当时世界最大的百万人口都市,几乎彻底灰飞烟灭,化作一片废墟。从此,这座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的古城很长时间恢复不过来,随后也彻底与华夏首都绝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06: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自唐朝之后就没有朝代定都长安,这是为什么呢
...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它的没落,往往是因为优势的丧失。长安城所在的关中地区地形闭塞,易于安保,东有函谷关、潼关、临晋关,历史上特别有名,南有武关、峣关,还有秦岭,骊山、终南山都是
2024-06-11 20:58:00
从谣言开始到长安被毁,唐朝经历的五个癸卯年
...,但石壕吏类似的惨剧并没有终结 至于遭受吐蕃蹂躏的长安城,更是惨不忍睹。吐蕃撤走之后,有人自称京兆尹,聚集2000多人,在城中横行霸道。那些残兵败将和城中的流氓摇身一变成为
2024-06-22 19:35:00
聊聊唐代中兴名将、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
...下兵马大元帅李俶率蕃、汉兵十五万前去收复长安。到了长安城西,驻兵于香积寺(今长安县西南)北澧水之东。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叛军十万驻扎在唐军北面,叛军李归
2023-03-08 21:10:00
为何说《霓裳羽衣歌》隐藏着唐朝的风尚标
...运行不息。妹尾达彦《长安的都市规划》更是将焦点对准长安城本身——唐朝审美的视觉集中地,从帝国营建都城及其彰显的政治文化等进行剖析。长安城与白居易诗中提到的另外两个审美意象金银
2023-03-19 12:09:00
长安不止荔枝 魏晋尚有快乐
...士社交处方笺》 董铁柱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5年6月一座长安城,半部中国史。这部凝聚六十余年考古成果、四十年三次精修打磨而成的作品,以汉唐长安城为脉络,全景式重建中华文
2025-07-07 10:47:00
...等艺术品。除了汉唐盛世的艺术品,西安博物院还展示了长安城的历史与文化,如长安城的建筑、城市规划、政治制度等。在博物馆内,我们还可以全面了解长安城的历史发展,感受古都长安的繁华
2023-05-26 11:10:00
聊聊唐朝盛世背后那些狼狈逃离都城的皇帝们
...,由于士兵不满受到不公平待遇,最终发生兵变,开始在长安城哄抢,朝廷无力控制哗变的士兵,甚至唐德宗李适身边连禁军护卫都没有。面对蜂拥而至的乱军,唐德宗李适从禁苑北门仓皇出逃,他
2024-06-22 19:56:00
重铸辉煌:唐肃宗与郭子仪的反攻之战
...长安,信心满满。然而,战斗的残酷超出了他的预期。在长安城附近,郭子仪与叛军的李归仁部交锋,虽然初战告捷,但在随后的清渠之战中,郭子仪遭遇了叛军的前后夹击,损失惨重,甚至军资器
2024-11-09 10:09:00
唐朝皇帝最好不过的避风港
...。公元881年1月8日,广明二年,黄巢农民起义势如破竹,长安城破,唐僖宗李儇带随从宦官仓皇逃奔,经傥骆道、金牛道入蜀,抵达成都。这时江淮运道完全断绝,全部被藩镇占领,李儇所能
2023-08-28 20: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
“感知幸福中国行”吉林主题参访活动第五天,走进集安触摸千年历史脉络,品味边城烟火气息
10月15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 “感知幸福中国行” 吉林主题参访活动步入第五天。来自境内外的30余位媒体记者与网红大V组成的参访团走进集安
2025-10-15 21:39:00
庐江惊现三座东汉古墓!系农田改造时发现,出土铜镜光可照人
大皖新闻讯 古墓墓室顶部严丝合缝,墓砖一头宽一头窄,且带有弧度,体现了古人技艺的高超。连日来,在庐江县移湖街道八里社区陈老屋村民组的一处高坡上
2025-10-15 00:26:00
以笔为缰,挥毫间见民族风骨——《战马》佳作赏析
“没想到能在长春看到徐老的作品,太惊喜了!”在长春美术馆,一位观众发出由衷感叹。“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
2025-10-14 20:30:00
西安一市民赴广西捐赠抗战文物 “这是日寇侵华的铁证”
“这枚纪念章既是战利品,也是日寇侵华的铁证,通过它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创造未来!”最近,为帮助讲好“飞虎队”故事
2025-10-14 20:45:00
90后“金牌讲解员”陈双:用青春语言讲“活”红色故事
7月21日,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陈双,现场讲解《我们都是王家川》。陈 双提供9月5日,在西柏坡纪念馆,一场名为“时代回响”河北红色抗战故事主题宣讲活动正在举办
2025-10-13 08:55:00
铁骨忠魂入画来——《吉鸿昌》佳作赏析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英雄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的生命绝唱,他为抗战事业献出生命,牺牲时年仅39岁
2025-10-13 14:06:00
忆李公:秋雨潇潇 斯人未远
李公,讳宗伟。鲁南枣庄人。少时家贫,耕读乡里,敏而好学。怀弘毅之志,抱淑慎之德。及长治学,淹贯经史,旁涉艺理。常挑灯看剑于夜阑
2025-10-13 15:13:00
学府东街站位于小店区东中环路与龙保街、学府东街的交叉口之间,车站共设4个出入口。该站工程名为学府街东口站,公示名为龙堡站
2025-10-13 20:17:00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